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家庭系統排列

鎖定
家庭系統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s)是心理諮詢心理治療領域一個新的家庭治療方法,由德國心理治療大師伯特·海靈格(Bert Hellinger)經30年的研究發展起來的。通過現象學探究問題的引發根源,呈現隱藏在現實背後的影響因素。在當今的歐美廣泛地應用於康復、教育、商業、組織發展(如企業重組企業併購企業文化的改變)等方面,在心理治療方面則多應用於家庭治療。是生命的自然規律
中文名
家庭系統排列
外文名
Family Constellations
應用領域
家庭治療
創始人
伯特·海靈格

家庭系統排列淵源發展

系統排列是由德國伯特·海靈格博士(Dr.BertHellinger)所整合發展的心靈與整體工作方法,是一門集生命哲學系統論心理動力學應用心理學、信息感受靈性催眠為一體,為生命和整體服務的科學。
系統排列透過角色代表及互動呈現,探索問題的根源,並指出朝向解決的方向,幫助人們面對生命中許多困擾,迴歸愛的序位,使組織與系統迴歸“自然和諧、有效運作”。
家庭系統排列最初運用在個體成長及家族動力方面,經過世界範圍內很多排列師應用與整合後,逐漸被更廣泛的擴展至抽象元素排列、企業與組織運營管理決策的深層心理動力領域。

家庭系統排列系統介紹

作為社會性的生命,每個人都隸屬於某些系統,他會是一個家庭的成員、某個社區的居民、某個組織的一員……,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系統,一個身、心各要素構成的系統。這些大大小小的系統相互聯繫,結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系統。社會中的每個人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系統中孕育、出生、成長起來的。
家庭系統排列發現家庭系統有一普遍存在的自然的秩序影響每一個成員,當每個成員都恰如其分時,愛就會有效地流動。那就是説,為所有想與愛侶、夫婦、父母子女或其它的人際關係維持和諧提供一些可靠的指引。同時為已經破損的關係,提供解決方法。它是透過角色扮演及互動,探討人們所面臨之心靈困境,透過學習這個方法及其哲理,讓人們更有力量地調整人際互動,更清楚地規劃個人生涯。
系統排列(Systemic Constellations)是最新發展出來的應用學問,它隸屬於現象學,是通過個案代表的方式呈現出來當下的狀態,進而能夠幫助人去取得系統裏隱藏的資料,因而對事情的處理有更清晰的瞭解。系統排列的技巧,用在企業管理、人事糾紛、未來選擇等需要上,稱為組織系統排列;用在心理治療方面,則能夠把一些深層的家族困擾找出和化解,稱為家庭系統排列。

家庭系統排列基本概念

作為社會性的生命,每個人都隸屬於某些系統,他是一個家庭的成員、某個社區的居民、某個組織的一員……,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系統,由一個身、心等各要素構成的系統。這些大大小小的系統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系統。社會中的每個人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系統中孕育、出生、成長,死亡。這些發展變化都對系統結構有影響。
系統排列是最新發展出來的應用技術,它隸屬於現象學,是通過個案代表的形式呈現出當事人在系統中的狀態,進而協助當事人獲取系統裏隱藏的資料,從而對事物有更清晰的瞭解,對當事人現狀有所幫助。
人的發展來説,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系統。海寧格發現在家庭系統中,有一些隱藏着的、不易被人們意識或覺察到的動力操控着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愛的序位,並不跟隨社會及文化的標準或規則運行,而是在這些標準或規則之上運行。如果跟隨愛的序位和家人相處,關係會很好,大家都能夠快樂和健康的成長;如果忽略了它,家人會受困擾,這些困擾就是“牽連”。海寧格發現,很多人的身心問題,其實都是“牽連”造成的。“牽連”可以説是“重複着一個之前的家族成員的命運”。而很多“牽連”的開始,是兒童早期憑着對父母單純的“愛”,企圖接過父母的問題引起的。用當今精神分析理念來説,是一個人沒有順利完成與父母的分離造成的。在一個家庭中,這種未完成的分離還可能是家族中一連串的“牽連”關係。“牽連”會使一個家庭成員從幼年開始就產生不能理解的思想、情緒、行為以及人際關係欠佳、疾病和心理問題,並延續在其生命中。
這些隱藏的動力影響或控制着,而又難以覺察它的存在,但可能實實在在地因沒有尊重它而感受到傷害。因此,可從這些傷害中知曉它的存在。海寧格的家庭系統排列治療,就是藉由他所發展出來的方法,將“牽連”的原因顯露出來,而且往往能找出化解的可能。
家庭系統排列 家庭系統排列

