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井衚衕

(1985年刁光覃執導的話劇)

鎖定
《小井衚衕》是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出品的年代話劇。該劇由刁光覃執導,李龍雲編劇,林連昆譚宗堯任寶賢呂中等主演,於1985年2月11日在北京首都劇場首演 [1] 
該劇以老北京南城一條名叫小井的衚衕為場景,講述了住在這裏的老百姓們從解放前開始到新中國建立後三十年間的生活變遷及人生境況 [5] 
中文名
小井衚衕
導    演
刁光覃
編    劇
李龍雲
主    演
林連昆
譚宗堯
主    演
任寶賢
呂中
製作出品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首演時間
1985年2月11日
首演地點
首都劇場
類    型
話劇

小井衚衕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6張)
小井衚衕,北京南城一條普通的衚衕。一個普通的大院裏,住着些普通人:幽默善良的電車工人劉家祥,精明幹練的面鋪掌櫃老石,老實窩囊的手工業者許六,半吊子的國民黨伙伕陳九齡。他們的街坊朋友也無非是賣水的水三,看電話的馬德清,當過偽巡長的鞋匠吳七,當然,還有賣假藥的小環子,算命的楊半仙。這裏是社會底層的一個剖面。在隆隆炮聲中,他們盼來了北京的解放。轉眼到了1958年,小院和全國一樣,獻銅獻鐵,土法煉鋼。為了挖出土炮煉鐵,石掌櫃豁出去扒了私產房。又過去了八年,“文革”來臨,老街坊們人人自危。而有些人卻如魚得水,勞改釋放的小環子戴上了“紅衞兵”的紅箍,追到家裏批鬥工作組;那個從農村來的小媳婦平常是多麼温順,這時候她發出着可怕的能量:小本子上記着陳年老賬,抄家時她打先鋒,曾做過偽巡長的吳七也被她遣送回到了鄉下。派出所所長老曹靠邊站了,馬德清被擠兑死了,就連“紅五類”的劉家祥也自身難保。“文革”後小媳婦當上了居委會主任,操着小井衚衕的生殺大權。劉家祥經過多少大風大浪,卻邁不過眼前這道坎兒了:大女兒下了獄;姑爺離了婚;二女兒插隊回不來城;劉家祥本人在地震時砸斷了腿,又被停了工資。歲月雖艱難,人們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1] 

小井衚衕演職員表

小井衚衕演員表

小井衚衕職員表

導演 刁光覃
編劇 李龍雲
舞台美術設計
燈光設計
韓曉峯
服裝設計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1] 

小井衚衕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小井衚衕》的劇本寫於1980年冬,是李龍雲在南京大學讀書時的畢業作品,首次發表於1981年5月號的《劇本》雜誌。1983年1月,北京人藝決定將《小井衚衕》搬上舞台。
李龍雲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出生在北京南城的羅圈衚衕。他從小就被老街坊們寄予厚望——成為一個會説書的,把南城的故事講給世人聽。李龍雲“目睹了一條衚衕30年命運的起落興衰”。在創作《小井衚衕》的過程中,李龍雲走訪了20個家庭,詢問他們30年的命運變遷史,翻閲了民俗當眼報刊典籍近百冊,完成了數萬字的人物小傳。大量精力投入的背後是他對人物在感情上的偏愛與熱情。大躍進年代裏,他曾“穿件小背心,跟在大人們的身後,搬磚運瓦砌過小高爐”。這一段在《小井衚衕》的第二幕做了舞台提示:“小井沉浸在一片狂熱之中,人們被那明天彷彿就能出現的共產主義吸引住了 [6]  。”
中途停演
1983年7月13日至15日,該劇內部演出三天後被停演。最根本的指責是“劇本選取的幾個橫斷面,即1949年、1958年、1966年、1976年、1979年。在這五個時間段中,除1949年外,其餘都是執政者政治上出現失誤的時期”。當制景間的工人師傅們把《小井衚衕》的佈景從舞台中搬開時,李龍雲的淚水奪眶而出。
《小井衚衕》停演後,李龍雲幾乎失去繼續寫戲的信心。1983年7月27日,陳白塵致信李龍雲:“這劇本即使過了10年20年,還是會迸發出光彩的。總之,《小井衚衕》的前途是樂觀的,否則,戲劇文學不鬆綁,不允許百花齊放,中國話劇也沒有前途了。”戲停了,更加鬱悶的是於是之。早在1982年9月,於是之為《小井衚衕》的事,從外地給李龍雲寫了封長信:“我希望它能成為劇院的力作,像《茶館》那樣地排練,像《茶館》那樣地保留下來,毫無愧色地成為《茶館》的續篇。” [6] 
劇本修改
李龍雲視於是之為知己。他認為,沒有於是之,北京人藝可能救不活《小井衚衕》。1984年初,於是之上任主持北京人藝工作。半年後,《小井衚衕》再次提上演出日程。於是之想讓《小井衚衕》試着往外拿拿。李龍雲和於是之開始了又一輪的劇本修改。1984年11月,《小井衚衕》寫出了第四個第五幕 [6] 
排練過程
1983年3月4日,該劇建組 [3]  ;6月,反覆修改後連排;7月13日至15日,內部演出 [6] 

小井衚衕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
類型
獲獎對象
獲獎結果
1986年
第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話劇演員獎
獲獎 [7] 
1986年
北京市文化局演出百場獎
演出百場獎
《小井衚衕》
獲獎 [2] 
1993年
“人藝·大寶”優秀劇本獎
——
獲獎 [4] 

小井衚衕演出信息

演出場次
1985年2月11日,正式公演。1986年1月27日,演出第100場 [2]  。首輪連演112場 [6] 

小井衚衕作品評價

《小井衚衕》在舞台上演出早已超過百場仍上座不衰。與此劇同時創作、同時上演的劇目,有哪些能像它一樣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思之恐怕會令君茫然。其中何故,很清楚,就在於那人物性格、矛盾衝突的真實性、生動性。在這條人們熟悉的小衚衕裏,活躍着多少人們熟悉的人物,流動着多少人們熟悉的情感。那些地道的北京話,各具色彩的性格動作,會使觀眾沉浸在一片濃郁的生活氣息中,彷彿觀賞着一幅歷史的畫卷。所以説真實性是讓觀眾最容易感受和理解的,也最易調動觀眾的情感 [8] (《劇藝百家》評)
李龍雲的《小井衚衕》中“小井人”的善良、純樸而又麻木、懦弱,無一不帶着建國以來歷次政治運動的歷史投影和特定的北京市井文化的文化投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小井人”既屬於小井,又屬於中國;既屬於時代,又屬於歷史,是特定時代特定的一羣。但是“小井人”又絕非被動地接受歷史、文化及劇作家觀念的制約,而是以搏動的生命激情悖反這些制約,從而顯示出豐富的性格內涵和審美張力 [9] (《戲劇藝術》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