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密山市第一中學

鎖定
密山一中,是一所建校近六十年素享美譽的黑龍江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級中學,並載入《全國名校》一書。該校始建於1946年,時名“東安地區聯合中學”,是黨在東北根據地建立的早期中學。1980年躋身於黑龍江省首批重點中學行列。2005年被命名為黑龍江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佔地近10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新建一萬平方米以上教學樓和宿舍樓各一棟。學校所有教育教學硬件設施均達到省內水準。現有3200多名學生,290名教職工。
中文名
密山市第一中學
外文名
Mishan No.1 middle school
簡    稱
密山一中
創辦時間
1946年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
校    訓
教育就是服務,質量就是生命
知名校友
楊光
現任校長
趙洪禮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密山市

密山市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密山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946年,初期承擔為饒河、虎林、密山、雞西、穆稜等六縣培養急需人才的任務,名為東安地區聯合中學,簡稱東安聯中。後來幾易其名:密山縣初級中學、密山縣中學、密山縣第一中學、密山市第一中學。
1946—1950 艱苦創業
東安地區廣大人民剛剛從日寇鐵蹄下掙脱出來,便在黨的領導下創立了以短訓班為主的中等學校“東安聯中”。初創時期,經費匱乏, 設備簡陋,師生白手起家,艱苦奮鬥,逐步建立起正規教學秩序。為適應政權建設、土地改革、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需要,學生勤奮學習,苦練本領,除一部分後來升入上級學校外,大部分隨時參軍參幹,響應了祖國號召。
東安聯中創建伊始就成為培養革命和建設人才的搖籃,給她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樹立了光榮的傳統,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當年的師生如今多數功勳卓著,譽滿鄉里,他們既償了報國之志,又為母校爭得了光榮。
1951—1966 蓬勃發展
在這一階段裏,由於黨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學校體制幾經調整,領導班子不斷加強,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充實,學校規模越來越大,學校設備越來越好。密山一中沿着教學正規化道路蓬勃發展。一九五一年夏,學校成為包含初中部、高中部、師範部的完全中學。一九五六年,已擁有三十五個班級,學生總數達一千五百餘人。學校佔地面積曾達七萬八千平方米,教職員工總數達一百五十多人。學校圖書館藏書七萬餘冊。這一時期的校友遍佈全國各地,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67—1986 巨大變化
在十年浩劫中,學校也蒙受了深重災難,整個校園幾乎變成一片廢墟。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一九八O年被確定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地市級文明單位標兵,連年評為縣先進集體標兵,多次被授於省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曾代表黑龍江省中學出席過全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全省三十三所重點中學查比中榮獲第一名。省教育廳曾在學校召開重點中學論文經驗交流會。在《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引下,堅持“三個面向”,積極慎重地進行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教學改革,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質量。
1987-2021 深化改革
一九八七年-是學校深化改革二十年。在這二十年裏,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按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密山市深化教育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狠抓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培養學生興趣特長;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各項工作更加規範化;進一步增強改革意識,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使學校教育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大力提高教師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出學校特色,更好地發揮了重點中學的示範作用和輻射作用。學校先後被授予牡丹江市普通高級中學標兵、雞西市教育先進單位標兵、省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全國羣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等稱號。
2003年,又榮獲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與模式實驗研究優秀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近幾年來,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新世紀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全校師生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正豪情滿懷,勵精圖治,努力把密山一中辦成管理一流、設備、質量一流的示範高級中學,為密山學子提供優質的高中教育。 [1] 

