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寶島榧螺

鎖定
寶島榧螺(學名:Oliva annulata),是新腹足目榧螺科榧螺屬的一種。貝殼卵形,螺塔低,體 螺層大,殼的縱肋或軸肋顯著。殼口大,軸唇滑層厚,口蓋退化或缺乏。齒舌狹舌型,退化。具有廣闊的版狀口吻基板和盤狀廣闊的腹足。後足自切。 [1] 
中文名
寶島榧螺
拉丁學名
Oliva annulata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新腹足目
榧螺科
分佈區域
東亞,東南亞
命名者
Gmelin
命名時間
1791年

寶島榧螺外形特徵

寶島榧螺 寶島榧螺
寶島榧螺(學名:Oliva annulata),是新腹足目榧螺科榧螺屬的一種。主要分佈於印度尼西亞台灣,常棲息在淺海。貝殼中型,堅固,螺塔低呈圓筒形。殼表有光澤和美麗的斑紋。縫合處狹窄有溝槽。殼口寬闊的有角質口蓋,水管溝深。殼被側足包圍。殼中型到小型。螺塔低呈圓筒形,螺塔高呈紡綞形,殼口狹窄的沒有口蓋。水管溝深。殼被側足包圍。
貝殼卵形,螺塔低,體 螺層大,殼的縱肋或軸肋顯著。殼口大,軸唇滑層厚,口蓋退化或缺乏。齒舌狹舌型,退化。具有廣闊的版狀口吻基板和盤狀廣闊的腹足。後足自切。
貝殼厚重而結實;體層長形,長度超過螺塔的兩倍,縫合線呈溝狀。塔螺各層都有強肩角,體層肩角較弱,殼口長而窄,外唇增厚,內緣有明顯、分佈均勻的齒。軸唇滑層薄而寬,佈滿了褶襞和疣。螺肋強,並與有凹槽鱗片構成的縱肋相交。殼表黃白色,有四條褐色的螺帶,外唇上有相應的深色斑,殼口及軸唇滑層為白色。 [2] 

寶島榧螺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 印尼;台灣分佈 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花蓮海岸,東沙島,小琉球,南沙羣島,蘭嶼

寶島榧螺習性環境

寶島榧螺
寶島榧螺(5張)
棲所環境 淺海。分佈於温暖到熱帶海域的砂底,肉食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