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宣府、大同之戰

鎖定
宣府、大同之戰,後金軍為掠奪財富在宣府、大同與明軍新進行的戰爭。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後金汗皇太極統領9萬餘滿、蒙精鋭騎兵,避開明山海關防線,繞道蒙古,謀遠襲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皇太極兵分四路:貝勒德格類入獨石口,揮師朔州;大貝勒代善率兵入得勝堡,略大同;貝勒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入龍門口,會於宣府;自率一路從尚方堡入口,經宣府、應州至大同。申明此次用兵旨在掠取明朝財富,消耗其經濟與軍事實力。後金四路大軍突入長城內側,以宣府、大同為中心,以山西、河北北部為重點,長途跋涉數千裏,在明境內往來穿梭,東襲西突。明宣、大地區兵少將寡。不敢與後金軍對陣。後金軍恣意掠奪50餘日,攻圍大小城鎮台堡50座,俘掠百姓、牲畜、財物不計其數。因主要戰役多發生在長城內側,史稱“入口之戰”。 [1] 
名    稱
宣府、大同之戰
發生時間
1634年
地    點
宣府、大同
參戰方
後金軍、明軍
參戰方兵力
後金9萬餘滿、蒙精鋭騎兵
主要指揮官
皇太極
參考資料
  • 1.    陳顯泗主編.《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