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

鎖定
《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由著名書法家郭瀚之題寫書名。此書作為《家譜與尋根》系列圖書之一,原名《家譜答問》《家譜三百問》,是對《家譜與尋根》一書的補充和説明,後經過豐富改為《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暨《如何編修家譜》一書。該書主要是從家譜的分類和含義、有關名詞解釋、如何編修家譜、新舊家譜之對比、官職簡介、相關文史知識組成。是一部修家譜的工具書。 [1] 
中文名
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
別    名
如何編修家譜、家譜答問、家譜三百問
作    者
柳育龍
出版社
(香港)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1月1日
頁    數
493 頁
定    價
10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9881281227

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有關解釋
一、家譜的含義和分類
001.什麼是家譜
002.什麼是口傳家譜
003.什麼是結繩家譜
004.什麼是甲骨、金文譜
005.什麼是碑譜
006.什麼是布譜
007.什麼是紙譜
008.什麼是塔譜
009.什麼是電子家譜
010.什麼是玉牒
011.什麼是普通家譜
012.什麼是官修家譜
013.什麼是私人家譜
014.什麼是祠譜
015.什麼是墳譜
016.什麼是碑傳集
017.什麼是雲和神
018.什麼是古籍家譜
019.什麼是平裝家譜
020.什麼是房譜、支譜
021.家譜、族譜、家乘、宗譜的含義及區別
022.統譜和通譜的含義
023.什麼是異姓統譜
024.研究家譜的作用和意義
二、家譜有關名詞解釋
025.何謂斷頭譜
026.何謂兵燹
027.何謂散佚
028.何謂家譜漫漶
029.何謂五服
030.何謂五服制度
031何謂九族
032.何謂昭穆
033.何謂宗法
034.何謂伯仲叔季
035.何謂行第
036.何謂大宗
037.何謂小宗
038.何謂世
039.何謂代
040.何謂世源
041.何謂宗裔
042.何謂裔孫
043.何謂郡望
044.何謂名門
045.何謂望族
046.何謂世澤
047.何謂家聲
048.何謂家教
049.何謂姓、氏
050.姓與氏的異同點
051.中國有多少個姓氏
052.何謂名、字
053.何謂號
054.何謂諡號
055.何謂年號
056.何謂廟號
057.何謂尊號
058.何謂殤
059.何謂嗣
060.何謂嗣子
061.何謂乏嗣
062.何謂出嗣
063.何謂入嗣
064.何謂承祧
065.何謂兼祧
066.何謂入兼
067.何謂雙承
068.何謂出繼
069.何謂繼子
070.何謂血抱子
071.何謂由聘子
072.何謂止
073.何謂無傳
074.何謂無出
075.何謂合兆
076.何謂早卒
077.何謂流寓
078.何謂諱
079.何謂失諱
080.何謂考
081.何謂妣
082.何謂配
083.何謂娶
084.何謂聘
085.何謂字
086.何謂待字
087.何謂未
088.何謂適
089.何謂出贅
090.何謂入贅
091.何謂招贅、孀贅
092.何謂嫡
093.何謂庶
094.何謂妾
095.何謂冢子
096.何謂冢婦
097.何謂介子
098.何謂介婦
099.何謂別子
100.何謂餘子
101.何謂庶子
102.何謂庶女
103.何謂支子
104.何謂離異
105.何謂棄養
106.何謂怙恃
107.何謂始祖、開基始祖
108.何謂尋根問祖
109.何謂歸宗
110.何謂太廟
111.何謂宗廟
112.何謂宗祠
113.何謂總祠、支祠
114.何謂祠匾
115.何謂祠聯
116.何謂旗杆碣
117.何謂屏門
118.何謂進
119.何謂扇
120.何謂祠埕
121.何謂照壁
122.何謂執事牌
123.何謂神主龕
124.何謂神主牌
125.祠堂屋頂的分類
126.祠堂的結構
127.何謂譙樓
128.何謂厝
129.何謂祭祠
130.何謂晉主
131.何謂五穀
132.何謂三牲
133.何謂五味
134.何謂俎豆
135.何謂堪輿
136.何謂制誥
