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審計理論研究

鎖定
《審計理論研究》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麗榮、高瑜彬、胡瑋佳。
書    名
審計理論研究
作    者
韓麗榮
高瑜彬
胡瑋佳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14年06月01日
定    價
39 元
ISBN
9787302366515
印    次
1-1
印刷日期
2014.06.12

審計理論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兼顧了審計活動制度性和技術性兩方面的特徵,以哲學、經濟學等理論為指導,系統闡述了審計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全書分為12章,前兩章從一般審計活動出發闡述了審計的產生、發展和審計目的等內容,以後各章以註冊會計師審計活動為核心,分別闡述了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確立、制度的構成要素、審計假設、審計命題、審計證據、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與方法、審計意見、審計責任、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審計質量等內容。 [2] 

審計理論研究圖書目錄

第1章審計的產生、發展及本質1
1.1審計的產生和發展過程1
1.1.1國家(政府)審計的產生和發展1
1.1.2內部審計的產生和發展6
1.1.3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產生和發展8
1.2審計產生和發展的動因9
1.2.1審計產生和發展動因的主要觀點9
1.2.2基本的人類價值13
1.2.3防止財務舞弊的基本價值觀14
1.3財務舞弊的種類及成因17
1.3.1財務舞弊的種類17
1.3.2財務信息舞弊的主要方式18
1.3.3舞弊成因的三角形理論19
1.4審計的本質及審計與會計的關係20
1.4.1審計的本質21
1.4.2審計與會計的關係22
本章參考文獻24
第2章審計目的、目標及審計方法論25
2.1目的的含義、形成和發展25
2.1.1目的的含義25
2.1.2目的的形成27
2.1.3目的的發展以及目的、任務與目標的關係28
2.2審計目的與目標29
2.2.1審計目的的形成及審計主體的產生29
2.2.2政府審計的目標32[1]〖2〗[3]審計理論研究目錄[3]2.2.3內部審計的目標33
2.2.4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目標35
2.3審計方法論37
2.3.1科學的研究態度38
2.3.2審計的態度39
2.3.3審計事實問題的方法論程序40
2.3.4價值判斷的方法論程序42
本章參考文獻45
第3章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確立46
3.1制度的重要性及制度的含義46
3.1.1制度及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重要性46
3.1.2制度經濟學對制度的解釋48
3.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含義和特徵51
3.2.1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含義51
3.2.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特徵51
3.3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產生54
3.3.1英國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產生54
3.3.2美國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產生58
3.3.3我國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產生60
3.4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性質64
3.4.1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是彌補價格機制失靈的經濟監督制度64
3.4.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是具有準政府性的經濟監督制度68
3.4.3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是一種博弈均衡的經濟監督制度71 [3] 
3.5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功能和作用73
3.5.1制度的一般功能73
3.5.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功能74
3.5.3我國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作用的理論分析75
本章參考文獻79
第4章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構成要素81
4.1概述81
4.1.1前人的研究成果81
4.1.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要素的構成85
4.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參與人87
4.2.1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參與人集合87
4.2.2審計制度中的註冊會計師職業團體90
4.3防止財務舞弊的共同認識91
4.3.1資本商品交易者和公司管理當局防止財務舞弊認識的形成91
4.3.2註冊會計師與其他參與人防止財務舞弊認識的形成92
4.4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93
4.4.1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形成93
4.4.2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性質及內容96
4.5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98
4.5.1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激勵機制98
4.5.2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約束機制100
4.6審計報告101
4.6.1審計報告的重要性及審計意見類型101
4.6.2審計意見的信號傳遞作用102
本章參考文獻104
第5章審計假設及審計理論中的基本概念105
5.1審計假設的含義及研究發展105
5.1.1假設的含義和特徵105
5.1.2審計假設的含義與特徵107
5.1.3註冊會計師審計假設的研究發展108
5.1.4Mautz和Sharaf審計假設的內容112
5.1.5我國審計準則對審計假設理論的體現116
5.2概念與審計概念118
5.2.1概念的意義與概念探討法118
5.2.2審計中的基本概念120
本章參考文獻126
第6章財務報表審計的命題127
6.1命題的含義與分類及能被證明的程度128
6.1.1命題的含義與分類128
6.1.2命題能被證明的程度129
6.2Toba關於審計命題的觀點130
6.2.1傳統詳細審計中命題的確定130
6.2.2測試性審計中命題的確定131
6.2.3審計命題的證明133
6.3審計準則中關於審計命題的規定139
6.3.1美國審計準則公告31號(1980)139
6.3.2國際審計準則500號(2004)142
