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筱月珍

鎖定
小筱月珍,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原名黃素珍,江蘇蘇州人。1920 年出生於蘇州城內的金家花園,因家境貧困,9歲隨父到上海,1934年剛滿15歲的她,就經人介紹拜滬劇前輩琴師楊鴻聲為師學唱申曲,取名楊玉美,並加入了由前輩名家沈桂英、沈筱英母女組織的申曲班社“桂英社”在大世界學習演出。
小筱月珍老師於2017年11月16日18時19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1] 
本    名
小筱月珍
出生地
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2017年11月16日
職    業
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
別    名
楊玉美
原    名
黃素珍
榮    譽
滬劇“四小名旦”之一

小筱月珍人物生平

在學習期間得到了諸多前輩,如:曹掌生、鮑福奎等老師的指導,尤其是素有“電台皇后”之稱的申曲名旦沈筱英老師明快流暢的演唱風格為楊玉美日後的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右為小筱月珍 右為小筱月珍
一九三六年她加入由筱文濱、筱月珍領銜的“文月社”,由於勤奮好學、虛心求教,得到了申曲名旦筱月珍的青眯,成了筱月珍的兒媳和徒弟,此後即改藝名為“小筱月珍”。她潛心琢磨、認真效仿,學習筱月珍的唱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漸漸地形成了她自己獨特的風格,既有筱月珍(剛腔)起伏大、吐字清晰、鏗鏘有力的特點,又具備了沈筱英低沉飄逸的神韻。四十年代初與丁是娥汪秀英顧月珍一起被譽為滬劇四小名旦”。
一九五0年初和著名演員趙雲聲、王別聲、王中玉、楊素娟等組建了新藝滬劇團,演出《秦香蓮》、《祥林嫂》等一大批傳統戲和新編劇目。半年後回藝華滬劇團(原文濱劇團)演出。一九五七年,由於顧月珍生病不能演出,小筱月珍根據上級安排支援努力滬劇團,擔任副團長,期間主演了《趙一曼》、《欺嫂失妻》等,並作為努力滬劇團的代表參加1959年滬劇界六大劇團大會串,在《雷雨》中與石筱英分AB角扮演魯侍萍。一九六二年重新回到藝華滬劇團。文革後與王雅琴、王盤聲等籌建新藝華滬劇團,建團後擔任副團長之職。退休後還積極參加各項演出活動。一九八七年為《滬劇志》籌款積極參加《陸雅臣賣娘子》的演出,一曲賦子板“吃餛飩”令觀眾至今難以忘懷。

小筱月珍演出劇目

小筱月珍扮相樸實、大方,擅演悲旦,併兼演老旦及村姑;演出過大量滬劇傳統的灘簧老戲、改良彈詞戲、時裝戲和現代戲。曾先後飾演了《繡荷包》中的楊鳳寶、《庵堂相會》中的金秀英、《拔蘭花》中的李金姐、《小分理》中的恩姐、《陸雅臣》中的羅秀珍和羅太太、《借黃糠》中的小囡、《朱小天》中的朱妻、《連環計》中的秀卿妻、《白兔記》中的李三娘、《冰娘慘史》中的謝冰娘、《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祝英台、《秦香蓮》中的秦香蓮、《白豔冰雪地產子》中的白豔冰、《玉蜻蜓》中的智貞、《秦雪梅》中的秦雪梅、《欺嫂失妻》中的大嫂、《鐵漢嬌娃》中的朱麗雲、《紅蓮告狀》中的紅蓮、《搶親奇緣》中的張母、《私生子》中的母親、《碧落黃泉》中的李玉茹和汪母、《家》中的梅芬、《祥林嫂》中的祥林嫂、《雷雨》中的魯侍萍、《白毛女》中的喜兒、《趙一曼》中的趙一曼、《金銀花開》中的銀花、《第二次握手》中的葉玉菡、《風流英豪》中的蔡母等眾多的婦女形像,深受觀眾的好評和愛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