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

鎖定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作者:劉曉燕,出版社: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主要內容包括嚴寒地區土壤熱特性及温度場的研究成果,熱油管道修復過程中開挖不停輸、開挖停輸及再啓動工況的熱力水力計算模型等。 [1] 
中文名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
作    者
劉曉燕
出版社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12月1日
頁    數
142 頁
定    價
38.00
ISBN
9787811331585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內容簡介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依據大量科研成果撰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嚴寒地區土壤熱特性及温度場的研究成果,熱油管道修復過程中開挖不停輸、開挖停輸及再啓動工況的熱力水力計算模型,安全停輸時間及最大開挖長度的計算方法,“熱油管道在役修復非穩態計算軟件”及工程實例,可為熱油管道安全修復提供技術指導。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作者簡介

劉曉燕教授
劉曉燕教授,博士,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熱能工程學科帶頭人,大慶石油學院教學名師,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國高校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中國能源研究會熱力學及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大慶市土木學會暖通專業委員會主任,勘察設計註冊石油天然氣工程師資格考試命題專家。主講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建築節能、油氣水多相流等課程,出版《熱工理論基礎》、《建築節能》本科教材2部。承擔“建環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土木類專業學生創新體系構建”等省級教改項目和校級教改項目多項。劉曉燕教授的學術團隊為油田及建築領域解決了大量的生產實際問題,在建築節能、絕熱技術、油氣儲運等方面科研成果顯著。近五年,劉曉燕教授在 “太陽能學報”、“工程熱物理學報”、“暖通空調”、“石油學報”、“WSEAS TRANSPORTATIONS on FLUID MECHANICS” 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EI檢索10篇,出版《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油田特高含水期不加熱集輸技術》專著2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及各類省部級等課題20餘項,獲省部級及局級科技進步獎7項,在特高含水期油氣水安全混輸及節能減排方面有突出貢獻。

寒區熱油管道修復熱力水力安全研究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熱油管道修復工藝過程
1.2 管道開挖修復研究現狀
1.3 輸油管道停輸前熱力水力研究現狀
1.4 輸油管道停輸再啓動熱力水力研究現狀
第2章 嚴寒地區土壤熱物性及土壤温度場
2.1 嚴寒地區土壤物性參數的測試
2.2 土壤自然温度場測試與分析
2.3 土壤自然温度場計算及影響因素分析
2.4 土壤自然温度場計算與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2.5 大氣温度突變對土壤温度的影響
2.6 土壤恆温層温度及深度
第3章 熱油管道熱力水力計算模型
3.1 管道正常運行的熱力水力計算
3.2 熱油管道開挖後非穩態熱力水力計算方法
3.3 熱油管道停輸非穩態熱力計算模型
3.4 啓動過程計算模型
3.5 最大開挖長度研究
3.6 埋地熱油管道油品流態判別
第4章 熱力水力數學模型的求解方法
4.1 軸向温度的求解
4.2 導熱問題的有限元格式
4.3 徑向温度的求解
4.4 徑向求解區域的網格劃分
第5章 熱油管道在役修復非穩態計算軟件
5.1 軟件運行環境
5.2 軟件功能
5.3 軟件的程序框圖
5.4 軟件各模塊顯示界面簡介
第6章 試驗研究及模型驗證
6.1 管道正常運行模擬及試驗結果對比
6.2 管道停輸再啓動模擬試驗
第7章 東部輸油管道安全在役修復分析計算實例
7.1 不開挖工況
7.2 開挖工況
7.3 允許停輸時間及一次性允許最大開挖長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