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徽妍

鎖定
朱徽妍(1610年~?),寧德公主,明朝公主,明光宗第六女,生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三月十七日, [6]  母親是傅懿妃
別    名
寧德公主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直隸順天府(今北京) [1] 
出生日期
1610年
本    名
朱徽妍

朱徽妍人物生平

天啓六年,其異母兄明熹宗冊封其為寧德長公主,並選南城兵馬指揮司副指揮劉宗正的兒子劉有福為駙馬都尉,並於同年四月成婚。 [2-3] 
明朝滅亡後,公主駙馬伕婦相依而生,清朝康熙年間以高齡去世。清初史學家談遷在拜訪吳偉業時,吳偉業示《蕭史青門曲》,詩中以寧德公主夫婦為主,描述亡國皇族的生活遭遇 [4]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廷給予劉有福和朱徽研銀百兩、地二百晌作為贍養。 [7] 
當劉有福這個名字再出現於《清世祖實錄》時,他已成為“正法叛犯”。 [8]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交由禮部與故明妃嬪一起贍養。 [10] 

朱徽妍家庭成員

朱徽妍父親

明光宗朱常洛

朱徽妍母親

朱徽妍夫君

劉有福

朱徽妍相關史料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
○光宗九女
懷淑公主,七歲而薨,追冊。餘五女皆早世,未封。
寧德公主,下嫁劉有福。 [5] 
《光宗貞皇帝實錄·卷七》
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諭禮部,選侍傅氏,侍朕勤敏,効勞有年,曾誕育皇第六女、皇第七女,著封妃其擬號以聞。 [9] 
參考資料
  • 1.    公主出生之時,光宗為太子,居慈慶宮,故公主出身地應為慈慶宮
  • 2.    《明史》(卷121):“寧德公主,下嫁劉有福。”
  • 3.    《明實錄·明熹宗實錄》(卷67):天啓六年正月乙丑,敕禮部:“今冊封朕第六妹為寧德長公主,選南城兵馬指揮司副指揮劉宗正男劉有福為駙馬都尉,擇天啓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成婚,合用冊誥儀仗等件及一應禮儀都照舊。”
  • 4.    清·談遷《北遊錄紀郵》(捲上):“壬辰。午過吳太史。讀近詩。其簫史青門曲曰。簫史青門望明月。碧鸞尾埽銀河闊。好畤池台白草荒。扶風邸舍黃塵沒。當年故後婕妤家。槐市無人噪晚鴉。卻憶沁園公主第。春鶯啼煞上陽花。嗚呼先皇寡兄弟。天家貴主稱同氣。奉車都尉誰最賢。鞏公才地如王濟。被服依然儒者風。讀書妙得公卿譽。大內傾宮嫁樂安。光宗少女宜加意。正值官家從代來。王姬禮數從優異。先是朝廷啓未央。天人寧德降劉郎。道路爭傳長公主。夫婿豪華勢莫當。百兩車來填紫陌。千金榼送出雕房。紅窗小阮調鸚鵡。翠管繁箏叫鳳凰。白首傅璣阿母飾。綠韝大袖騎奴裝。灼灼夭桃共穠李。兩家姊妹驕紈綺。九子鸞雛鬥玉釵。釵工百萬恣來取。屋裏燻爐滃若雲。門前鈿轂流如水。外家肺腑數尊親。神廟榮昌主尚存。話到孝純能識面。抱來太子輒呼名。六宮都講家人禮。四節頻加戚里恩。同謝面脂龍德殿。共乘油壁月華門。萬事豪華有消歇。樂安一病音容沒。莞蒻桃笙朝露空。温明秘器空堂設。玉房珍玩宮中賜。遺言上獻依常制。卻添駙馬不勝情。至尊覽表為流涕。金冊珠衣進太妃。鏡奩鈿合還夫婿。此時同產更無人。寧德來朝笑語真。憂及四方宵旰甚。自家兄妹話艱辛。明年鐵騎燒宮闕。君後倉皇相訣絕。仙人樓上看灰飛。織女橋邊聽流血。慷慨難從鞏公死。亂離怕與劉郎別。扶攜夫婦出兵間。改朔移朝至今活。粉碓脂田縣吏收。妝樓舞閣豪家奪。曾見天街羨璧人。今朝破帽迎風雪。賣珠易米反柴門。貴主淒涼向誰説。苦憶先皇涕漪漣。長平嬌小最堪憐。青萍血碧他生果。紫玉魂歸異代緣。盡嘆周郎曾入選。俄驚秦女遽登仙。青青寒食東風柳。彰義門邊冷墓田。昨夜西窗仍夢見。樂安小妹重歡宴。先後傳呼喚捲簾。貴妃笑折櫻桃倦。玉階露冷出宮門。御溝春水流花片。花落回頭往事非。更殘燈灺淚沾衣。休言傅粉何平叔。莫見焚香衞少兒。何處笙歌臨大道。誰家陵墓對斜暉。只看天上瓊樓夜。烏鵲年年他自飛。”
  • 5.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  .國學導航.2012-10-11[引用日期2014-02-07]
  • 6.    《明神宗實錄》萬曆三十八年三月十七日○癸巳午時 皇太子第六女生
  • 7.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十七》 :順治二年六月……乙亥……給故明寧德長公主徽研、駙馬劉有福銀百兩、地二百晌,以資贍養。
  • 8.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一》 :順治十四年八月……辛卯……內大臣伯索尼等奏言:“遵諭察審刑獄,有正法叛犯劉有福妻朱氏,系故明泰昌帝女,應免入官,交禮部與故明妃嬪一體贍養,從之。”
  • 9.    《光宗貞皇帝實錄·卷七》 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諭禮部,選侍傅氏,侍朕勤敏,効勞有年,曾誕育皇第六女、皇第七女,著封妃其擬號以聞。
  • 10.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一》 :順治十四年八月……辛卯……內大臣伯索尼等奏言:“遵諭察審刑獄,有正法叛犯劉有福妻朱氏,系故明泰昌帝女,應免入官,交禮部與故明妃嬪一體贍養,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