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容亞美

鎖定
容亞美,女,黎族,1955年6月出生,海南樂東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 
中文名
容亞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黎族
籍    貫
海南樂東
出生日期
1955年6月
性    別

容亞美人物經歷

容亞美自幼年隨母親學習棉紡技藝以來,一直堅持手工棉紡製作,不斷提高和改進紡織技藝和圖案,
在海南樂東黎族自治縣千家鎮永益村,有這樣一位黎族婦女,她 [2]  能熟練地掌握黎族傳統織錦的紡、染、織、繡四大工藝,她以木棉花為原料,用腳踏式紡車紡線,用植物染料染色,用腰織機織布,手工織造出花紋精美、圖案豐富的服飾、被單、幕簾等。
她叫容亞美,2006年首屆海南省黎族織錦大賽特等獎獲得者,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她的人生故事,與絢麗多彩的黎錦相映生輝。
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民間文化歷史的“活化石”,而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後的主角,是漫漫歲月長河中傳統文化的“提燈人“,他們延伸着傳統文化從古至今的路。他們是活着的歷史精華。
永益村周邊是肥沃的農田,田野周圍是青翠的羣山。走進永益村,雞犬相聞,村道曲折,民房錯落。那些黎族孩子們看到有人進村,一個個都睜大了好奇的眼睛,拄着枴杖的黎族阿婆笑容可掬,流露出分外的熱情。
初見容亞美當時,記者陪同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姚道中、張光天夫婦到黎族地區做黎族文化調查,同行的還有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和唐玲玲伉儷。得知有客人來訪,容亞美匆忙從地裏返家,手腳上還粘着一些泥巴,年過半百、稍稍發福的她,臉上掛着憨厚的表情。
植物染色生態環保 現場演繹飛梭走線
黎族賽方言支系織錦 黎族賽方言支系織錦
賓主一番寒暄之後,應記者的請求,容亞美先後向客人們演示了紡線、染色和織布的工藝。
容亞美的紡線工具和方法很簡單,只有一根捻線棍,她將事先採摘而且去籽的棉花捲向捻線棍後,放在腿上急速地滾搓後便鬆手,捻線棍在空中旋轉時,不但將棉花紡成了棉線,還自動地將棉線捲到捻線棍上;如此這般反覆滾搓,捻線棍上的棉線也就越來越多,直至最後形成了一個厚實的棉錠。旁觀的幾位教授讚歎之餘,紛紛拿出相機拍照。
這一工藝看似簡單,其實需要熟練的技巧,否則紡出來的線粗細不勻,質量也不好。
紡完了線,下一步是給線染上需要的顏色。
在幾位教授和記者來訪前一天,容亞美已經在一個大鍋裏煮了一些木頭片子,水體呈現出紅褐色。容亞美説,這是用來染紅色的原料,那些木頭片子來自一種喬木的芯材,她叫不上這種喬木的學名,只知道在黎語裏被叫做“pan”。
容亞美把一團白色的棉線放在一個簡易的器皿當中,然後將鍋中的紅水倒入其中,過不多時,棉線開始變色。容亞美説,一兩個小時後,顏色就會變得越來越紅,那時便可以取出來晾乾或曬乾;然後再反覆浸泡染色,棉線的顏色就會越來越深,被織成布後也不容易脱色。
問到其它顏色的染料來源,容亞美也毫不吝嗇地介紹———黃色是用山上的野生黃姜搗爛後使用;黑色則用兩種分別叫做“bou fai”和“bou wen”的葉子煮水後浸泡。紅、黃、黑是黎族最喜歡的顏色,也是黎錦上常見和常用的色彩。