137.何謂碑銘墓誌
138.何謂功名石
139.何謂牌坊。
140.何謂貞節。
141.何謂守節和節婦。
142.何謂恩賚。
143.何謂封贈。
144.何謂誥命。
145.何謂例授。
146.何謂貤封。
147.何謂誥封盒。
148.何謂議敍。
149.何謂承蔭。
150.何謂恩榮。
151.何謂揀選。
152.何謂署理。
153.何謂簪纓。
154.何謂處士。
155.何謂從釋。
156.何謂從道。
157.何謂捐背。
158.何謂捐館。
159.何謂直隸。
160.何謂邑。
161.何謂郡。
162.何謂府。
163.何謂宗親。
164.何謂宗親會。
165.宗親會的形式。
166.宗親會擔負的職能是什麼。
167.宗親會的好處是什麼。
168.宗親會都有什麼組織。
169.何謂圖騰。
170.何謂姓氏圖騰。
第二部分 科舉與職官 51
一、學校
171.何謂校
172.何謂右學、左學
173.何謂庠
174.何謂序
175.何謂辟雍
176.何謂泮宮
177.何謂塾
178.何謂太學
179.何謂國子監
180.何謂鄉學
181.何謂稷下學宮
182.何謂書院
183.何謂學官
184.何謂祭酒
185.何謂博士
186.何謂司業
187.何謂學政
188.何謂教授
189.何謂助教
二、科舉
190.何謂生員
191.何謂秀才
192.何謂庠生
193.何謂童生
194.何謂廩生、增生、附生、青衣
195.何謂貢生
196.何謂歲貢、歲進士
197.何謂選貢
198.何謂恩貢
199.何謂納貢
200.何謂廕監
201.何謂例監
202.何謂優貢
203.何謂副貢
204.何謂廩貢
205.何謂增貢
206.何謂監生
207.何謂諸生
三、科第 59
208.何謂鄉試、秋闈。 90
209.何謂舉人、解元、亞元。 90
210.何謂會試、禮闈、春闈
211.何謂貢士、會元
212.何謂殿試
213.何謂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傳臚
214.何謂鼎甲、鼎元。 91
215.何謂連中三元
216.何謂金榜。 92
217.何謂同年
四、職官
218.何謂鄉飲耆賓
219.何謂壽官
220.何謂耆儒
221.何謂天官
222.何謂地官
223.何謂大司徒
224.何謂春官
225.何謂夏官
226.何謂秋官
227.何謂冬官
228.何謂大學士
229.何謂庶吉士
230.何謂六科給事中
231.何謂光祿大夫
232.何謂榮祿大夫
233.何謂資政大夫
234.何謂通奉大夫
235.何謂通議大夫
236.何謂中大夫
237.何謂中議大夫
238.何謂中憲大夫
239.何謂朝議大夫
240.何謂奉政大夫
241.何謂奉直大夫
242.何謂承德郎
243.何謂儒林郎
244.何謂文林郎
245.何謂徵仕郎
246.何謂修職郎
247.何謂修職佐郎
248.何謂登仕郎
249.何謂登仕佐郎
250.何謂驃騎將軍
251.何謂鎮國將軍
252.何謂昭勇將軍
253.何謂懷遠將軍
254.何謂明威將軍
255.何謂宣武將軍
256.何謂武德將軍
257.何謂武略將軍
258.何謂昭信校尉
259.何謂忠顯校尉
260.何謂建威將軍
261.何謂振威將軍
262.何謂武顯將軍
263.何謂武功將軍
264.何謂武義都尉
265.何謂武翼都尉
266.何謂昭武都尉
267.何謂宣武都尉
268.何謂武德騎尉
269.何謂武德佐騎尉
270.何謂武略騎尉
271.何謂武略佐騎尉
272.何謂武信騎尉
273.何謂武信佐騎尉
274.何謂奮武校尉
275.何謂奮武佐校尉
276.何謂修武校尉
277.何謂修武佐校尉
278.何謂雲騎尉。 100
279.何謂翰林。 101
280.何謂翰林院待詔。 101
281.何謂主事。 101
282.何謂署正。 101
283.何謂典籍。 101
284.何謂禮部儒士。 101
285.何謂光祿寺署正。 101
286.何謂鴻臚寺序班。 101
287.何謂布政司。 102
288.何謂布政司理問。 102
289.何謂布政司經歷。 102
290.何謂衞經歷。 102
291.何謂攢典。 102
292.何謂知府。 102
293.何謂府同知。 102
294.何謂府通判。 103
295.何謂府經歷。 103
296.何謂府大使。 103
297.何謂知州。 103
298.何謂州同知。 103
299.何謂州同。 103
300.何謂州判。 103
301.何謂學正。 103
302.何謂州吏目。 104
303.何謂知縣。 104
