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穎短柄草

鎖定
小穎短柄草(學名:Brachypodium sylvaticum)是一種禾本科植物。這種植物主要分佈於中國四川西北部,雲南、甘肅及西藏部分地區的高原亞高山和部分高山地帶。
中文學名
小穎短柄草
拉丁學名
Brachypodium sylvaticum (Huds.) Beauv. var. breviglume Ke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短柄草屬
分佈區域
西藏東部、四川、雲南、貴州。

小穎短柄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稈疏叢生或單生,高50-80釐米,具6-7節,緊接稈節下面有一圈倒生柔毛,節部被微毛。葉鞘短於節間,生短柔毛;葉舌長約1毫米,先端具纖毛;葉片長6-12釐米,寬4-8毫米,上面被短柔毛。穗形總狀花序長8-12釐米,節及其下節間部分有微毛,大多俯垂;小穗柄長1-2毫米,生微毛;小穗長15-25毫米,含7-10小花;第一穎小,長3-4毫米,具3-5脈,先端圓鈍,無毛,脊脈微粗糙,第二穎長5-7毫米,具5-7脈,脈稍粗糙;外稃長9-11毫米,具7脈,脈間有明顯的橫脈,無毛,芒細弱,長5-12毫米;內稃短於外稃1/5,兩脊上部具纖毛;頂端截圓;花葯長2毫米。花果期9-10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小穎短柄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100-4150米山坡林下、灌叢草地。小穎短柄草為疏叢型多年生禾草,大多分佈於山地陽坡,為喜温的陽性植物。適宜於pH6.5—7.5的微酸到微鹼性的土壤。在川西北高原的山地陽坡上,常以此草為主,並伴生以絲穎針茅(Stipacapillacea)、異針茅(S.Aliena)、落草(Koleriacristata)及火絨草等構成羣落。草層高25—50,總蓋度30—80%。秋季一次刈割,產青草3.75一4.95t/ha。其分佈的山地陽坡,由於坡度較大(20°—35°)。水分易於流失,加之日照時間長、強度大,土壤水分蒸發快,造成土壤乾燥而較緊實,常使針茅屬植物增多,從而發生草原化現象。因此,以小穎短柄草為主的草地不宜過度利用,既可保持水土,又可防止草原化現象的擴展。 [1] 

小穎短柄草分佈範圍

產自西藏東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小穎短柄草主要價值

草質較柔軟,犛牛、馬、綿羊等牲畜均喜採食。藏族牧民對這種草的飼用價值評價較高。稱之為“絨毛兔子草”,並認為牛、羊吃了易於上膘。適宜放牧利用,也可刈制乾草和青貯料.
其化學成分如表5所示,花期粗蛋白質含量達8.1—11.8%,粗纖維含量不高,粗灰分含量6.60—10.68%,在高原和高山地帶,屬於中上等牧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