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夏小曲

鎖定
寧夏小曲,民間俗稱“寧夏説書”,又稱“寧夏小調”,一度盛行於寧北地區,是一種傳統説唱藝術。在歷史方誌上無文字記載,因此形成年代不詳。
寧夏小曲演唱時根據演唱的故事情節,二人分角色對唱,形成了一定的逗哏與捧哏關係,這一點和相聲非常類似;若一人演唱,則由一人手持三絃自彈自唱。唱腔音樂為曲牌體,唱腔結構為單出反覆;唱詞格式有七字句式的齊言體,也有長短句式的雜言體。
寧夏小曲是寧夏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形式,其題材甚是豐富,內容相當充實,生動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情景。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中文名
寧夏小曲
批准時間
2014年11月11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Ⅴ-126
遺產類型
曲藝
代表人物
張玉貴、夏花花
經典劇目
《下四川》《探情郎》等
流行地區
寧夏北部地區
始興年代
清代
曲藝別名
寧夏説書、寧夏小調

寧夏小曲歷史沿革

寧夏小曲曲藝起源

清末寧夏小曲表演 清末寧夏小曲表演
寧夏小曲在歷史方誌上無文字記載,因此形成年代不詳。如果追根溯源的話,有學者認為小曲的源頭產生於明代,但是已經無從考證。據老一輩小曲藝人口述,清朝寧夏境內已有小曲藝人活動,道光七年(1827)陝西漢中一帶遣早災,漢中一帶的腳户逃難東遷,逃到了銀川,中寧,平羅等地,帶去了一系列陝西民間小曲,豐富了寧夏當地的小曲曲調。道光十一年(1831),在寧夏鹽池境內有甘肅民勤小曲“胡家班”賣藝演唱:道光十二年(1832),有蘭州賣唱藝人“伊不郎子”帶領其表姐,妹妹在銀川街頭演唱《下四川》《探情郎》等曲目。這時期很多小由藝人在演唱時,吸收了許多陝西、甘肅小曲的曲調、曲牌及表演形式,並融入到自己的演唱中,使得寧夏當地小曲的曲調和表演得到豐富發展,至此,寧夏小曲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的雛形誕生。
寧夏小曲的正式誕生,要追湖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晚清時期。咸豐年間,由於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場,要更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而後的清廷面對內憂外患的窘迫,朝廷一些地主階級的開明官員已經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隨之友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此展開。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為代表的官員在中國各地建立起了最早的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使得中國近代工業化由此誕生。洋務企業的發展誘導了民族工業的誕生。民族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市民階層和市井文化的發展和壯大,在咸豐年間的寧夏,小曲藝人郭儉,領着妹妹雪花在銀川、水寧一帶沿街賣唱,演唱曲目有《鬧書館》《害相思》等。同治年間,小曲藝人王蘭花在吳忠、中寧、中衞等地沿街賣唱。 [1] 

