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珠山風景區

鎖定
小珠山風景區位於青島市,坐落在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系嶗山餘脈跨越膠州灣向西南延伸的支脈,為花崗岩山地。綿延於黃島區,東西寬9公里,南北長15公里,總面積35平方公里。主峯大頂海拔725米,與次峯南天門南北相峙,為青島西南最高峯。小珠山雄峙青島海濱,以奇秀而聞名膠東半島
中文名
小珠山風景區
外文名
XiaoZhuShan scenic spot
地理位置
青島市經濟開發區靈珠山街道木廠口村 [1]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08:30-16:30 [1]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20元;3月1日後25元;5月1日到10月1日 45元 [2] 
佔地面積
35 km²
著名景點
杜鵑谷
珠山湖
主峯海拔
725米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山東省青島市
官方電話
0532-86833168,0532-86833166 [2] 

小珠山風景區景區簡介

小珠山有大裂谷、石林、天梯、天橋、瀑布石、鬼子洞等奇峯怪巖,有可容納上百人的白石洞等。小珠山起伏跌宕的峯巒呈現多姿多彩的景象,故又被稱為“青島小黃山”。林中幽谷景色最美,遍地細軟柔嫩的結縷草,蔓延達數公里。谷地其間有涓涓細流,山坡上遍植板栗、山渣、杜鵑、甜杏、石榴等,猶如世外桃源。
景區還是人文薈萃之地,有齊長城遺址、清末農民起義軍捻軍遺址、佛教名利朝陽寺、白雲寺院、狐仙廟、牛王廟、青龍潭等。朝陽寺內有“膠州第一泉”青龍潭,青龍潭潭底有一噴湧不竭的山泉,是青島市重要的淡水魚垂釣場所。
小珠山分為白雲寺、齊長城、南天門、青龍潭等四個景觀區。融奇、險、秀、幽於一身,令人歎為觀止。生態旅遊環境優越,峯巒疊翠,林木茂密,空氣富含負氧離子,被視為天然氧吧,花開四季、綠染全年、流水潺潺,置身其中,宛至世外桃源。
珠山國家森林公園 珠山國家森林公園
台灣著名藝術家金超羣為故鄉投資建造的具有宋代建築風格的“超羣影視城”也在小珠山景區之內。影視城已經拍攝過《包公出巡》等電視劇。2000年12月28日,小珠山正式被國家林業局批覆成立《珠山國家森林公園》,也逐步成為青島西海岸的新景區,與嶗山隔海對峙,以“東嶗西珠”並稱,是青島新型生態文化旅遊勝地。

小珠山風景區地理狀況

氣象 地域屬於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温度適中,四季分明,冬冷雨雪少、夏熱雨量多、春涼回春晚、秋暖降温遲的海洋性氣候特徵。光、熱、水基本同季,年平均氣温13.9℃,氣温最高月份為8月(月平均25.5℃),最低月份為1月(月平均-1.5℃),年平均降水量800.6mm,降水量集中在6-8月,小珠山旅遊區全年相對濕度70%左右,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和西北風。
物種 小珠山天然次生林為主,佔總面積的61.9%,林草綠化覆蓋率達到92.74%。木本植物有50科,90屬,約100多種。主要樹種有黑松、桃樹、板栗、毛白楊等。有野生動物50餘種,其中大型獸類10餘種、鳥類近30種、爬行類10餘種、淡水魚類近10種。

小珠山風景區主要景點

飛來石 飛來石
小珠山層巒疊嶂,優美恬靜,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澗等四十多座大小山峯,有青蛙石、觀音石、大肚佛及元寶山等奇石,山峯奇險壯觀,山石奇特神似。珠山山脈綿亙數十里,或威武雄壯,或秀氣橫溢,多姿多彩,且山山都有美妙動人的名字,如釜台筒、老君塔山七甲山龍雀山、石老山等。
小珠山不僅石奇,且因其山高陡峭而險象環生。底部有猶如釜台,頂部峭如刀削的釜台筒,盤垣而上的南天門,石滑壁陡,處處體現一個“險”字。
小珠山景點還有:杜鵑谷、珠山湖、神龜石、狐仙洞、鴕鳥園等景點20多處,歷史文化景觀眾多:捻軍校兵場、清代起義軍紮營寨等歷史遺蹟猶存,北方最大的古裝影視城、世界首個大地藝術館、北方最大的石雕山門牌坊和“古風一條街”,形成了珠山深厚的文化底藴。
放眼四周,可見靜坐于山中的“觀音拜天”,微笑於天下的“大肚佛”,行至南天門,可見諄諄教導,至理於天下的“孔子授書”,威風八面、怒嘯沖天、欲霸天下的“嘯天金獅”,站於雄峯之巔,可見八仙飄然過海來珠山相聚,敍説天下事的“八仙聚”;脱殼而出的“蛋生石”;神態逗人的“猴子石”等等,無不使人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小珠山巧石爭崛、怪石疊布,猶如神工天成,妙趣橫生,給寧靜的小珠山帶來活力,帶來靈氣,巧石又好像無數的明珠撒落在羣山之中,把珠山點綴得美麗動人。