這種“生物染色”的環保兼生態的做法,姚道中和張光天這對來自美國的華人夫婦目睹之後,禁不住嘖嘖稱奇。假如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技術,能夠應用到染髮等更加廣泛的生活領域,也許會造福更多的人羣。
給棉線染色之後,容亞美取出一張草蓆和一套織錦的腰機,坐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飛梭走線,又是一番活生生的現場演繹。容亞美説:“我們這裏是黎族的哈方言地區,在錦上刺繡的工藝不多,也不像白沙潤方言地區的精緻,加上我現在眼睛開始老花了,繡起來動作太慢,要不然我也會繡給你們看的。”
不過,能夠目睹黎錦四大工藝中的三項操作,記者和四位教授已經覺得不枉此行了。
8歲從母學藝 樣布代代相傳
在容亞美家中,她還跟記者講起自己學習織錦的故事。
容亞美説,她的母親張雪雲當年是千家鎮一帶數一數二的織錦高手,在母親的影響下,她自小就喜歡上本民族的織錦工藝;8歲的時候,她就蹲在母親身旁習練織錦,耳濡目染之下,勤學苦練之後,容亞美在13歲時,已經可以獨立完成織錦。
當記者問到她是如何設計出黎錦精美圖案時,容亞美説:“每位黎族婦女都會從她母親那裏,繼承到一些織有各種不同圖案的布片,我母親的圖案就是從我外婆那裏得來的,然後這樣一代代傳下去;我們學習織錦全靠這些布片上的圖案,一針一線,一步一步地模仿,到最後手藝熟練了,圖案的排列、大小、長短可能會跟上一輩的不一樣,但始終都有母親她們的影子。”
容亞美還從鬥櫃裏拿出一塊樣布,上面密密麻麻地織着各種圖案,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布穀鳥,有的像螃蟹,動物、植物和人的圖紋應有盡有,不一而足。
黎族沒有文字,看來織錦工藝的傳承,除了口傳心授,就是這些“教材”一般的樣布了。
永益村一些婦女對記者説:黎族姑娘出嫁過門時,身上的衣服一般由母親親手為其織造,但容亞美不同,她的嫁衣都是自己製作,原因是她還有2個姐姐和1個妹妹,母親忙着為她們準備嫁衣,而容亞美在四姊妹中手藝是最好的,自然不用勞駕母親動手了。
黎錦定情 織就美好姻緣
容亞美有段被當地人傳為美談的愛情故事,而故事的紐帶也正是本民族的織錦。
年輕時的容亞美雖然擅長織錦,但由於皮膚黝黑,還有點胖嘟嘟的,總覺得自己是隻“醜小鴨”,十分自卑;不過,同村一位比她大2歲的男子吉亞勞,對她愛慕已久,可惜生性靦腆,不善表達愛意。
容亞美也喜歡吉亞勞,知道對方的心意後非常着急,於是搜腸刮肚想辦法反饋自己的心意,最終,她決定送一件黎錦給對方。
然而,那時候電燈還沒有進村,日常照明全靠煤油燈,為了不讓父母知道,容亞美經常是白天出去幹農活,晚上才藉着月光編織黎錦;實在沒有月光了,她才躲進屋內點燈織錦。如此大約過了2個月,容亞美的禮物完工了,那是一個織有俊美男子頭像的褡褳,吉亞勞接到禮物後,興奮不已,連連誇讚容亞美手藝好,心中的那份愛意也愈加深切了!
23歲的時候,容亞美嫁給了吉亞勞,一直以來夫妻恩愛,他們先後生了三女一男。
吉亞勞是個勤勞能幹的黎族男子,木工和竹編手藝都很不錯。“我織錦用的腰機或竹刀壞了,亞勞總是幫我重做,不用我到處找人幫忙;他總是鼓勵我把手藝教給女兒們,還有村裏那些想學織錦的年輕女孩,別讓手藝失傳。”容亞美説。
最叫容亞美開心的,恐怕是2006年參加了“海南省首屆黎族織錦大賽”,這是她第一次走出黎寨參賽,她帶去的黎錦作品和現場的織錦表演,讓參加活動的海內外客人感到耳目一新。那年,容亞美獲得了唯一的一個特等獎。
當時,容亞美的三女兒吉少強也跟母親一起參加了比賽,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説,容亞美獲得的特等獎,是她與女兒共同爭取來的榮譽。