6.3.3國際審計準則315號(2008)143
6.3.4審計準則對審計命題識別存在的問題143
6.4財務報表審計命題體系的構建144
6.4.1與財務報表總體合理性相關的審計命題體系145
6.4.2與內部控制相關的審計命題體系146
6.4.3與管理當局認定相關的命題體系154
6.4.4關於命題獲得證據的特徵156
本章參考文獻159
第7章審計證據理論161
7.1審計證據的概念、特徵及分類162
7.1.1證據及審計證據的概念162
7.1.2相關領域中證據的特徵164
7.1.3審計證據的特徵165
7.1.4審計證據的分類167
7.2知識理論及其在審計證據中的應用168
7.2.1獲取知識的邏輯方法169
7.2.2知識理論在審計證據中的應用170
7.3審計程序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係173
7.3.1獲取審計證據的方法或程序173
7.3.2命題、審計證據和基本審計技術相互關係的邏輯方法解釋175
7.3.3審計判斷的形成過程177
本章參考文獻181
第8章審計模式的演化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與方法182
8.1審計模式演化的過程182
8.1.1賬項基礎審計階段182
8.1.2制度基礎審計階段184
8.1.3風險導向審計的興起與發展186
8.2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190
8.2.1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分析190
8.2.2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與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區別191
8.3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方法192
8.3.1風險評估方法概況192
8.3.2風險評估計劃階段195
8.3.3內部控制評價199
8.3.4實質性測試階段和完成階段的風險評估202
8.4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應用203
8.4.1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確立203
8.4.2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207
8.4.3針對我國審計問題的解決方法建議209
8.5信息技術條件下風險導向審計新探索210
8.5.1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缺陷210
8.5.2信息技術條件下風險導向審計的展望212
本章參考文獻214
第9章審計意見理論216
9.1審計報告與公允表達的歷史沿革216
9.1.1審計報告的歷史沿革216
9.1.2公允表達的歷史沿革222
9.2審計意見的含義224
9.2.1無保留意見224
9.2.2非無保留意見227 [3] 
9.2.3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228
9.3審計意見的信息含量232
9.3.1審計意見對投資者的影響232
9.3.2審計意見對其他利潤相關者的影響236
本章參考文獻239
第10章審計責任理論244
10.1審計人員的職業責任和法律責任245
10.1.1職業責任概述245
10.1.2註冊會計師對審計工作結果的責任246
10.1.3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過程中的責任248
10.1.4註冊會計師遵守職業道德的責任251
10.1.5註冊會計師不應承擔的職業責任255
10.1.6審計人員法律責任257
10.2審計人員對利害關係人的民事責任258
10.2.1利害關係人的界定與範圍258
10.2.2會計師事務所對利害關係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的性質264
10.2.3訴訟主體列置265
10.2.4會計師事務所侵權責任類型266
10.2.5過錯推定原則和舉證責任269
10.3審計準則的法律地位和應有的審計關注270
10.3.1審計準則的法律地位270
10.3.2應有的審計關注272
本章參考文獻275
第11章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277
11.1內部控制評價的目的和範圍278
11.1.1內部控制的含義和目標278
11.1.2註冊會計師評價內部控制的目的281
11.1.3註冊會計師評價內部控制的範圍282
11.2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和方法283
11.2.1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284
11.2.2測試內部控制的方法286
11.3內部控制評價結果及傳達288
11.3.1內部控制評價的結果288
11.3.2內部控制評價結果的傳達289
11.4內部控制審計制度變遷歷程290
11.4.1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起源(1905—1940年)290
11.4.2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演化(1940—2002年)291
11.4.3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正式確立(2002年)293
11.5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294
11.5.1審計目的理論對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解釋294
11.5.2公共物品理論對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解釋295
11.5.3我國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現實選擇297
11.6內部控制審計過程與結果299
11.6.1計劃審計工作299
11.6.2應用自上而下的方法303
11.6.3控制測試304
11.6.4評價識別出的缺陷306
11.6.5完成審計工作307
11.6.6報告審計結果309
本章參考文獻313
第12章註冊會計師審計質量315
12.1註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含義及衡量指標315
12.1.1審計質量的含義315
12.1.2審計質量的特徵318
12.1.3審計質量的衡量指標319
12.2註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323
12.2.1註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的內容323
12.2.2專業勝任能力對審計質量的影響327
12.2.3註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的表現形式328
12.3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332
12.3.1獨立性的含義332
12.3.2獨立性的實現與整體市場治理結構的約束336
12.3.3獨立性的實現與註冊會計師的理性決策337
12.4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特殊問題:非政府性和非壟斷性339
12.4.1審計報告的特點及職業團體非政府性和非壟斷性的原因339
12.4.2中國特殊的掛靠體制問題及職業團體非政府性改革340
本章參考文獻34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