小珠山風景區古蹟

小珠山,峯巒疊嶂,陡峭險峻,是一座古蹟盛多的海疆名山。
主峯大頂與白石頂對峙,南北相望。上有天門、天橋,其後有垂背石、船石、直樓;其前有萬人井(清泉)、石角石、瀑布石、穿心石、紗帽石、尖頂澗、仙人跡;大頂之東有卧單石、黃牙口、五頂山,山東坡腰間有天然洞兩處,一是東距楊七嶺村三公里的“白雲洞”,洞口不易攀登,洞頂常年滴水不止;另一處是東南距楊七嶺村二公理半的鬼子石洞,洞口窄小,斜向伸入,高約二米,寬約五米,長約十米。在白石頂前還有一天然石洞,名“白石洞”,洞口向東南,洞分上、中、下三層,可容納二百多人左右。但洞口僅可一人進出。
小珠山風景區
小珠山古蹟 小珠山古蹟
大頂之前,石嶺子村以西,原有一座朝陽寺,相傳為唐玄宗元年所建,明代成化五年曾重修。寺內殿台樓閣,雕樑畫棟,雄偉壯觀。寺內有一“龍泉”,至今水甜泉旺,素有膠州第一泉之佳稱。還有一座“龍祠”,但歷經滄桑,寺祠早已廢圮,如今僅存殘跡。大頂西側崮上村東北一公里處,有一座蟠龍庵,昔日面貌已不復存,只有一座石鐘樓保存較完整,造型古樸,別緻,尖形樓頂,四角翻翹,有四根八稜石柱立於石鼓之上,四面橫額分別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字。村東南二公里處,還有一座太平庵,也已廢圮,現僅保存有廟門、古碑和古松數株。村西北之白雲寺,也蕩然無存。
小珠山南端有月兒澗,當年有一陳氏雙烈祠,相傳是清順治年間為靈山衞兩個陳姓烈女所建。
齊長城,橫跨小珠山北麓,西由黃山、紮營山、大黑澗,經大頂北側,由鵓鴿山、瞅候山、西洞山東去,後從東於家河村北入黃海
小珠山山巒險峻,巍然奇峭,怪石突兀,風景秀麗。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山峯尚有西崮頂、動崮頂、大黑澗、陡石山、竹子山等。舊時有不少文人學士曾在此留下不少詩文佳作,如清代高藩仲詩作《遊小珠山》:“尋幽漸近海雲鄉,松樹陰陰下夕陽。長嘯一聲凌絕壁,山靈應笑米生狂。”
小珠山峯多面廣,瀕臨海灣,前有靈山島為哨,構成了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故自古亦為兵家要地。明崇禎十七年,當地農民起義首領張大雅、韓繼本就在小珠山白石洞高舉義旗,集結民眾,率起義軍討伐明代統治者,相傳白石洞不遠處的馬棚、栓馬石即為當年起義軍養馬、栓馬的遺蹟。
一九二一年,在魯中南地區發展起來的農民起義隊伍“紅纓會”,其中一部分也曾東進至小珠山發展壯大其隊伍。
小珠山風景區 小珠山風景區
一九五0年五月,台灣國民黨派遣江振鈺,郭立茂率一百零四名武裝特務,於大珠山南麓偷渡登陸後,竄至小珠山即被當地軍民全殲。
今日小珠山山崖谷壑,遍植林木,水庫數泓,波光粼粼,特別所產之茶,形若畫眉,故名“珍眉”,有“珠山珍眉,香飄齊魯”之美譽。

小珠山風景區齊長城

齊長城 齊長城
據史書記載,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它西起濟南市的長清區,東至青島市黃島區(開發區)於家河村東入海處,橫跨幾十個山頭,約1000華里長,是我國最古老的長城。明代孫鎮有詩讚曰:緣崗峙崇觀,跨谷絕驚虹。可見當時的齊長城是何等的威武,何等的壯觀。現已修復齊長城的西峯關段,登齊長城觀小珠山秀麗景色,別有一番景象。

小珠山風景區白雲寺

靈珠山普提寺 靈珠山普提寺
白雲寺始建於明朝末年,清咸豐帝年間和民國時期都曾進行重修。小珠山常有云霧繚繞,故名白雲寺。白雲寺昔日香火旺盛,有正殿3間,東西偏殿各3間,殿前東西側有客舍及僧舍各3間。院內有鐘樓、香樓各1座。正殿內從奉如來佛、觀世音和文殊菩薩;東西偏殿塑有羅漢、雷神、雨神、山神等17尊神像。神像全系彩塑金身。來此拜佛的香客絡繹不絕。
在青島政府的支持下,由善男信女和有關企業資源募集資金,白雲寺已在2009年9月修復完畢,並於9月28日舉行開光大典和方丈升座儀式。舊貌重現,盛況空前,經由佛界大賢議定,定名靈珠山菩提寺
寺邊有座泉水名曰:通海泉。傳説寺內修煉的和尚就是通過此泉從南方運來木頭修建白雲寺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