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察隅蕁麻

鎖定
察隅蕁麻(學名:Urtica zayuensis C. J. Chen)是雙子葉植物綱蕁麻目蕁麻科蕁麻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莖高達1.5米,四稜形,密生粗毛,疏生小刺毛,有分枝。分佈於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24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常綠闊葉林下溝谷草叢中或山坡農田邊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察隅蕁麻
拉丁學名
Urtica zayuensis C. J. Che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蕁麻目
蕁麻科
蕁麻族
蕁麻屬
分佈區域
中國西藏東南部;印度北部
喜馬拉雅蕁麻組

察隅蕁麻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高達1.5米,四稜形,密生粗毛,疏生小刺毛,有分枝。葉膜質,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長8-22釐米,寬5-17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具細重牙齒,上面干時帶黑色,疏生小刺毛和糙毛,下面深灰色,密生短柔毛(幼時被短絨毛)和在脈上生很稀疏的小刺毛,鍾乳體細點狀,在上面較明顯,基出脈5條,下部一對較短而細,上部一對伸達中部邊緣,側脈3-6對;葉柄長2-12釐米,密生粗毛和稀疏的小刺毛;托葉每節2枚,在葉柄間合生,草質,寬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7-12毫米,先端鈍圓,具8條縱肋,背面密生短柔毛。
察隅蕁麻線稿圖 察隅蕁麻線稿圖
花序雌雄同株,雄的生莖的下部,雌的生莖的上部,成對腋生,近穗狀或圓錐狀,具少而短的分枝,長達7釐米,序軸有短柔毛。雄花近無梗,在芽時徑約1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裂片橢圓形,外面疏生微糙毛;退化雌蕊碟狀;雌花近無梗,花被片內面的二枚圓卵形,外面的二枚極小,長及內面的約1/4,外面被微糙毛。瘦果圓卵形,扁,長約0.8毫米,表面光滑。花期6-7月,果期7-9月。 [1-2] 

察隅蕁麻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00-2400米常綠闊葉林下溝谷草叢中或山坡農田邊草地。 [1] 

察隅蕁麻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印度北部也有。 [1] 

察隅蕁麻物種區別

該種與滇藏蕁麻近似,但葉膜質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邊緣有密而細的重鋸齒,莖密生粗毛,葉背面密生短柔毛,花序近穗狀,明顯不同。H. A.Weddell和J. D. Hooker都曾把本種植物誤作U. parvif lora Roxb,而W. Roxburgh的種(U. ardens Link)葉草質或薄紙質,葉邊緣具牙齒或不明顯的重牙齒,莖葉除刺毛外僅疏生微粗毛,花序圓錐狀等明顯不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