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果菘藍

鎖定
小果菘藍(Isatis minima Bunge)是十字花科菘藍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高達50釐米;莖直立,從基部分枝,無毛。
中文名
小果菘藍
拉丁學名
Isatis minima Bunge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菘藍屬
小果菘藍
分佈區域
新疆,蘇聯(中亞),伊朗,巴基斯坦
命名者及年代
bunge,del.Sem.Hort.bot.Dorpat.1843.7

小果菘藍形態特徵

小果菘藍線稿圖 小果菘藍線稿圖 [3]
一年生草本,高達50釐米;莖直立,從基部分枝,無毛。基生葉長圓形,頂端圓形,邊緣深波狀或具齒;莖生葉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1.5—4釐米,寬l—10毫米,基部耳狀,抱莖,全緣,兩面無毛。總狀花序具少數疏生花;萼片長圓形,長約1毫米,疏生糙毛;花瓣黃色,長圓狀卵形,長1.5—2毫米。短角果橢圓形,長8—13毫米,寬1—2毫米,頂端截形微凹,有扁平翅,基部漸窄無翅,有3條不規則縱肋,有細柔毛及緣毛;果梗長4—6毫米,頂端粗,向下漸細,有白色細柔毛。種子長圓形,長約3毫米,黃褐色。 花果期5—6月。 [1] 

小果菘藍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產新疆
國外分佈:蘇聯(中亞)、伊朗巴基斯坦均有分佈。
海 拔:300-700

小果菘藍主要價值

【藥 名】:小果菘藍
【拼 音】:XIAOGUOSONGLAN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十字花科植物小果菘藍的根。
【功 效】:涼血消斑,清熱解毒。
【主 治】:用治温病熱毒發斑。用治風熱外感、咳嗽、咽喉腫痛。及皮膚瘡癤腫毒。
【性味歸經】:苦,寒。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搗爛敷或研粉。
【動植物資源分佈】:主產於新疆。
【拉丁名】:小果菘藍Isatis minima Bunge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誌》。
參考資料
  • 1.    中國科學院植物誌輯委員會編著.《中國植物誌 第三十三卷 第二分冊》.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1989.10 :66
  • 2.    小果菘藍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6]
  • 3.    小果菘藍|Isatis minim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