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寨子村

(甘肅省舟曲縣城關鎮寨子村)

鎖定
城關鎮寨子村位於舟曲縣城,共四個村民小組,共198户,726人,寨子村自然條件非常艱苦,羣眾生活貧困,歷年來,固天氣乾旱少雨、地處半山地區的農作物幾乎沒有收成,羣眾的主要經濟收入全靠處出務工。近年來村黨支部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發動廣大羣眾,進行了幾期職能培訓學習,使廣大青年學到了一技之長,動員大家外出務工,提高家庭收入,如今,農忙務農、農閒全部外出務工,形成了產業、務工兩不誤,村民生活有快有好向前發展的新格局。
中文名
寨子村
所屬地區
甘肅省舟曲縣城關鎮
198户
總耕地面積
449畝
人    數
726

寨子村地理位置

城關鎮寨子村位於舟曲縣城以西,距縣城一公里,北靠坪定公路相接,西與城關鎮鎖頭村313國道相相連,南與機修廠相連,東與縣城內舟曲一中、三中、城關鎮西關村、西街村居民區而居,固與縣城緊連,村內房屋密佈,人口複雜,職業中學座落其中。 [1] 

寨子村村基本情況

寨子村共四個村民小組,共198户,726人,有黨員37人,婦女黨員7人總耕地面積449畝,其中水澆地20畝,全部耕地在半山地區,人均佔有耕地0.6畝,人均收入1800左右,全村享受低保户101户,268人,兩女户6户24人,獨生子女4户18人,五保户1户1人,寨子村自然條件非常艱苦,羣眾生活貧困,歷年來,固天氣乾旱少雨、地處半山地區的農作物幾乎沒有收成,羣眾的主要經濟收入全靠處出務工。
近幾年來,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爭取上級組織幫扶,抓住機遇,修通硬化了村內道路,開通了田間道路,修好了引水工程和灌溉水渠,修建了防洪堤,居住環境進一步提升,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體系成效顯著,改善了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幹部黨員帶頭,全村基本進行玉米、洋芋地膜覆蓋,冬季油菜套種技術,羣眾生活好了更有幹勁了。加強村級組織場所建設,是基層組織,建設的根本,在上級組織部門的支持下,修建了240平方米、四間兩層共8間村政辦公活動室,配齊配全了辦公設施,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建全了村調解組織,治安保衞組織、治安聯防分隊,村婦聯組織、村計劃生育協會等。努力解決涉及羣眾利益的實際問題,民事糾紛,加強幹部黨員定期學習,發揮廣大幹部黨員帶頭作用,活躍了羣眾文化生活,不斷提高服務羣眾能力。

寨子村發展規劃

結合我村居民多學生住宿上學等特點,加強治安保衞工作,為本村長期穩定提供了有力條件,從而使我村村民經濟收入有了較快發展,羣眾生活得到了很大提升。生產力的發展是第一要務,只有生產力發展,農民才能增收,羣眾生活才能富裕,村兩委班子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對本村已初具規模的養殖業,屠宰業、建築業、服務業、大力幫扶指導,擴大發展空間通過一點帶面,積極引導,帶動貧困户脱貧致富。

寨子村陣地建設

村黨支部、村委會立足本村實際,大力發展本村的特色產業,在村內基本形成了以木器加工,臘肉加工、為學生出租房屋、菜藍子工程、建築維修、外出務工、養殖業等一系殖特色產業,村領導班子積極引導,以富户帶貧困户,從而達到共同富裕。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拓寬增收渠道,寨子村地處城郊,勞動力多,舟縣職業中學又在村內,根據本村一特點,村黨支部加大幹部和全體黨員學習力度,舉辦有規模的學習班,形成支部帶黨員、黨員帶富户、富户帶貧困户,一户帶多户,黨羣眾共發展的新格局,人人有技術,户户有出格,為我村今後各項事業發展,早日脱貧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

寨子村勞務輸轉

勞務輸轉是我村一大產業支柱,村黨支部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發動廣大羣眾,進行了幾期職能培訓學習,使廣大青年學到了一技之長,動員大家外出務工,提高家庭收入,如今,農忙務農、農閒全部外出務工,形成了產業、務工兩不誤,村民生活有快有好向前發展的新格局。

寨子村發展思路

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我村的經濟發展還趕不上時代的步伐,在上級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黨支部、村委會一定全面總結近年來我村改革發展穩定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深入分析當前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擴寬村特色產業渠道,加強本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繼續加大技能和就業崗前培訓,提高勞務輸出規模和水平,增加村民增收渠道,發揮廣大村民的聰明才智,大力發展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是第一要務,只有生產力發展,農民才能增收,羣眾生活才能富裕,村兩委班子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對本村己初具規模的養殖業、屠宰業、建築業、服務業、大力幫扶指導,擴大發展空間通過一點帶面,積極引導,帶動貧困户脱貧致富。
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拓寬增收渠道,寨子村地處城郊,勞動力多,舟曲縣職業中學又在村內,根據本村一特點,村黨支部加大幹部和全體黨員學習力度,舉辦有規模的學習班,形成支部帶黨員、黨員帶富户、富户帶貧困户,一户帶多户,黨羣眾共發展的新格局,人人有技術,户户有出路,為我村今後各項事業發展,早日脱貧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