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尚炮拳

鎖定
小尚炮拳是一種傳統拳術,屬於內家拳,是技擊與氣功相結合的拳術,強調“以氣為主,以理當先。上步有情理,腳下有圈勁”。其動作沉穩剛勁、充實有力,快猛巧捷,飄忽輕靈。
中文名
小尚炮拳
遺產類別
雜技競技
申報日期
2006年
遺產編號
Ⅸ-4

小尚炮拳簡介

所屬地區: 河南 · 焦作 · 中站區
遺產級別: 市

小尚炮拳風格特點

小尚炮拳 小尚炮拳
小尚炮拳屬長拳類。相傳清朝初年,嵩山少林寺普照和尚所傳。最初,炮捶拳只是沿襲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格鬥搏擊之法,並無諸多套路,其內容亦皆用於修身和實戰的用途 。發力氣勁合一,剛柔相濟,氣勢勇猛。強調撥擊,講究招式。基本拳法有開門炮、劈山炮、連環炮、轉角炮、十字炮、腦後炮、瀉肚炮、沖天炮、撩陰炮、扎地炮、窩心炮、七星炮。習練時要求浮氣要聚,本力要猛,虎腕要挺,腰眼要靈,心血要活。
炮捶是當今社會上非常罕見的傳統套路,具有自身獨到的風格特點。因套路短小精悍,內容豐富,每路三十多個動作中涵蓋了眾多的腿法、步法、身法、眼法、手法等武術技擊素,並將其合理的連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徵。 [1] 

小尚炮拳招式動作

形意五行拳之炮拳
炮拳屬火
炮拳歌訣:炮拳先走虎跳澗,兩劈下裹如搜山。鑽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實腹水火關。
炮拳者,屬火,是一氣在人體內的開合,合如古代將藥填於炮膛之中,開如炮射擊火藥在膛中爆炸,炮彈瞬間突出,其性最烈最猛。在腹內則屬心(中醫五行心主神,屬火),在形意拳中即為炮。即人們所説的炮拳似炮屬火就是這個意義。其氣和順,則心中虛靈(能感應萬物),其氣不順,則心中朦昧,其人必然愚昧。其拳和順,則身體舒暢,其拳不順,則四體失和即四肢便失去拳之力量的爆發的和諧。學習形意的人一定要深入研究體味此拳的道理。
第一節炮拳起點式
起點為三體式,身體仍如三體式站好勿動。右手先推出去,與左手合成一氣,兩手掌心相齊向下,再與左足一起極力往前出去(右手推出時,左足便前邁,身體是一氣着往前進,習者應體驗),往前進時,左右手徐徐往下往前斜着伸去。右足隨後起步,提到與左足踝骨高,進到左足裏踝骨時勿落而向前邁出。兩手在右足進到左足裏踝骨時一齊握拳,拉回提至小腹左右靠主,兩拳心皆朝上。左足與兩手同時提起,右足亦同時落地。左足提起時緊緊靠住右足裏踝骨,身體仍如陰陽相合之式,腰要極力塌勁穩住。這是形意拳炮拳一氣之開合的合。也就是形意拳中的束。如炮之未發。
第二節炮拳進步式
進步時,左手順着身子中心往上鑽,肘往下垂着勁,拳中小指節對着鼻尖,拳鑽至頭正額處,右手同時起到心口處,此時左手拳外腕盡力往外扭勁,至手心朝外,手背緊緊靠着正額。右手與左手向外翻時,同時由心口向前如崩拳一樣直出。左足極力一齊與右手往東南方向前進步,右足隨後緊緊跟步,兩足相距遠近也和崩拳相同。左足在前,右足在後,右手在前,左手在上正額處,也是錯綜之意,兩眼看前手食指中節,前拳高低仍與心口平,手足起落鑽翻進步總要齊整為佳,兩肩均鬆開抽勁,取其虛中之意。這是形意拳炮拳一氣之開合的開。如炮之已發,拳如彈崩出。
第三節炮拳換手式
換式。先將兩手一齊往裏扭勁,往小腹處落下,手心朝上,緊緊靠住,兩肘也靠住兩肋,左足與兩手落靠時同時往前墊步,足要直出,停住,再起右足靠着左足裏踝骨往右邊斜着向西南方向進步,與左式相同。右手順着身子正中肘垂着勁往上鑽到頭正額處,手腕向外扭勁,手心朝外,手背靠着正額,肘要垂着勁翻手。左手同時提到心口邊向前崩出,與右足同時齊出,左足跟步,也和左式相同,肩的抽勁仍和前式一樣,兩肩自然鬆開,取虛中之義。左右式打多少手數自便,但不論手數多少,總是出去左手右足再回身。
第四節炮拳回身式
回身時,兩手仍如前一樣落在小腹靠住,手心向上,右足與手落同時微抬起向裏勾足,與左足形成內八字形,身體向左轉,(如換式時左手右足在前,面向西南,身體左轉則身向東方,面向北。)左足提起靠着右足裏踝骨,仍和以前一樣,左足極力斜着向西北方向進步,右足跟步如前,右手打出仍和以前一樣,左手上鑽翻扭的勁也和前面一樣。
第五節炮拳收式
收式時,回到原起點,仍然與炮拳回身式相同,左手與右足在前,身體左轉,手足動作仍和回身式相同,然後向正南而不是東南出去右手左足,穩住不可慌,稍停一會兒,收式還於無極式,然後休息。
古拳譜雲:“炮拳似炮,屬火,非炮也,有江水排岸之勢”。炮拳勢式呈束身斜上捧、展身下砸擊之反向勢,勁力軌跡呈衝起性拱架和垂落式排擊,是明晰可辨的技巧性拳法,其精義在於“江水排岸”,也就是“炮彈落地,中心開花”。現就炮拳的拳法、特點、勁力以及生克變化撰文略論,供同仁參考。