家庭系統排列存在基礎

在人的社會里,每一個人都肩負着先人的一些仇恨、怨憤和傷悲。「家庭排列」能夠快速地找出和化解這些包袱。在美國上課時,一位印第安土著的個案,幾乎用到上課的所有人,導師引導十多位學員在當事人的父和母兩人之後排成兩列,代表父系和母系各八代的先人,加上當事人的兄弟姐妹和有關的一些親戚,廿多個人站滿了整個圈子。每一個「代表」都有各自的感受和個性表現。印第安人懷着自從白種人登陸美洲之後所引起的仇恨、悲憤及罪疚感(對不起族人),二百年,八代的族人肩負的包袱可以想象有多重,怪不得到處的土著都有酗酒和其它嚴重問題。
系統排列是德國心理治療大師伯特·海寧格經過25年的研究而發現出來。可以用三種方式進行,以人圍圈和擔任代表、一對一如輔導般,及用小物件在桌子上進行。在系統排列技巧班裏,會看到三種方式的運用。在系統排列工作坊,因為以幫助有需要的朋友處理困擾為首要目的,會看到系統排列(及NLP技巧)如何用在心理輔導上。在旁觀看的朋友,往往發現自己個人的一些系統性的事情,也會有良好的改變:雖然沒有説出來,也沒有提出和處理。
伯特·海靈格 伯特·海靈格

家庭系統排列主要特點

系統排列所呈現出來的成員關係及這些關係的處理過程,是超越了現實生活裏的時空限制的:數代相隔幾十年的人,身處世界各地、甚至已經不在世上的人能夠在同一時空出現。
●系統排列中出現的比當事人所知道的更真實正確。一些當事人不知悉的真相,能夠在系統排列中顯現出來。曾經有一位當事人在系統排列裏發現自己不是父母所生,後來才從父母那裏得到證實。
●系統排列沒有“標準程序”——確切的“什麼情況該怎樣做”的規定。一個好的系統排列導師,是不會用判斷及猜測去進行一次系統排列的。他完全是運用他的感覺,讓當時所出現的現象在他的內心推動他而作出下一步。海寧格先生稱這個為現象學方式(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系統排列的效果不能被創造出來。只能把系統裏本來就有的種種問題,包括問題的解決,呈現出來。如果系統裏沒有解決,系統排列的導師無法“製造”一次人為意願的效果出來,因為維持系統運作的法則,是超越人的思想和意願的。

家庭系統排列具體整合

系統排列沒有預定結果——確切的“做完系統排列應該有什麼必定發生”的肯定。一個好的系統排列導師,做完一次後便完全忘記了這次的經驗。他不會給當事人什麼效果的保證,亦不會叫當事人必須做什麼。
時間線療法系統整合是最新和最高層面的輔導技巧,能解決人類最深層的困擾,只可以用"震撼"二字來形容。
人類的延續靠新一代的產生,而每一個新的一代,就像是一棵樹上某條樹枝的生長。當這條樹枝有特別的情況出現,例如受損傷、被扭曲之後的生長必然會受到這特別情況的影響。所有新的生長都會隨着這特別情況所產生的模式而有所不同。一位非洲學者曾説“年青的一代是年老一代的將來”。
由人所組成的羣體,無論是家庭抑或事業,都是一種系統。每種系統之中各人的位置都有其一定的因素而存在,就像一株樹的樹枝的生長,在正常環境之中,會顯現出一定的模式,從老遠就能夠憑它的姿態而判斷出是什麼樹。但是,若果這株樹的成長過程中因為蟲害、風雨或其它原因而使樹枝的生長受到影響,成長後表現出來的姿態便會有所不同,甚至有特異的姿態,因而不能馬上辨認出來。一個家庭的成員,往往因為上一代,或者更早的先人的特別情況,而導使自己的成長有特異的影響,而這份影響又會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系統整合(Systemic Constellation)就是憑觀察一個由人組成的羣體系統中各人的位置,因為上述的成長過程影響而表現出的偏差,更憑確認出這些偏差代表的意思,因而使有關的人明白背後的原因,並且使系統重新整合的方法。
系統整合在家庭治療上的運用被稱為家庭整合(Family Constellation)是過去十年歐洲的心理治療界中在家庭治療方面最受注意的新方法。系統整合在企業管理上的運用被稱為組織整合(Organization Constellation),在調整成員的角色及配合而導使企業運作得更成功,有驚人的效果。系統整合甚至可以用於處理個人的迷惘及困難情況。