304.何謂縣丞。 104
305.何謂主簿。 104
306.何謂教諭。 104
307.何謂訓導。 104
308.何謂典史。 104
309.何謂吏員。 104
310.何謂都司。 105
311.何謂守備。 105
312.何謂鎮撫。 105
313.何謂千總。 105
314.何謂把總。 105
315.何謂千户、百户。 105
316.何謂外委。 105
317.何謂艦船正管。 105
318.何謂巡檢。 106
319.何謂土官。 106
320.何謂致仕。 106
321.何謂一品夫人。 106
322.何謂夫人。 106
323.何謂淑人。 106
324.何謂恭人。 106
325.何謂宜人。 106
326.何謂安人。 107
327.何謂孺人。 107
第三部分 編修家譜 73
一、修譜準備 74
328.為什麼要修家譜。 107
329.家譜成立班子的要求。 107
330.家譜經費都包括哪些。 109
331.家譜經費的籌集方法。 110
332.一部完整的家譜體例包括什麼。 110
333.家譜的目錄一般包含什麼。 110
334.修譜名目所在的位置。 116
335.譜序涉及的內容都有什麼。 119
336.譜序包含的內容及存在的方式。 122
337.凡例在家譜中的作用是什麼。 122
338.像贊的意義和包含內容。 122
339.恩榮錄的意義。 125
340.譜論包含的主要內容。 132
341.修譜五法是什麼。 138
342.家譜中的六不書和族禁六條是什麼。 139
343.作譜九戒是什麼。 140
344.作譜五難是什麼。 143
345.姓氏源流包含的內容。 145
346.什麼是世系。 146
347.歐陽修式的記載方法。 146
348.蘇洵式的記載方法是什麼。 147
349.寶塔式的記載方法是什麼。 149
350.牒記式的記載方法是什麼。 150
351.傳記包括的內容。 151
352.家訓的內容。 152
353.風俗禮儀包含的內容。 158
354.祠堂的作用。 160
355.堂號的含義。 161
356.家譜中墳塋的記載方法。 162
357.家譜中族產的記載內容。 163
358.家譜中契約的內容。 163
359.家譜中藝文記載的內容。 164
360.家譜中的字輩的含義。 165
361.家譜中的仕宦錄是什麼。 167
362.家譜中的名跡錄是什麼。 167
363.家譜中的志包含什麼。 167
364.家譜中的年譜的內容。 168
365.家譜中的餘慶錄是什麼。 168
366.家譜中領譜字號的意義。 168
367.如何看懂世系表。 169
368.為什麼要看人物傳序。 170
369.為什麼要看祠堂記及祠規。 171
370.為什麼要熟讀歷次修譜序跋。 171
371.如何提高譜學水準。 171
372.修家譜要多少費用。 172
二、蒐集資料 131
373.沒有舊家譜如何去尋根。 172
374.如何蒐集家譜相關資料。 180
375.如何避免部分錯誤的尋根觀點。 180
376.如何蒐集舊家譜。 182
377.為什麼要去輯錄族人墓表。 182
378.如何利用家中契約文書等資料。 183
379.如何查找方誌文史等檔案資料。 184
380.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去搜集資料。 184
381.如何查找科舉文獻。 187
382.如何利用其它書籍資料。 189
383.如何實地走訪調查。 189
384.為什麼要尋找姓氏機構及姓氏專家。 190
385.如何在家譜研究中心及家譜館查找家譜。 190
386.如何做家譜摸底表。 193
三、編修家譜 150
387.新家譜編撰流程是什麼。 195
388.新家譜包括的主要內容。 196
389.新家譜如何命名。 196
390.新家譜的卷首的內容。 197
391.新家譜凡例何時去寫。 198
392.新家譜凡例如何落款。 198
393.新家譜序言應該誰去寫。 198
394.新家譜序言應該寫些什麼。 198
395.怎樣才算是一篇優秀的家譜序言。 198
396.家譜舊序存放的位置。 199
397.新家譜世系的記載方法。 199
398.新家譜世系常採取的幾種格式是什麼。 199
399.新家譜世系需要注意的要點。 200
400.新家譜中的人物傳記寫法。 201
401.新家譜字輩如何設立。 202
402.家譜中的祭文誰來寫合適。 203
403.家譜中祭文寫作需要注意什麼。 203
404.新家譜中的家訓族規怎麼去寫。 207
