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眾文化

鎖定
小眾文化是相對於大眾文化而言的,它是以個人為基礎,並侷限於鄰人、同道或者朋友等小圈子裏而形成的明顯差別於大眾文化的一種文化形式。
中文名
小眾文化
拼    音
xiǎo zhòng wén huà
反義詞
大眾文化
屬    性
文化形式

目錄

小眾文化本質

小眾文化是不隸屬於任何形式的團體的,它遊離於流行事物之外,呈現一種封閉甚至保守的外形。小眾文化的熱心者,除了一些在社交中失敗或社交場上充滿了勞累退下來的人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天生喜歡獨樂的。他們頂多邀幾位好友,和有數的幾個熟人保持相對較為持久的關係,除此之外,他們不再和外界有廣泛的利益聯絡。也許我們對户外運動的理解也只能歸於小眾。
小眾愛好者不願意浮光掠影地體驗眾多的文化事物,把自己的頭腦攪得雜亂無章,寧可天天重複地體驗自己熟悉的那一小部分趣味和嗜好,因為這些趣味和嗜好已經完全和人格化為一體了,成為人性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再費神去追逐身外的種種豔奇之物,因為它們實在與他們的真實需求無關。他們之所以能夠不受大眾傳播和時尚的影響,乃因為他們根本處在大眾傳播之外而不受其控制與暗示。
小眾文化擁有一種外人不能詳知的內聚性,它不是大肆張揚的,往往僅用只有少數人能夠心領神會的語言方式進行溝通與交流。它強調“近親性”,強調知心朋友間的彼此瞭解。這些迷醉在小圈子裏的人,相互出示自己的情感、技巧、創作和收藏。絕不想越出雷池一步。
小眾文化的熱衷者不再屈從外力,為環境和時尚所左右,他們也無需假借各種外部理由來為自己的趣味和偏愛進行申辯。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己支配自己和自己操縱自己。小眾文化在骨子裏有種平等意識,因為小眾文化的痴者都能彼此體會那份自得其樂充滿着自性無所掛礙。
老牛不能説傳統文化都在向小眾文化蜕變,但從其形式上看來似乎很多浸淫着傳統文化精髓的雕蟲小技都和城市大眾社會失去了聯繫,然而由於一些傳統文化以民間小眾形式的廣泛散佈已使它們本身成為城市大眾生活的一個保守主義的新現實。儘管小眾文化是遊離在外,不服從各種外部指示和誘惑的,但難得的是那份傳承和堅守。還是那句話:任何人都不能歷盡所有的流行元素,何以傳承。唯有文化之根本。

小眾文化差異

喜歡小眾文化的羣體沒有刻意排斥流行元素,生命過半之際,對個性鮮明的東西日漸情有獨鍾來。城市中的大眾文化永遠是過剩的,它使人來不及遍歷與遍享,一種無謂的焦慮和不滿油然而生。一方面人們難以盡情購買所有的文化娛樂,另一方面文化娛樂本身也因它迅速被倦棄而積壓、而滯銷。需求的漲滿同時也是需求的匱乏,城市大眾文化就這樣與人發生了根本的衝突。應該説他們享受的是小眾裏的大眾,而我自得其樂的是大眾裏的小眾。
作為一種自足自怡自得的生活方式,認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畢竟老牛隻是一粒微塵,認同與否顯得微不足道,李嘉誠需要的認同也不那麼強烈,這也許就是兩個極端。而獨享——強調個人的趣味和抉擇,逃避各種蠱惑人心的大眾文化引誘,拒絕時髦的衝擊,向家庭和其他形式的個人小圈子迴歸。
稍微回眸一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某種城市生活的前景——由向心轉向離心,通過大眾傳播來支撐的城市大眾文化已有被侵蝕乃至瓦解的可能,城市居民們也許漸漸地明白,生活應當是由個人來建設的,任何外在的指導和趨同性的模仿都是反對個人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