家庭系統排列系統觀

系統排列有一個重要的觀念,系統觀。因此誰都不是單獨的一個人,在系統裏有個巨大的力量讓每個人相互聯結、相互吸引,在系統內每個人都相互影響着彼此。
從系統觀來説,系統包含着血緣、非血緣關係
【有血緣關係的人】
血緣關係裏面的人包含了,自己、兄弟姊妹、父母、父母的兄弟姊妹,祖父祖母、外公外婆、曾祖父曾祖母外曾祖父外曾祖母
這些血脈相連的人都是系統中的重要關係人。
【系統中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讓出位置的人
從系統裏面觀察到,讓出位置給後面的人進來的人也屬於系統。
所謂讓出位置的意思就是,前面的伴侶讓出位置給後面的伴侶進來,這前任的伴侶就屬於系統,前任伴侶包括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的前任伴侶。
·發生殺害、謀殺或是意外與生死、加害被害有關的生死事件
跟生死事件相關的事件也會讓對方跟系統產生關聯。不管是害死對方或者被對方害死這些事件都會讓系統產生關聯。
·不當得利
當獲得巨大的利益,或者是別人從這裏得到巨大的利益,彼此之間就會產生一種糾葛。比如系統中的祖父,他從曾祖父那裏繼承龐大的遺產,可是曾祖父的錢是賣鴉片賺取的暴利,而這些利益卻也是造成許多家庭有傷害事件發生,當這些龐大利益留傳下來,繼承這些財產的往往也都會付出一些代價。

家庭系統排列一個示例

一個系統整合工作坊會由一羣人組成,圍坐成一大圓圈。首先,導師會要求當事人(一個想處理某些問題的人)説出他的困擾,然後導師會要求當事人走入圈中,選出一些代表系統(家庭或公司)中某些角色的“代表”,並且憑當事人自己的感覺把這些“代表”安置在圈中。這些"代表"將任由當事人的擺佈而決定各人站立的位置及方向。這些“代表”包括一人代表當事人本人。當事人無須説出各個角色的任何資料。把“代表”安排好後,當事人退出,坐在圓圈上他的座位中,準備旁觀這個整合過程的進行。
導師跟着走入圓圈中“代表”的身邊,詢問他們的感覺。這些代表會感受到所代表的角色本人的真實和準確的感覺、思想及體驗。導師然後用説話及改變“代表”站立位置和方向去改善情況。過程中各“代表”不斷説出感覺、思想及體驗的變化。當整個系統找到理想的情況時,各“代表”便都會感到放鬆及平靜。
被選中的“代表”,無須做任何事,只要放鬆和不去刻意地思考,就讓內心湧出感覺和景象,並且告訴導師,“代表”們的情緒感受和景象描述,往往便指出很多問題背後的原因,再加上導師引導“代表”們改變位置和與其它“代表”説一些話,很多世代相傳,但深藏不自知的問題便變得清晰和被化解掉。旁觀的當事人在整個過程中會因此而掌握了新的觀點,對系統中各人之間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會有清晰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她在事後感到從所未有的輕鬆及喜悦。
家庭系統排列現場 家庭系統排列現場

家庭系統排列過程

做排列時,治療師會先找一羣人,人數略多於當事人原生家庭的重要成員。個案開始時,會請當事人選一個人代表他父親、一個人代表他母親、一個人代表他自己,然後也許再選其他人代表這個家族系統裏的其他的重要成員。之後可能會加進更多人。然後當事人就握着每個人的雙手,按照直覺將他們帶到房間裏的某個位置。他這麼做時不説話,將每個人放到房間中他覺得"就是這裏"的點上,看他要他們面對什麼方向;不用叫代表採取任何特定的姿勢、手勢,也不用説話。每個人只要站在當事人將他們放置的位置上就行了。如果是一對一的個案沒有其他人在場,治療師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來代表家族成員--枕頭、椅子、紙片等。當事人一旦把家族排列好了就坐下,如同無為的觀察者般在旁觀看。代表們被排列在房間特定的位置之後,家族成員個體間的某種關連就開始浮現出來。治療師的功能,就是在當事人家族系統型態的問題暴露後,瞭解其根源,然後可以開始朝化解前進。治療師會問代表站在這個位置上有什麼感覺,並幫助代表在系統中找到更和諧的新位置。