容亞美告訴記者:自己的3個女兒,要數吉少強的悟性最高,因此,容亞美非常用心去培養三女兒,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讓織錦技藝在女兒這一代更好地傳承下去。(記者 陳耿 特約記者 孫體雄)
期待織錦工藝薪火相傳
在容亞美家採訪時,記者注意到她家的房前屋後,都種了不少1米多高的灌木,有些開出了粉紅色和淺黃色的花朵,有的正含苞待放,它們看上去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詢問之下,方知這就是黎語裏被稱為“吉貝”的海島棉,容亞美織錦的原材料正是來自它們。
保護“吉貝”還原黎錦原汁原味
“您為什麼要種棉花,為什麼不買現成的棉線?”記者問容亞美。
“我想從頭到尾地保留和延續黎錦工藝,所以必須先有材料———‘吉貝’———才行;市場上現成的棉線,質量也許更好,顏色可能更美,但織出來的黎錦已經不是原來的味道了。”容亞美如是説。
2007年4月,五指山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促進會還啓動了“吉貝”保護項目,該項目涵蓋了黎族傳統植棉、紡紗、染色、製衣四大組成部分,旨在發掘和保護黎族傳統完整的織造工藝。
該促進會秘書長董小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説過:“之所以要種植海島棉,首先是為了保護物種,以免它絕跡;其次是為保護傳統的黎錦工藝提供原汁原味的材料,讓黎族織錦工藝的紡、染、織、繡四大工藝實現連貫性。”
“吉貝”:我國最古老的木本棉花
“吉貝”在黎語中最初的含義是“木棉”的意思,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木本棉花,它是一種灌木,不同於人們經常見到的高大喬木紅棉。
資料顯示:被黎族稱為“吉貝”的海島棉,是紡制高檔和特種棉紡織品的重要原料。海島棉最初發現於美洲大西洋沿岸羣島,後傳入北美洲東南沿海島嶼,因而得名。海島棉與我國內地的草棉(草本植物)不同,二者傳入中國的時間無確切説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者要早於後者。
周偉民教授説,我國內地的草棉最早是在漢代傳入中國的,海南島黎族地區的海島棉的時間更早,這從歷史上海南島的棉紡織技術遠遠高於內地可以證實。
歷史上,勤勞聰明的黎族先人以“吉貝”為主要原材料,織造了美觀而又實用的黎錦。後來,“吉貝”又泛指黎錦。
海南大學周偉民、唐玲玲教授對容亞美用“吉貝”棉織出的“原汁原味”的黎錦很感興趣,於是當場買了一件“龍被”,準備日後送給即將開館的“海南大學博物館”。
期待黎錦工藝薪火相傳
容亞美有個心願:就是期待有更多的年輕女孩,能夠喜歡上自己民族的織錦,讓黎錦工藝得以薪火相傳。這也是容亞美母親張雪雲2002年離開人世時,一份樸實的心願。
永益村婦女掌握織錦技術,但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僅佔很小的比例,有些人還説不上能達到熟練的程度。這不是容亞美希望看到的,她認為,凡是黎族婦女,都應該學會織錦,還要傳授給下一代。
不過,還是有些事情能讓容亞美感到欣慰,那就是自己的3個女兒都從她那裏學會了織錦,而且長女和次女嫁做人婦,也沒有荒廢手藝。
傳承民族織錦工藝,容亞美先從自家做起,如果家家户户都像她這樣,黎錦的命運還需擔憂嗎?

容亞美人物貢獻

容亞美。已經掌握了一套完整的黎族傳統染紡織繡工藝,構圖從簡單的圖形發展到較複雜的圖案,且變換多樣,同時注意不斷提高成品的整體品質。2006年參加海南省首屆“華寶杯”黎族織錦大賽,獲得全省唯一的特等獎。目前,女兒吉少強正跟隨她系統學習這項傳統的紡織技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