405.新家譜中附錄設立的作用。 207
406.家譜中的雜記包括的內容。 207
407.家譜中的大事記記載的什麼。 208
408.家譜中的述略記載的什麼。 208
409.家譜中的居住地地情記載的內容。 208
四、家譜問答 161
410.始祖和鼻祖是一回事嗎。 208
411.家譜中的死亡年齡如何表述。 209
412.什麼是喜丁。 209
413.老譜中許多族人找不到如何處理。 209
414.不願入譜的族人如何處理。 209
415.家譜中要單獨設立遷徙章節嗎。 210
416.新修家譜如何處理舊譜中的文史部分。 210
417.出生年月到底以什麼為準。 210
418.名與字和古代的相反需要對調過來嗎。 211
419.蘇式譜和歐式譜可以相互變換嗎。 211
420.世系表先修哪個合適。 211
421.現代家譜女子改嫁如何記載。 211
422.女子、女婿可以記載到家譜裏嗎。 211
423.掛線是掛女兒還是女婿。 212
424.哪種情況女子可以掛線。 212
425.女子掛線從什麼時候開始合適。 212
426.女子掛線後世系和世表如何處理。 212
427.女子掛線在世表中如何表述。 213
428.女子不掛線在世表中如何表述。 213
429.女子能作為本家族的傳承人嗎。 213
430.外孫可不可以掛線。 214
431.女子掛線,孩子為什麼要寫姓。 214
432.女子結婚能否寫成配。 214
433.女子離婚後又改嫁了怎麼登記。 215
434.入贅、過繼、義子如何登記到家譜。 215
435.離婚世系中如何表述。 215
436.老來伴,世系是否要進行登記。 215
437.男子去世,配偶改嫁如何表述。 216
438.有的家譜中譜名是“〇〇”是什麼意思。 216
439.家譜中公元紀年何時啓用合適。 216
440.新修家譜要把舊譜年號改公元嗎。 217
441.農曆和公曆如何區分。 217
442.家譜中公曆、農曆如何記載。 218
443.舊譜中的干支新修家譜時要變換過來嗎。 218
444.天干地支如何計算。 218
445.江南江西與江左江右是一個地方嗎。 224
446.歷史有記載的名人卻考證不詳如何書寫。 225
447.典籍記載的名字和家譜中所登記的名字不一怎麼辦。 229
448.同姓氏同祖源為何字輩不同。 232
449.家譜中的字輩譜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採用了。 233
450.家譜偽作部分新修時如何處理。 233
451.編修家譜的會議記錄或者發言稿要收錄家譜中嗎。 234
五、家譜校對和製作 185
452.家譜校對要注意什麼。 234
453.上門與族人校對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235
454.家譜校對幾遍合適。 236
455.修家譜為什麼要入户簽字。 236
456.家譜提交要注意哪些。 236
457.家譜設計專業用語有哪些。 237
458.家譜用什麼紙質合適。 238
459.家譜的裝訂方式有哪些。 238
460.家譜選擇多大的開本合適。 238
461.家譜封面尺寸多大合適。 239
462.家譜設計運用的字體和字號。 239
463.家譜加工工藝流程是什麼。 240
464.家譜印多少冊合適。 241
六、新家譜的頒發和保存 191
新家譜領譜字號登記的方法。 241
新家譜頒發會議的議程。 242
家譜如何保存。 252
第四部分 修譜範文 203
一、告族人書及倡議書 253
(一)中華柳氏通譜倡議書 254
(二)致全國柳氏宗親的一封公開信 256
(三)告家族同胞書 259
(四)告瀏北界坊嶺柳氏族人書 261
二、凡例 262
(一)高疃柳氏譜系續修譜例 263
(二)(高疃柳氏家譜)凡例 264
(三)荊楚柳氏統譜柳關地區分譜編撰説明 265
(四)(荊楚柳氏統譜)凡例 268
三、譜序 270
(一)東港市黑溝鎮柳河村柳氏家譜序 271
(二)楊氏家譜序 271
(三)長橋張氏譜序 272
四、考略 272
(一)柳關地名源考 272
(二)藍田柳公權墓地及後裔之商榷 274
五、家訓 290
(一)柳氏家訓序及後序 292
(二)送從弟謀歸江陵序 293
(三)家規十六條 294
(四)家規八條 299
(五)永登柳氏《家譜管理制度》 300
五、人物傳 301
(一)普德公傳略 301
七、祭文 302
(一)祭十二郎文 303
(二)瀧岡阡表 306
(三)祭妹文 309
(四)祭柳員外文 314