小尚炮拳拳法簡潔明快

炮拳如同其它五行拳,由束展勢式左右相衍,其具體動作是這樣的:以右炮拳為例,束身進右腳為寸步,兩臂微屈,手腕相交,呈屈臂半圓勢,束身時腰呈側左狀,起臂時以斜勢向上捧,然後展身進右腿打虎步,雙拳擊彼胸。意為 對方向我上節打來,或者抓我肩頭,我則束身起臂,既降低重心避開鋒芒,又在涵胸中拉長空間減緩搏擊距離;同時雙臂捧架使彼之手望空而去,似如導彈脱軌不脛而走。捧架動作是習慣性動作,屬《十法摘要論》裏的截手之法。截其小膊謂之“小截”,截其中肘則是“大截”。小截挫其鋭勢,大截就是根截,只要截手奏效,對方的胸腹必開半門,甚至大門全開,為我反擊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機會。破招之際馬上展身出擊,還擊動作也不復雜,展身進步,雙臂相翻,步到手到,重錘落擊於彼胸,勢如炮彈落地,中心開花,有猝不及防之效應。綜觀炮拳拳法,有別於其它五行拳的地方就是起雙膊,用雙拳,看似沒有主副手,好像傾巢出動,然而“集中兵力打殲滅戰”也是兵法之妙策,故爾敢用雙膊排阻,敢用雙拳進攻,正如行家所言“兵貴神速,胸有成竹,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小尚炮拳特色貴在翻擰

炮拳屬火,性烈,一觸即發,一點就炸是炮拳之本能,所以炮拳絕不拖泥帶水,而是束身就固排,展身就發手,幾乎沒有空隙。其特點有四:(1)起手翻擰望空去。彼手向我擊來,我不以直勁手法與彼硬碰,而是交腕翻臂,翻則能捧,捧則含滾,彼之來手必然向高斜而去。(2)翻滾落擊在瞬間。展身進擊時並非直擊彼身,而是兩手反滾,滾中帶砸,行圓弧型路線擊於敵胸,砸擊時藉助於展身之丹田爆發勁,猝不及防地瞬間擊敵,故勁足力猛,速戰速決。(3)斜排正砸必重創。炮拳排彼為斜排化解法,叫作以斜避正,既有化排之效,更有肘尖抵頂之功能,屬一箭雙鵰、一石二鳥之制敵法。加之束展身法之爆發,翻擰突變之勁砸,必有重創之果。(4)捎帶擊彼不定位。炮拳擊彼主要部位是胸脯,然而隨機應變也是炮拳的又一擊敵特色。如若擊彼時拳頭正好行至彼的頭部臉面,獲此戰機何必捨近求遠擊彼胸,拳頭直接擊打面部即可也。

小尚炮拳勁力衍變自如

心意拳是陰陽相變之內功拳。陰陽變幻是拳法的表現,實質上是勁力變化促使拳法相衍,故曰:“勁力是拳法之魂”。炮拳截手呈捧架勢,上衝捧架是由膊背變為膊裏的翻滾形成捧拱之勢。捧拱乃橋樑之型,有負荷載重之能,運用捧拱勁力捧架彼手,彼必脱軌走空,這就是捧架之宗旨,任憑對方手疾勁猛,只要找準時間差和空間差,我之向上的捧架勁必然將對方之手引向高斜方,這就是“借人之力,順人之勁”的妙用。捧架是順其自然的勁力軌跡,但是也需相當功力,否則杯水車薪難達排彼之目的。另外捧架必用雙膊,若用單膊捧架,既不符合物理現象的力學原理,實戰中也是缺少力度的弧單表現。實踐證明,只要雙方功力相當,雙膊捧架是遊刃有餘的快截法,只要破法奏效,反擊於敵就唾手可得。
炮拳還擊不是直上直下的垂壓勢,而是在捧拱勁力之餘再衍生出來的“擰、塌、砸”三股勁力的相融勁,滾擰勁使雙膊翻轉,塌落勁催動雙膊下擊,垂砸勁衝於拳背直至指根,勢如江水排岸之勢衝擊彼胸,給對方造成凌空砸擊之威懾感。只要做到內外六合,勁足力猛,速度快捷,真有一錘擊敗之效應。

小尚炮拳生克順其自然

按照五行生剋論,火能生土,火能克金,這就是説,炮拳能生橫拳,炮拳能破劈拳。炮拳擊勢呈塌砸勢,拳背由上而下落擊於彼胸。橫拳正好是擊於彼腹丹田之拳路,從拳法勁力相衍分析,可以在炮拳落擊時翻擰拳頭直打彼腹,既是“火生土”之規律相變,又是炮拳的極好補充,能夠在順其自然的軌跡中擊敵。就實踐而言,炮拳猛擊彼胸,彼受重擊必然後退或重心失控,此時習慣性動作也是直拳補打,拳徑既短,殺傷力又大,可謂猝不及防,便捷實用,所補拳勢在五行拳中就是橫拳,類似散手中的“蜻蜓點水”或“單點”。説到炮拳破劈拳,也在拳法徑道和勁力軌跡之中。劈拳呈挫捧掇託勢,拳軌從衝起到落勾,勁力呈斜上拋物線,正好迎合了炮拳的上架截拳路徑,借勁而起,隨高打高,一個交膊捧架,迫使劈拳離開我胸向斜上方走去,而我在捧架之際儘可垂擊彼胸。不論火生土還是火克金,其理盡在“借勁還勁”之中,這就是五行拳相生相剋之哲理精義。當然相生相剋還須講究雙方功力,功力懸殊,只能是“功大不説理”,功力相當則將順其自然地相生相剋,衍化拳法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