寧夏小曲發展情況

寧夏小曲現代表演
寧夏小曲現代表演(8張)
光緒年間,寧夏小曲的表演形式由此莫定。此時期,寧夏境內的小曲藝人濟濟一堂。如水寧的王葫蘆子、週二毛,靈武的鄭麻子,石嘴山的鄧虎子等。這時期的藝人各有算號,江湖氣濃厚。每到逢年過節,他們便走街串巷,沿街賣唱。
清朝末年,由於甲午海戰北浄水師的慘敗,宣告了中國近代化起步的“洋務運動”被迫終止。《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程度更加深入隨之帝國主義開始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國家危亡之際,一大批仁人志士通過不同的思想主張奔走於救國救民,上下求索。寧夏雖然地處西北,但是也在清末“西學東漸”潛移默化的大趨勢影響下,社會生活和民眾思想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此時期,寧夏小曲女藝人季春紅較為有名,演唱曲目有《書房巧遇》《寡婦上墳》,還改編演唱了《二姐妹做夢》《打櫻桃》等。一時間很多曲藝的職業班社如雨後春筍般建立,還出現了演唱小曲的場所,如銀川的“兩湖會館”等。清宣統初年(1909)隨着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實行,寧夏地區民眾的思想大大得到解放,由傳統保守走向近代開放,此時期女藝人“淡淡紅”和侄女譚香香在街頭賣唱,言情世俗的小曲也應運而生,如《情哥你快來》《撿柴》《鬧書館》等。
民國初年,各地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清末民初的寧夏由軍閥馬鴻逵割據,對外進行兼併戰爭,對內鎮壓人民羣眾。此時,小曲藝人龐增壽與其妹在銀川市及周邊農村演唱小曲《小羔放羊》《賣油郎》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寧夏小曲藝人王有在鹽池等地賣唱,他演唱的主要曲目有《風攪雪》《父子攬工》等。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解放了鹽池,建立了陝甘寧邊區,王有看到紅軍是一支紀律嚴明,所作所為全是為了百姓的隊伍,非常感動。於是連夜編寫出《紅軍打屈縣長》,用【説書調】在鹽池縣城傳唱,1942年區大生產運動開始,黨號召邊區羣眾“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並獎勵勞動模範,當時的王有根據勞動英雄王科收到毛主席的熱情接見這件事,編唱了《勞動英雄王科》。1936年至1947年間,王有創作的新曲目《紅軍打屈縣長》《紅軍打花馬池》《父想子能》等。這些曲目反映了農民的思想感情,道出了農民的疾苦和歡樂,是傳統的寧夏小曲和當時的時代風雲相互激盪的產物。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寧夏小曲藝人張有貴、夏花花活躍在銀川的街頭巷尾等。演唱的曲目有《十里亭》《三字分家》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文化藝術領域,毛澤東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促進了建國初期傳統藝術的發展,寧夏小曲藝人地位得到很大改善。1950年寧夏小曲藝人張玉貴成為“註冊藝人”,寧夏省民教館定期發給生活費,並安排其演出。1954年在甘肅省舉辦第一屆民間文藝匯演時,就在這個時候,寧夏小曲首次被搬上舞台。張玉貴當時代表銀川參加西北五省的文藝匯演演出並獲得了很高榮譽。1958年,寧夏文藝工作者根據寧夏小曲裏的坐唱表演形式挖掘出了一個新的獨立曲種“寧夏坐唱”。此後,傳統的寧夏小曲表演只在民間自然流傳。“文化大革命”中,寧夏坐唱在專業和業餘舞台均一度銷聲匿跡,很多藝人遭到批鬥。寧夏境內包括寧夏小曲在內的很多傳統曲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1] 

寧夏小曲藝術特點

寧夏小曲演唱形式

寧夏小曲演唱時根據演唱的故事情節,二人分角色對唱,形成了一定的逗哏與捧哏關係,這一點和相聲非常類似,其表演形式為:主唱者彈奏三絃演唱,副唱者手持漁鼓和撞鈴與主唱配合對唱。若是舞台表演,伴舞者以快板配村,在表演中以唱腔為基礎,融合器樂伴奏,歌唱與器樂相得益彰。若是民間表演,兩人演唱時,主唱者仍是手持三絃,副唱者手持板胡或梆子在一旁幫腔即可;若一人演唱,則由一人手持三絃自彈自唱。 [1] 

寧夏小曲曲調特點

寧夏小曲在曲調名稱方面尚缺規範,同一曲調名下常有幾種不同曲調旋律的情形,主要原因是曲調常與曲目同名之故。常見的是不同的演員演唱同一曲目時用的並非同一曲調,但均被冠以與曲目相同的名稱;也有同一演員在演唱一個曲目時,有時用的是不同的曲調,但這不同的曲調也常用一個曲目名稱冠名。為此在同一曲調名目下,常常會有多種句式不同、旋律各異的曲調。其節奏以2/4拍為主,較為常見的有4/4拍、3/4拍,6/8拍也有,但少用寧夏小曲屬於民族民間音樂,以常見的五聲調式為主,但也存在七聲音階。微、羽調式也常常出現在小曲裏。常用曲調有【長工調】、【放羊調】、【放風箏調】、【拉駱駝調】、【小白菜調】、【扁豆開花調】、【茱莉花調】、【太平年調】、【五更調】、【割韭菜調】、【蓮花落調】、【尼姑思凡調】和【走西口調】等數十個。 [1] 

