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實驗現場

鎖定
《實驗現場》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科教頻道一檔欄目,別名《原來如此》(原名)。
中文名
實驗現場
別    名
原來如此(原名)
類    型
外景科普節目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
播出頻道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
網絡播放平台
央視網
播出狀態
播出中
每集時長
40 分鐘
重播時間
週六11:02
首    播
週日12:49 [1] 

實驗現場節目介紹

節目播出
節目播出(7張)
《實驗現場》為外景科普節目,採用主持人和科學顧問共同設計並進行科學實驗的形式,來解讀大眾關心的熱點話題,説明現象背後藴含的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破除偽科學。節目創作秉持的理念是“科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學實驗是這個節目的表現形式和基本結構,節目圍繞多組精心設計的對比實驗來展開內容敍事。通過分析現象,確定問題,實施實驗,在廣大受眾頭腦中建立起對問題判讀的科學方法。 [1] 

實驗現場節目列表

實驗現場緊急制動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正在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它能否讓駕駛變得更加安全?本期我們將用實驗為您揭曉答案。 [2] 

實驗現場奇材妙用

兩種新材料,一種是採用超長納米線材料製成的耐火紙,可以像普通紙一樣寫字打印,卻可以做到不怕火燒。節目中用普通的酒精燈、一千多攝氏度的丁烷噴槍分別進行測試,以驗證這種耐火紙的耐火性能。而另一種新材料,柔軟如泥可以任意揉捏,卻可以在突然而至的重力下,變身堅硬的盾牌,保護裏面的物品不被破壞。節目中採用高空拋擲、暴力打擊、急速穿刺等方式,對它進行測試。 [3] 

實驗現場創新記

本期實驗現場帶來了兩個項目。一個是來自南京市的發明人張春發明了適合户外飛行的長時滯空紙飛機滑翔翼和一種彈射紙飛機“快樂號”。另一個是來自陳衞民團隊的安全帶防墜落平安環,當工人攀登腳釘式杆塔時,一旦失去手、腳支撐點時,平安環能確保人體不會墜落。 [4] 

實驗現場破切先鋒

經常開車的人,難免會遇到雨天道路積水的狀況,一旦水量過大,車輛被水包圍而無法脱身的時候,我們就迫切需要一種工具,可以幫助車裏人實現水下脱困。海上作業船隻經常會碰到船的螺旋槳被雜物纏繞,輕則船隻不能前進,重則燒壞發動機。本期將現場實驗如何進行水下破窗和水下切割。 [5] 

實驗現場超級搭檔

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超級材料這些曾經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科技正在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本期節目中,主持人將向乒乓球智能機器人發起挑戰。同時,還會尋找新型材料製作動力電池,通過實驗對它的續航能力進行終極檢驗。 [6] 

實驗現場避撞實驗

汽車智能防撞系統可通過特殊的信號發射及接收裝置完成對前方障礙物的探測從而實現自動減速、報警及制動,有效保護人員和車輛的安全。另一種結合了激光和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複合應用的自動剎車系統能夠準確排除干擾,精確識別判斷出車輛前方各種目標物,減少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在不同環境下,通過不同車速、路況乃至車型的變化,並設置固定及移動的目標障礙物,以及不同人員駕駛等各種驗證手段,通過實驗,對這兩種保護車輛安全行駛的防撞制動系統進行終極檢驗。 [7]  [16] 

實驗現場聚光實驗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不斷嘗試各種高效採集太陽能的方式。而今天,在中國甘肅省的敦煌地區中國的工程師找到了一種高效捕獲太陽能的方法。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亞洲目前最大的光熱電站。當每天第一縷陽光出現,巨大的鏡場就在捕獲太陽能並把它轉化為電能。那麼,這裏究竟隱藏着怎樣的奧秘? [8] 

實驗現場膨脹實驗

炸藥爆破,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工程技術。但在一些炸藥爆破不適用的特殊場景,就需要新型的爆破技術來彌補它的短板了。本期節目就為大家介紹兩種新型的爆破技術:破碎劑膨脹切割方法和水力膨脹裂切方法。 [9] 

實驗現場越障實驗

來自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的方力頻團隊,在履帶車輛、變速箱設計方面多有建樹。為了更好地應對搶險救災中可能出現的坡地、溝壑、斷崖、泥潭等多種複雜地形,他們研究後認為,一種鉸接式履帶車很有繼續開發的潛力。這種車有前後兩節,依靠中央鉸接體的左右扭動可以轉向。既然可以左右扭動轉向,那麼能不能同時實現上下俯仰,從而增強車輛的越障能力呢?而實現這一設想的關鍵就是液壓裝置。 [10] 

實驗現場抓舉實驗

京張高鐵不僅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線。在實際的施工中,京張高鐵的建設者要面臨的一大難題是京張高鐵途經的地區不僅是京津風沙源之一,而且處在高寒地區。複雜的環境因素對沿線的設備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將安裝鋼柱時對鍍鋅層的損傷程度降到最低呢?今天我們找到了一種供電鋼柱無傷安裝的方法,工程師劉桐將帶我們測試。 [11] 

實驗現場識別實驗

來自重慶的李夏峯團隊研發的動態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運用深度神經網絡技術,解決了傳統人臉識別動態無感知的問題,節目通過人臉被遮擋、弱光環境下等對比實驗,用數據來證明這套動態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合理性。上海交通大學的田園、朱繼研發的菜品識別自動計價系統,運用了分層多標籤細粒度圖像識別算法技術,解決了快速準確識別海量圖片的問題。節目通過大量菜品識別對比實驗,用數據來證明菜品識別自動計價系統的速度、精準度高於人工。 [12] 

實驗現場滅火實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空間的建築物非常常見,由於這些建築物的空間大、空氣充足、可燃物多,一旦發生火災,短時間內就會迅速蔓延。如果大空間的建築內發生火情,如何才能在第一時間採取有效的方法撲救呢?熱成像探測火源系統研發工程師張海軍進行了一個紅外熱成像系統識別火源實驗的項目,實驗結束,紅外熱成像系統成功識別出了火源。 [13] 

實驗現場除冰實驗

冰雪路面的除冰問題一直困擾着大家的出行,節目組將在雪壓實路面、鄉村結冰路面、城市結冰交通路面設置多重除冰實驗,以進行機械除冰和人工除冰的多輪對比實驗,驗證利用液壓懸掛裝置,配合優化的破冰道具,能有效破碎多數結冰路面。 [14] 

實驗現場運載實驗

本期將進行火車頭與牽引車的牽引力對比實驗,一組應急橋樑的架設、撤收和通載實驗。牽引車能夠代替火車頭進行變線牽引嗎?應急橋樑能夠完成應急救援嗎? [15] 

實驗現場掘進實驗

本期將進行一場鬆土器與破碎錘的對比實驗。通過實驗,看推土機的牽引力,如何轉化為鬆土器的破碎力,並對不同岩石進行切割。節目組通過不同地面環境進行越障、山路作業的實驗,驗證了物理式底盤裝置在面對複雜地形環境時,通過改變車體形態應對的能力。 [17] 

實驗現場制動實驗

大量的交通事故案例表明,人類的駕駛行為並非完全安全可靠,隨着科技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向駕駛領域滲透,模擬人類駕駛行為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應運而生。在本期節目中,主持人將模擬道路上常出現的固定障礙、追尾等情況,通過實驗對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進行終極檢驗。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