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宣杭高速公路

鎖定
寧宣杭高速公路是安徽省高速公路規劃網“四縱八橫”中“縱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宣城市境內分狸橋至宣城、宣城至寧國和寧國至千秋關三段,總里程120公里,起自宣城市雙橋東大徐村,與在建的銅南宣高速公路和已通車的宣廣高速公路相接,終點與臨(安)千高速公路相接,總投資為75.8億元。
中文名
寧宣杭高速公路
類    型
高速公路
開工時間
2009年
竣工時間
2015年

寧宣杭高速公路建設歷程

宣城至寧國和寧國至千秋關分別與2009年和2010年動工開建。2013年底宣城-寧國段建成通車。寧國至千秋關段也最遲在2015年底竣工通車。皖通高速2017年12月29日晚間披露,由公司投資建設的寧宣杭高速公路三期工程狸橋至宣城段高速公路已於近日通過交工驗收。狸宣高速公路全長30.6公里,雙向4車道,狸橋段至丁店樞紐互通將於2017年12月30日正式通車,該段全長27.1公里,設狸橋收費站和南漪湖服務區。狸宣高速公路皖蘇狸橋主線段至狸橋段3.5公里,因江蘇段尚未建成,所以本次暫未開通運營。
2022年9月9日,寧宣杭高速公路江蘇段(高淳至宣城)提前完成建設通過驗收,於9月10日0時正式通車。 [1] 

寧宣杭高速公路財富之路

這是一條處處機遇的財富之路。宣城於2010年被列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翼,是安徽省近年來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城市之一。
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在全市加大承接力度,力爭跨越崛起,寧宣杭高速公路連接蘇南、浙北這兩個全國經濟先發地域的動脈,帶來的經濟意義十分明顯。
通車後,皖南地區將多了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出省通道,對於進一步增強宣城乃至整個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聯繫、促進產業轉移、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都具有重要意義。

寧宣杭高速公路生態之路

這是一條鋪滿綠意的生態之路。宣城市林地面積佔總面積近60%,森林覆蓋率近56%,全年二級以上空氣指數天氣達360天以上,是安徽省三個單元生態環境狀況最優城市之一。
寧宣杭高速公路一進入宣城,就到了景色怡人的南漪湖畔。南漪湖總面積189平方公里,盛水期湖面達32萬畝,是皖南第一大湖泊,魚美蟹肥,物產豐饒,宣城十景中就有“南湖落雁”一景。向南行駛,穿越宣城市區,就到了寧國境內。
寧國是安徽省長江流域首個通過國家環保部生態評估的縣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4.2%,寧宣杭高速公路貫穿寧國全境,一路青山碧水,直抵天目山脈,在千秋關與臨千高速對接。天目山盛產山核桃寧國山核桃是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粒大殼薄、仁肉飽滿,是旅遊途中解悶的佳品。

寧宣杭高速公路人文之路

這是一條深厚積澱的人文之路。在寧宣杭高速公路上,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旅遊名鎮水東鎮。該鎮依山傍水、古蹟眾多,除了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老街外,還有晉朝古寺紅廟、唐代古剎寧東寺、宋代花戲樓、明朝的百步三道橋、清代的聖母教堂等等。
在寧宣杭高速的終點千秋關,崇山高聳,峽谷幽深,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五代時後梁與吳越曾大戰於此,南宋置戍,以衞南宋都城杭州,始名千秋關。
在這裏聚居的畲族百姓,鑿石造田,勤勞耕作,成為民族文化一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