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漢語成語)

鎖定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拼音: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劉向戰國策·韓策一》。 [1]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無:不要;牛後:牛的肛門)指寧可做小而潔的雞嘴,不做大而臭的牛後。比喻寧可在小地方為首,不願在大地方任人支配。複句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4] 
中文名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拼    音
nìng wéi jī kǒu ,wú wéi niú hòu
出    處
《戰國策·韓策一》
注音字母
ㄋㄧㄥˋ ㄨㄟˊ ㄐㄧ ㄎㄡˇ,ㄨˊ ㄨㄟˊ ㄋㄧㄨˊ ㄏㄡˋ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成語出處

漢·劉向《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1]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成語典故

戰國時,整個中原大地烽火連天,狼煙四起,諸侯都想兼併其他的國家,稱雄天下,這些諸侯國裏實力最強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合稱“戰國七雄”。 [2] 
七雄中,秦國在西,自秦孝公即位後任用商鞅為相,實行變法,國力日漸強盛,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這樣一來,秦國的野心也不斷膨脹,已經不滿足僅僅佔領鄰國的幾個城池這樣的小勝利了,其目的是要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其他六國分佈在秦國的東面,他們看清秦國的野心之後,就以楚國為首,南北聯合,西向抗秦,戰略上稱為“合縱”。秦孝公的兒子惠王當政以後,採納宰相張儀的“連橫”外交政策,四處遊説,破壞六國的合縱政策。 [2] 
當時有個極力主張各國聯合抗秦的政治家名叫蘇秦,他得知韓王準備接受秦國的條件,投靠秦國,就立刻去見韓王,勸他説:“我一直認為韓國是個實力雄厚的國家。因為韓國地理條件優越,東南西北都可以憑藉天然的山川地勢做屏障,易守難攻;韓國又有幾十萬英勇善戰的精兵良將,鋭利的武器,裝備有天下第一的強弓勁弩;韓國還有您這樣一位賢德愛民的聖主,如果與另外六國爭雄,是完全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您為什麼要向秦國低頭呢?大王您要知道,韓國一旦和秦國結盟,就要屈服於秦國,以秦國貪得無厭的個性,他們一定會提出各種無理要求,還會要求您把韓國的要地宜陽、成皋劃給他。大王您今年給了他這些地方,明年他還會有新的要求,韓國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國的貪慾卻是無止境的。那時,大王就只能將自己的國家拱手讓給垂涎已久的秦國了,這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嗎?俗話説:‘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如果現在大王屈膝向秦稱臣,那與甘居牛後又有什麼區別呢?以大王的賢能,再加上韓國的精兵良將,而落得個牛後之名,就連我都替大王感到羞恥啊!” [2] 
蘇秦的一番話提醒了韓王,韓王激憤地拔劍而起,仰天大喊道:“韓國寧可做一個獨立的小國,也絕不當秦國這個大國的附庸。哪怕是戰死,也絕不屈服於秦國!”就這樣,張儀策劃的秦國連橫策略在蘇秦的努力之下宣告破產了。 [2]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成語寓意

蘇秦為推行合縱聯盟、實現他的政治理想,開始對韓王進行一番富有激情的勸説。他周遊六國,勸説各國的帝王,所採用的遊説策略是大體相同的。首先為眼前的帝王分析國家所具有的強大實力和各方面的優勢,其中不乏誇張的虛美之詞,他的目的在於取得對方的好感,增強對方的信心,樹立起一個國家的形象和尊嚴來,而不去低三下四地侍奉秦國,不放棄國家的自主權而甘心做秦國的附屬國。然後就談到對方所實行的政策,指出其中的得失,很自然地引入合縱聯盟的問題,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為對方展望參加合縱聯盟的美好前景,以及不參加合縱聯盟而西面侍奉秦國的悲慘結局,在立論和駁論中強調自己所主張的合縱聯盟是對方最好的選擇,從而説服對方。 [2]  [3] 
蘇秦提出的“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恰到好處地説明了合縱聯盟在當時的意義。“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也成為人們面對選擇的時候所經常依據的一個原則,作為一個人,抑或是一個國家,都要有“寧為雞口,無為牛後”的志氣。一個人要在社會上自立,一個國家要在國際社會中自立,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志氣是立人立國的基本要求,否則就無法得到尊嚴和尊重。 [2]  [3]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指寧可做小而潔的雞嘴,不做大而臭的牛後。比喻寧可在小地方為首,不願在大地方任人支配。複句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4] 
  • 運用示例
明·張鳳翼《紅拂記·俊傑知時》:“大丈夫寧為雞口,毋為牛後。” [1] 
清·江左樵子《樵史通俗演義》二六回:“咱雖不曾讀書,總得説‘寧為雞口,毋為牛後’。這樣一個絨攮的,卻教他來提調着咱,心裏怎肯輸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