家庭系統排列形式

系統排列的五種工作形式:
1 家庭系統排列工作坊形式。
2 網絡家排形式。
3 一對一家排形式。
4 小物件排列形式。
5 圖畫式排列形式。
基本的態度
排列的程序和步驟,只是簡單的知識,並不算上什麼能力,因為誰看着一張列出的步驟清單都能夠做得到,但是,要做出有效的系統排列是需要一些基本功和能力的。以下是五種最基本的態度:
1 與感覺聯繫:成長的過程中所受的教導,強調意識理性的重要,就是邏輯分析,道理,標準,規範等,而容易忽略感性方面的培養,特別是在情緒感受方面,無論是認識理解,表達運用,或者是處理消除問題,中國人普遍比外國人來得弱。理性思考當然重要,那是更有效活在這個世界所必須的,但是那隻佔大腦能力一個很小的部分,潛意識才是擁有人腦的全部能力,而它溝通的方法便是通過感覺和情緒,所以,與感覺聯繫在一起,就是與全部能力聯繫在一起,每當理性思考時,潛意識便難以發揮全部能力,故此,需要有意識思考的時候,也需要有不刻意思考,而讓感覺去接觸潛意識掌控的數據及能力。與感覺聯繫是最重要的第一種能力,想成為一個良好的系統排列導師,就需要培養出良好的與感覺聯繫的能力。
2 不主觀武斷:人們習慣用自己已知的東西去認識或者解釋未知的事物,如果自己已知的不能做到,便拒絕接受那些事物,這是普遍的現象,但是,堅持這樣態度的人,學習的速度就會有限制,因為他們無法掌握和運用一些最新的事物或信息。對於一個未曾接觸過系統排列的人,第一次經驗可能是震撼的,對於一些他無法解釋的現象,如果他能接受,他便能學到如何運用這個學問去幫助自己及他人。不能接受的人可能會離去,那麼他人生裏可以幫助自己的工具就比前者少了一件,用嘗試的態度去掌握運用這些技巧,都會有良好的收穫。
一個導師在主持一次系統排列的過程中也是一樣,應該避免自己有主觀判斷的態度。海靈格強調:“系統排列的結果不能憑導師的意願而被製造出來”,“只能呈現系統本身的情況”便是這個意思。不要以為某些現象必然是某些意思,某些事情必然有某種結果,總是容許有例外和其它的可能性。一個主觀武斷的導師,所做的系統排列效果不會很好,因為他看不到所有的可能性。
3 謙卑尊重:一個系統排列的導師,必須明白自己只不過是在製造一個空間,讓系統自己把人,事,物之間的關係呈現出來。導師不是上帝,不能主宰事情的發生和結果,也不比任何人更高,更大。一個系統必然比其中的任何成員大,既然生存在這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很多系統裏,有很多力量是更大的,就如大自然的力量一般。必須保持謙遜的態度。
對於當事人和做代表的人,和被提出來做系統排列的事情,導師都應該有一份尊重,絕不能勉強或強迫任何人,也不批評否定任何事,一切以自然發生,自有該發生的理由,用接受及如何配合的態度去處理系統中發生的所有事情。
一次系統排列完結後,導師應完全忘記其過程,絕不能提起有關人物的姓名。
4 觀察運用:有經驗的導師,會憑觀察便知道下一步怎樣走會最有機會產生效果,他會不斷嘗試,有效果出現,便繼續下去,沒有效果出現便改變。他能夠從當事人的説話,態度,身體語言等取得很多數據,他也能從代表的感覺,身體語言,內心的意念和情緒等找出可以給出的一些什麼樣的啓示,他更可以從整個埸的綜合現象而知道有些什麼隱藏的線索可以嘗試。導師需要經常地把意識思考拋掉,而只用內裏的感覺去會推動自己作出下一步的嘗試。
5 專業知識的學習:做組織系統排列的導師,需要有足夠的企業管理知識,做家族系統排列,需要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心理輔導家庭治療等。這些知識越多越好,但是不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這些知識讓導師能夠從來訪者的説話中,知悉他的真正需要是什麼,不會讓他誤導。導師需要清楚來訪者的要求中,什麼是不可為的和可為的,這樣,導師就不會浪費時間精力在沒有作用的嘗試上。導師也需要知道什麼不屬於系統排列處理的範圍,什麼是來訪者過分的要求等。
做組織系統排列的導師,如果沒有實際企業管理和經營的經驗知識,對一個企業來訪者的問題,便不能把握關健;做家庭系統排列的導師,如果不清楚兒童成長過程的心理發展模式,及各種生理性的心理障礙,對一個來訪者的困擾,便無法準確判斷。
如何培養能力
一部分能力是在上課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一部分決定於本人的心態性格,還有一部分是靠自己修煉出來的:就是從每一次過程中體驗,檢討,總結,所謂的“日子有功”就是這個道理。抱着謙虛,尊重,和真誠的態度,多做,多想,多看,自然就能練就高超的功力。
最基本的能力
一個排列導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做好這項高尚而神聖的工作。這些能力包括:
1 洞察力:代表所呈現的感覺,情緒,意念,身體語言和行為的背後是什麼意思?最常出現的可能性有哪幾個?下一步怎樣做等,只有具備洞察力的導師才可以很快地掌握。
2 自制力:一個初學的導師,會把握第一個變化或出現的訊息就去策劃下一步的行動,而有自制力的導師則能夠保持不動,讓那些變化和訊息自然地發展下去,往往解決也是這樣自動出現和完成。2003年開始海靈格強調“心靈的移動”就是這個意思。他做了一個個案,除了開始他做的排列外,他的介入不超過3分種,而整個家庭系統排列過程歷時一個多小時,解決也很完滿。他只是目不轉睛的看着,代表內裏產生的情緒,感覺,行動意欲推動他們進行。
3 高度的感覺力:一些導師憑站近一個代表就能感受到一些重大的事,例如一個死去的人,一宗謀殺等。所以要儘量約束自己,在主持系統排列要少用意識和理性,例如邏輯分析,判斷等,培養自己高度的感覺能力。
4 把握“無為”和“有為”的能力:在整個系統排列過程中,導師看似“無為”的背後,包含了強大“有為”的能力,這也是海靈格所倡導的,用最少的干預收到最好的效果。
5 現象學方式的能力:這是一種比較高的境界,也是對導師最大的考驗,現象學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一個人所感受到的,對於他的未來便是真實的,處理他的問題,也完全以他的感受作為標準。
家庭系統排列經典圖解圖集