密山市第一中學辦學規模

密山市第一中學硬件設施

在校生3200多人。學校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 萬平方米。其中,教學樓1萬平方米,內設51個標準教室;實驗樓5700平方米,內設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實驗室及語音室、微機室、多功能電教館等。師生閲覽室訂有各種書刊百餘種,圖書館新購圖書3萬餘冊。學校的各功能用室和辦學條件基本上達到了國頒標準。
在幾代勵精圖治、鋭意思進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全校教職工敬業愛崗,團結奮進,各項工作步入了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並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針對新時期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學校制定了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長期規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學校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着眼發展、全面提高”這一教育總體目標,根據入學成績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實施分層次教學,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抓住高中課程改革這一契機,積極開展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性學習、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教研工作,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和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體系。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多方籌措資金建立校園網,為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構築全新的教學平台。學校以教育科研為依託,實施科研促教、科研興校的長遠戰略,構建了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網絡,兩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四項省級立項科研課題的研究正在順利進行。學校十分注重師德師風建設,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實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了教師工作量化考核評價體系,促進了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

密山市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職工290多人,其中高級教師55人,一級教師81人。

密山市第一中學辦學成果

密山市第一中學歷史成績

高質量的教育環境必然培育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建校以來,密山一中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上萬名合格學生,許多人成為國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其它戰線上的中堅力量。學校高考升學人數逐年攀升,一批批優秀畢業生被國家重點院校錄取。
2011年,張 越,復旦大學;
2013年,馮德寧,清華大學;
管 理,外交學院;
2015年,郝振興,獲得北京大學和航空大學雙學位,是學校建校以來首位獲得雙學籍雙學位學生
2015年,高考二本上線(不含藝體)達到820人,創歷史新高。
2019年,竇祥龍,清華大學
2020年,張知晗,北京大學
2020年,單宇航,清華大學
2020年,蔣榕澤,李欣,李燕,復旦大學
2020年,宋瑩,盧鑫姣,浙江大學
2020年,趙紀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20年,孫文,哈爾濱工業大學
2020年,閆冰,李仁麒,天津大學
2020年,蘇昶寬,電子科技大學
2020年,慄守瑩,西南政法大學
2020年,董曉,韓佳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密山市第一中學所獲榮譽

密山市第一中學 密山市第一中學
經過半個多世紀艱苦創業的風雨歷程,學校以其歷史久遠、辦學聲譽鵲起而名重一方。曾湧現出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教育專家、勞動模範、優秀教師8人,省級優秀教師、勞動模範12人,特級教師4人,省地級以上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和新秀30餘人。1981年,學校曾作為全省中學代表出席全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983年,在全省重點中學查比中榮登榜首。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連續授予多項殊榮: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教書育人先進集體、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牡丹江市高級中學標兵、雞西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標兵,全國羣眾體育活動先進集體。2003年,又榮獲黑龍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黑龍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與模式實驗研究優秀實驗學校、雞西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標兵、密山市先進學校標兵等榮譽稱號。 2005年列為省級示範性高中。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2] 
2021年4月28日,復旦大學授予密山一中“優質生源中學”的榮譽稱號。 [3] 

密山市第一中學學校領導

領導人
第一任校長,楊光,得到毛主席題字。
2013年,校長,周君。
2016年,校長,趙洪禮。
副校長,翟玉友,焉明,劉巖,李新明,張書奇,校長助理楊明春。
辦公室主任,劉莉
學工處主任,鄒雲龍
科研室主任,付慶國
教務處主任,周顯恩
後勤主任,於春生
學年領導
2012-2013學年度
高一,校長李新明,教學主任孫春偉,德育主任萬 新
高二,校長翟玉友,教學主任陳友昌,德育主任呂玉明
高三,校長劉 巖,教學主任周林海,德育主任張淑豔
2014-2015學年度
高一,校長劉 巖,教學主任周林海,德育主任張淑豔
高二,校長李新明,教學主任孫春偉,德育主任萬 新
高三,校長翟玉友,教學主任陳友昌,德育主任呂玉明
2015-2016學年度
高一,校長翟玉友,教學主任陳友昌,德育主任呂玉明
高二,校長劉 巖,教學主任周林海,德育主任張淑豔
高三,校長李新明,教學主任孫春偉,德育主任萬 新

密山市第一中學地理位置

地址: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學府路63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