八、其他説明 315
(一)大全公墓修復記 315
(二)河東家園落成記 315
(三)《元應山》記 316
第五部分、新舊家譜存在的問題 267
一、新家譜存在的問題 317
(一)體例不全 317
(二)譜系殘缺 318
(三)考證錯誤 320
(四)照片壓主 321
(五)校對錯誤 323
(六)其它問題 324
二、舊家譜辨偽的方法 325
(一)譜序辨偽的方法。 325
(二)世系辨偽的方法。 330
(三)家譜綜合辯證的方法。 332
第六部分 尋根與問祖 287
一、尋根基地 337
(一)山西洪洞大槐樹 338
(二)湖北麻城孝感鄉 354
(三)河北小興洲 374
(四)河南滑縣白馬城 375
(五)山東兗州棗林莊 375
(六)福建寧化石壁村 376
(七)南雄珠璣古巷 379
(八)江西瓦屑壩 379
(九)光州固始 382
(十)蘇州閶門 383
(十一)朔州馬邑圪針溝移民 384
(十二)陝北米脂碓臼圪砣移民 384
(十三)其他 385
二、尋根問祖 387
(一)尋找祖墓幾十年 387
(二)為“族”辛苦為“譜”忙——我的20載尋譜經歷 388
三、回不去的故鄉 391
(一)家鄉、心中最後一座壁壘的坍塌 391
(二)故鄉,説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398
第七部分 歷代官制 345
一、西周官制 400
二、春秋官制 401
三、戰國官制 405
四、秦官職 408
五、漢官制 410
六、魏晉官制 413
七、隋官制 414
八、唐官制 416
九、宋官制 431
十、元官制 444
十一、明代官制
十二、清代官制
十三、中華民國官制
十四、新中國官制
十五、古代常見官職
十六、古代官職和現代官職對比
十七、古代秘書官制簡介
十八、等級與管理權限
十九、古代官職任免升降的術語
二十、古代官職變動用詞
第八部分 其他常識
一、歷代年號對照表(從公元元年起)
二、祖宗十八代稱謂及考釋
三、親族常用稱謂簡表
四、農曆歲時查對錶
五、科舉時代功名稱謂釋表
附 錄 453
柳春垓:讀《家譜與尋根》隨感
於永森:七絕·嘆柳生(語感韻)
張先德:遊子尋根滿愁緒——《家譜與尋根》述評
蔣伯英:話説家族譜志編纂入門
王忠田:《盛世修譜,尋根謁祖》——評柳育龍《家譜與尋根》
柳學華:《家譜與尋根》有感書評
柳德桃:沁園春·讀《家譜與尋根》有感
嵇汝廣:讀《家譜與尋根——以柳姓為例》隨想
柳春垓:讀嵇汝廣先生評《家譜與尋根》有感
柳東成:《家譜與尋根》讀後感
江成鵬:《家譜與尋根》讀後感
孫利聰:《家譜與尋根》讀後感
柳丙全:家譜與鄉愁
柳鑫:談《家譜與尋根》感想
劉白楊:五律·為柳育龍先生《家譜與尋根》題
王衞華:《家譜與尋根》——家史整理的範式嘗試
杜英東:《家譜與尋根》的意義
張洪意:傳統文化的基礎在孝道——讀《家譜與尋根》有感
朱樂:回不去的是故鄉——讀柳育龍《家譜與尋根》有感
田雲鳳:讀《家譜與尋根》有感
柳成棟:《家譜與尋根》感想
柳淞:閲讀與感恩
雜錄(2017年5月24日整理)
雜錄(2017年5月27日整理)
雜錄(2017年6月5日整理)
雜錄(2017年6月23日整理)
感謝信 490
後 記 492

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作者簡介

柳育龍,陝西藍田人。字博騰,號兼然,網名寒星灼日。1988年生於西安。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後裔。因姓柳,故自號柳柳先生。201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系中國詩歌學會、陝西省作家協會、陝西省詩詞學會、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藍田縣作家協會、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等會員。專注於文史方面研究,著有《焦岱史話》《藍田柳氏生甲公家譜》《家譜與尋根——以柳姓為例》《家譜編修指南與答問》《柳姓史略》《歷代柳氏家訓集釋》《歷代柳氏進士名錄》《文化視域中的輞川圖景》《歷代藍田作家羣體研究與綜述》等10餘部作品。作品獲得各種獎項30餘次,個人事蹟被新華社、人民日報、陝西日報、文化藝術報、中國訪談網、中國人物網等報道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