家庭系統排列理論

海靈格相信,人們在潛意識中通過一種形變共鳴場與家族的先人們命運相連,只要將這種聯繫找出來,心理治療就會產生效果。例如在現實的家庭中,患者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一個已經去世的家庭成員的化身。如果患者與過去被逐出家門或命途多舛的先人發生了聯繫,此時還活着的他就容易重複厄運,甚至要為過去的事情“還債”。海靈格甚至認為,人與過去的動物也有無意識聯繫這並非遺傳上的聯繫,而是心靈能量的聯繫,説白了就是心靈感應
深受海靈格理論影響的美國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説:“星球上的人類都是相互聯繫的……治療人類的靈魂,通過宇宙生命力聯繫彼此,對世界和平有着重大的意義。”她認為全世界的情感信息都存在於一個場之中,可以通過排列來干預。這句話説得很漂亮,但卻毫無科學依據。
物理學家把家排師們關於量子力學的説法斥之為量子謬論,因為在生物學的層面不存在量子效應。美國夏威夷大學物理學退休教授維克托·斯登格稱,量子力學被某些人誤解成人類的意識可以跨越時空發生聯繫,事實上包括量子力學在內的現代物理學仍然是完全唯物的。
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卡羅爾認為 [1]  ,用量子糾纏來解釋複雜的心理現象頂多是個比喻,而且是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非要説人與人有什麼“聯繫”,解釋就是不同的人都是人,能做的事情,別人也有可能做,但絕非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也會發生在身上。

