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寵辱不驚

鎖定
寵辱不驚(拼音:chǒng rǔ bù jīng)是一則來源於文人詩作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潘岳《在懷縣作二首》其二。 [1] 
“寵辱不驚”原義是受寵或受辱都不為所動,後形容對得失不在乎;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多含褒義。 [2] 
中文名
寵辱不驚
拼    音
chǒng rǔ bù jīng
近義詞
置之度外不苟言笑
反義詞
受寵若驚寵辱若驚
成語出處
《在懷縣作二首》
注音字母
ㄔㄨㄙˇ ㄖㄨˇ ㄅㄨˋ ㄐㄧㄥ
語法結構
主謂式
成文用法
謂語賓語

寵辱不驚成語出處

  • 最早出處
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西晉·潘岳《在懷縣作二首》詩其二) [1] 
  • 衍生典故
阮光祿在東山,蕭然無事,常內足於懷。有人以問王右軍,右軍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棲逸》) [2] 
唐高宗時,承慶典選校百官,有一官督漕運,遭風失米,承慶考之曰:“監運損糧,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無言而退。承慶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無喜容,亦無愧詞。承慶嘉之,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宋·歐陽修等《新唐書·盧承慶傳》) [3] 

寵辱不驚成語故事

唐朝大臣盧承慶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很小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由於他為官清正,很受唐太宗信任,被任命為吏部“考功員外郎”,主要負責給官吏們進行考評,屬於吏部。雖然盧承慶算不上位高權重,但考評結果關係到每位官員的仕途升遷,所以這個職位也算舉足輕重的了。盧承慶上任後,一直兢兢業業,公正、負責地對待官吏的考評。
有一年,一位管理漕運的官員在督運糧草時,遇上大風,導致運糧的船隻沉沒。年度考核中,在給那位運糧官評定等級時,盧承慶給了一個“監運損糧,考中下”的評語。那位官員聽完後,神色自若,一言不發地退了下去。
盧承慶對他的氣度和修養頗為欣賞,轉而一想:“糧船沉沒,也不完全是他個人的責任,碰上這樣的事情,只怕迴天乏力啊,評為‘中下’,恐怕不合適。”於是他把那人叫了回來,對他説道:“損失糧草非人力所能及,考中中。”隨之把評語改了過來。那位官員聽他這樣評價自己,既沒有發表意見,也沒有因此而流露出半點高興的神情,更沒有説什麼感激之類的客套話,只是不聲不響地站在那裏,不置可否。這樣一來,盧承慶更加欽佩他的涵養,不禁脱口而出:“好,寵辱不驚,遇事從容,難得難得!”當即又把對他的評語改為:“寵辱不驚,考中上。”這件事一時被傳為美談。
其實,盧承慶本人也是一個遇事寵辱不驚的人。他認為,一個官員,應該為國盡忠,官職高低都無所謂。盧承慶一生仕途大起大落,唐太宗在位時,他官運亨通,處處得寵,最初他擔任考工員外郎,後又任過雍州別駕、尚書左丞,最後還當過兵部侍郎。唐高宗登基後,由於他老説實話,得罪了皇上,獲罪被貶去做簡州司馬,他也一點沒感覺到窩火。後來,朝廷把他又調回朝中當刑部尚書,盧承慶也沒有因此特別高興。之後又升遷、被貶,一直起起落落,命運坎坷。但他都能坦然面對,心情始終平靜如水,並不因起落無常而改變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
對宦海沉浮是如此,對生死也是如此。到了晚年病危的時候,盧承慶把兒女們叫到牀前囑咐説:“人有生死,如同日有起落。我死後,一切從簡,弄塊碑,寫上生年卒日就可以了。” [3] 

寵辱不驚成語寓意

幽窗小記》中曾經記錄了這樣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説,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這可以説是更加全面、透徹與精闢地解釋了“寵辱不驚”的含義,甚至還有一種延伸開去的意味。
寵辱不驚,可謂是一種中庸的處世心態,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清心寡慾,也不聲色犬馬;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做到去留無意、寵辱不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古到今,總有許多人在“活得很累”的哀嘆聲中從握拳而來到撤手而去,一生都在不堪重負中度過。是非、成敗、得失讓人們或喜、或悲、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所想未能成功,希望變成幻影,往往會很失落。人們應當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對待人生路上的順利與挫折,讓一切順其自然。以超然的心態看待苦樂年華,以平常的心境面對一切榮辱得失。不做作,不掩飾,灑脱不羈,襟懷坦蕩。 [3]  [4] 

寵辱不驚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寵辱不驚”意為受寵受侮都不在乎。也可引申為獲得榮譽和讚賞與遭到打擊貶降都不為所動。形容把個人的得失置之度外 [3]  。該成語在句子中一般充當謂語、賓語;含褒義;用以形容人豁達的性格。 [1] 
  • 運用示例
明·熊大木《楊家將演義》四八回:“吾輩持戟負戈,吃驚受恐,有甚好處。倒不如此輩,寵辱不驚,理亂不聞。” [2]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不過他經歷的大風大浪太多,雖然未到寵辱不驚,名利皆忘的境地,卻已能淡然置之。” [1] 
參考資料
  • 1.    寵辱不驚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13]
  • 2.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118
  • 3.    高偉傑編著.青少年最愛讀的500個經典成語故事 榜樣篇[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09:19-21
  • 4.    疏影著. 中華名句智慧[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