寧夏小曲襯詞襯字

寧夏小曲裏經常會見到大量的襯詞或襯字。這點和花兒很相似,如:“哋呀”、“哎喲”、“臘梅花子香”等。又如《吆騾子》裏的襯詞:“二郎咦爾呦”這樣完全加強了歌曲的渲染力,很容易讓演唱在演唱歌曲時達到寓情於歌,以情帶聲的身臨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豐富了歌曲本身的表現能力,増強了歌曲的豐富意境。使得寧夏小曲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更容易走進下層百姓的心窩,這種“接地氣”的村詞特點一直被沿用。 [1] 

寧夏小曲語言特點

寧夏小曲的曲本語言極具特色,主要以銀川方言(蘭銀官話)為主要語言演唱。銀川方言的聲母總共23個,韻母總共33個,而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韻母一共39個。銀川方言的聲調往往只有三個聲調,在單念時分別為陰平、陽平、去聲。此外,銀川方言在與漢語普通話相比之間,出現“子”、“頭”等綴詞非常普追,如“城樓”念為“城門樓子”、“山腳”念為“山根根子”、“老實人”念為“老實頭子”等。在小曲曲本中,由於獨具地方特色的方言綴詞,使得整個曲本內容豐富生動,人物形象更為鮮明,更容易接近大眾,突出地域特色,突出民間特徵。 [1] 

寧夏小曲唱腔特點

寧夏小曲在唱腔特點上,大致與陝西民歌和“花兒”一致。同樣採用“尖音唱腔”、“倉音唱腔”和“尖倉結合”三種唱腔。尖音唱法,即高音唱法,就是所謂的假聲,特點頭腔共鳴居多,聲音尖利細膩;倉音唱法,即真聲唱法,與尖音唱法相反,主要靠胸腔呼吸,吐字清斷,聲音渾厚有力。由於寧夏小曲作品的基本音域很狹窄,沒有像“花兒”那樣的高亢嘹亮,致使眾多小曲藝人在演唱時,以倉音唱法為主,隨着小曲段子的情緒起伏,略加尖音。這就使寧夏小曲作品在曲目表現上剛柔並濟,虛實結合;在故事編排與表演方面,恰到好處,讓觀者意猶未盡。在處理故事情節方面,“尖倉結合”一氣呵成,使整個小曲作品的處理渾然天成,真假聲的運用自如,讓寧夏小曲唱腔更為婉轉、圓潤。 [1] 

寧夏小曲經典曲目

寧夏小曲的傳統劇目有《下四川》《探情郎》《鬧書館》《害相思》《書房巧遇》《寡婦上墳》《二姐妹做夢》《打櫻桃》《情哥你快來》《撿柴》《鬧書館》等。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寧夏小曲的曲目己經十分豐富,其內容有反映現實鬥爭的,如《孫殿英打寧夏》《抓兵小調》《抓匪小調》《孫建功帶兵》《楊老爺領兵》等;有反映男女青年情意纏綿、悲歡離合、渴望美好生活的,如《送情郎》《山伯訪友》《繡荷包》《阿里和她的白鴿子》《朱學生和楊學生》《梅香女》《劉小姐》等;有反映農村婦女的生活,尤其是婦女悲慘命運的,如《煙花女》《妓女自嘆》等。 [1] 

寧夏小曲流行地區

寧夏小曲流行於寧夏銀川、永寧、賀蘭、中寧、同心、平羅、惠農等地。 [1] 