家庭系統排列心理錯覺

心靈能量不和諧或者失去平衡造成了人的種種身心健康問題,像孤獨、抑鬱、自殺、身心不適、意外事故、錢和人際關係的問題等,通過排列可深入靈魂的層次產生推動作用,讓患者看到能量、關係的糾纏,讓生命中的愛得以流動,就會產生療效云云。
所謂參加者扮演的家庭成員感受到死了很久的先人的感受,更是匪夷所思。為此,患者常常陷入迷信,或者相信了幻想、錯覺甚至妄想。
卡羅爾指出,如果“有效”就是“讓消費者滿意”,那麼家庭系統排列對一些人而言的確是“有效”的。人們怎樣想、想什麼影響着他們的感覺與行為,能夠改變人們想法的心理治療總會對部分人產生療效,例如消除了壓力,減輕了焦慮的程度。
患者可能是在團體中接受了心理暗示,從而產生了快樂的體驗,使體內激素氫化可的松的水平下降,5-羥色胺催產素的水平升高。事實上,演員就經常在角色扮演中出現這些感覺,並沒什麼神奇之處。
家庭系統排列的“療效”還與多種心理錯覺有關。患者對“家庭成員”們所説的感覺,以及導師“揭示”的先人命運進行主觀確認的結果,即把沒有意義的事情看成有意義,把不相關的事情看成與自己有關係,便覺得大家都説得“很準”;患者對家庭成員的話選擇性地接受,只相信中聽的,忽略不中聽的和説得不準的;患者身處治療團體之中,彼此的信念相互加強,最典型的就是大家都認為治療“的確有效”。
家庭系統排列讓很多患者感到滿意,是否意味着深入形變共鳴場就能解開糾纏的命運?非也。卡羅爾認為,即使患者相信別人説出的感覺與想法,在真實的療效上沒有什麼意義。事實上,家裏先人已經死了好久,可以説“死無對證”,他們的命運真相無法得知,也與治療效果毫無關係發生在祖先等任何人身上的事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相信心靈能量、心靈量子糾纏等玄學理論,就會發現家庭系統排列很對口味,也會很有效;如果認為靈魂、形變共鳴場之類純屬無稽之談,家庭系統排列絕對是無效的。

家庭系統排列傷害患者

卡羅爾稱,2004年近200名參加過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的人聯合簽名,宣佈遠離海靈格。還有很多人批評海靈格把人逼瘋,導致心理糾結等精神問題,甚至有人因此自殺。
南非一名叫Athera的網友參加了家庭系統排列後,認為自己深受其害:
“為自己曾經參加過家庭系統排列的工作坊而感到羞恥。光是參加一天的工作坊就花了幾千塊錢。結果不僅沒有幫助,還造成了傷害,因為家排説了家裏很多不好的事情,其實都是沒有現實依據的,但當時就相信了。不是説了解家庭結構家族史不能影響人,但是工作坊根本不是那樣,而是基於一套所謂的宇宙法則……”
這些情況在內在的小孩、催眠、能量呼吸等各種新紀元心理治療中,以及一些心靈成長的課程中並不罕見。
卡羅爾稱,參加者本來就有嚴重的大腦問題或者心理問題,在經歷了各種迷信的儀式後,得到的很可能是傷害而不是幫助。

家庭系統排列注意問題

參加家排當心被灌輸歪理邪説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的很多觀點很古怪,甚至可以説很邪門。例如:
男孩同性戀的原因一定是家裏有個死了的姐妹,在家裏沒有女孩來承擔逝者的感覺,於是就由男孩來承擔。海靈格曾自豪地聲稱治好了一個患者的同性戀問題。
強姦會令雙方形成聯繫,施暴者必須得到“足夠的尊重”,受害者才能與別人建立聯繫。
父親與女兒亂倫,是因為妻子拒絕與丈夫過性生活。作為一種補償,女兒在潛意識的驅動下取代了媽媽的位置。
在家庭系統排列中就出現了很詭異的話
女兒對媽媽説:“我替你做了。”
女兒又對爸爸説:“我替媽媽做了。”
記者帕克哈德還曝光了家庭系統排列中有個愛的序位,這大體上基於古代的宗教思想,譬如妻子要服從丈夫,長子比其他孩子優越。如果家庭系統排列顯示有一個孩子遭到性侵犯,那麼有些情況下媽媽是有罪的,因為她沒有給丈夫足夠的愛 [2] 
卡羅爾認為,這些觀點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的觀點反映了海靈格的父權思想,即父親在家裏擁有絕對權力,被他統治的妻子兒女要服從其意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