寧夏小曲傳承保護

寧夏小曲流傳現狀

寧夏小曲的流傳情況並不樂觀,在中國大多的優秀傳統文化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在中國,除了晚清出生,民國賣藝,建國後登上舞台的張玉貴老先生,還有改革開放以來出名的寧夏小曲坐唱第一人徐明智之後可以説寧夏小曲沒有幾個人來傳承演唱的。並且寧夏小曲演變的坐唱和根據寧夏小曲創作的歌曲早已不再是最初的那種形態,從演唱發聲到技巧進行了太多的改良,加上中國沒有兒個人研究寧夏曲藝以及寧夏小曲這類民間音樂形式,相關研究少之又少,這一音樂形式面臨被時代所拋奔的危險。 [1] 

寧夏小曲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寧夏民間説唱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寧夏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比如組織非遺保護專幹進行詳細調查,建立寧夏民間説唱資料檔案;不斷加強對傳統曲目的研究發掘,同時鼓勵藝人創造新的曲目並推向舞台;加強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關注寧夏民間説唱藝術的發展等。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寧夏民間説唱的傳承發展有了一定的改觀。 [2] 
2016年,在文化部對瀕危項目的搶救與保護中,在銀川市文化新聞出版廠電局的安排部署下,銀川市非遺保護中心(現為銀川市文化藝術館)開展了寧夏小曲的專題培訓傳承工作。
2017年,在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寧夏小曲傳習所內,小曲藝人徐明智老師正式開始免費公益性面向民眾教唱寧夏小曲。這標誌着寧夏小曲這一傳統藝術形式,正在當前新的時期下,面向廣大羣眾普及與傳承。 [1] 

寧夏小曲傳承人物

傳承人物
傳承人物(2張)
張玉貴,光緒十二年(1886)出生,男,漢族,寧夏銀川大新鎮塔橋村人,寧夏小曲演員。他自小嗓子條件好,又非常喜歡唱,就跟隨燈影戲班伴唱。新中國成立後,寧夏曲藝藝人走上了舞台,用新的唱詞宣傳黨的政策和歌頌英雄模範人物,張玉貴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藝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自治區文化部門發現了張玉貴的演唱才華,很重視他的演唱活動,他開始代表寧夏參加全國的比賽。1954年,在甘肅省舉辦的第一屆民間藝人會演大會上,張玉貴代表銀川專區參加演唱的銀川小曲《害相思》;1956年,張玉貴又參加了在蘭州舉行的陝甘寧五省區民間藝人會演,他演唱的《風攪雪》獲得“藝人獎”。
夏花花,原名楊金花,漢族,水寧縣勝利鄉東魏村人。因為她乳名叫“花花”,又雙目失明,於是後來人們就都叫她“瞎花花”。新中國成立後,寧夏曲藝藝人走上了舞台,用新的唱詞宣傳黨的政策和歌頌英雄模範人物,夏花花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藝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整理她的生平與民歌資料時,為尊重她,改稱“夏花花”,意思是守夏的一枝藝術之花。 [3] 

寧夏小曲入選非遺

2014年11月11日,寧夏小曲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2019年11月,寧夏小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5]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評估合格,銀川市文化藝術館(銀川市羣眾藝術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寧夏小曲曲藝價值

寧夏小曲是寧夏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形式,其題材甚是豐富,內容相當充實,生動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情景。勤勞樸實,民風質樸的寧夏人民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而寧夏小曲無疑是根植於民族沃土,發源於民間生活的傳統藝術。是寧夏音樂創作的源泉,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 [1] 
寧夏小曲對於寧夏民歌,寧夏曲藝坐唱,起到了一定的延伸、變化、發展作用,特別是在寧夏坐唱中表現的更為明顯,寧夏坐唱的大量曲調,來自於寧夏小曲,比如寧夏小曲的《繡花女》在寧夏坐唱的音樂曲調方面,都有小曲的旋律線條。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