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北部,桑乾河上游,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雁門關隘,地貌輪廓總體上是北、西、南三面環山,山勢較高,中間是桑乾河域沖積平原,相對較低,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常住人口159.03萬人。
[23]
朔州歷史沿革
編輯從朔州市峙峪、邊耀、鵝毛口古遺址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生息。
春秋以前,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
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
秦時置雁門郡,治善無(今右玉縣)。
西漢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縣)、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
東漢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西晉時,將峪嶺(今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嶺南,地歸代王拓拔猗盧。
北魏時屬畿內地,置桑乾郡(今山陰東)、繁峙郡(今應縣東)、馬邑郡。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北齊天保八年(557年)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北周升朔州為總管府。
隋廢總管府,改為馬邑郡,轄鄯陽(原朔縣)、開陽(朔城區南部)、神武(山陰、應縣境)。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馬邑為朔州。唐天寶元年(742年),又改朔州為馬邑郡。唐初,在馬邑郡置大同軍節度。會昌三年(843年),改為大同都團練使,領雲(今大同)、蔚(今河北蔚縣)、朔(今馬邑)三州。鹹通九年(868年),重置大同節度使,移治雲州(今大同市)。
五代時,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應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區西影市寺林東)。後晉天福元年(936年),朔州、寰州、應州割讓給契丹。
遼時,朔州為順義軍節度,應州為彰國軍節度,統屬西京道。金仍之。
元隸山西道大同路。明時,朔州隸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
清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年)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大同府。
1952年,劃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
1958年,改屬晉北專區。
1961年,重新歸雁北專區。
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
1993年7月,行政區劃調整,又劃入應縣、右玉縣、懷仁縣。
朔州行政區劃
編輯區劃 | 面積(平方千米) | 下轄區域 |
---|---|---|
1793 | 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神頭街道、北旺莊街道、神頭鎮、利民鎮、下團堡鄉、小平易鄉、滋潤鄉、福善莊鄉、南榆林鄉、賈莊鄉、沙塄河鄉、窯子頭鄉、張蔡莊鄉 | |
2314 | ||
1652 | ||
1708 | 金城鎮、南河種鎮、下社鎮、鎮子梁鄉、義井鄉、臧寨鄉、大黃巍鄉、杏寨鄉、下馬峪鄉、南泉鄉、大臨河鄉、白馬石鄉 | |
1965 | 梁家油坊鎮、右玉城鎮、威遠堡鎮、牛心堡鄉、白頭裏鄉、元堡子鄉、高家堡鄉、西碾頭鄉、威坪堡鄉、丁家窯鄉、楊千河鄉、殺虎口鄉、李達窯鄉、破虎堡鄉、歐家村鄉、高牆框鄉 | |
1230 |
朔州地理環境
編輯朔州位置境域
朔州位於山西省的北部,東經111°53′—113°34′,北緯39°5′—40°17′,地處大同盆地西南端,南臨忻州,北接大同,西北與內蒙古交界。東西寬約145千米,南北長約為133千米
[2]
,位於黃土高原,夾內外長城之間,處晉陝蒙三省交界地帶,南至太原200公里,北距大同129公里,呼和浩特230公里,東到北京502公里
[20]
,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朔州地形地貌
秦朝時的朔州(當時名曰雁門郡)(4張)
朔州氣候
朔州市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根據山西氣候區劃方案,屬晉北温帶寒冷半乾旱氣候區。主要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風沙大,蒸發量大,經常出現乾旱天氣;夏季雨量集中,間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涼爽,中午炎熱;冬季風多雪少,氣候寒冷。朔州境內氣温水平分佈的規律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平均氣温一般為3.6℃~7.3℃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氣温為一14.9℃~-9.4℃。全年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3100小時,年日照率為63%~65%。
[17]
朔州水文
朔州市河流分屬海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以兒女山、黃土坡、虎頭山、黑駝山、兩狼山為界,以西為黃河流域,以東為海河流域。黃河水系分佈於境內北部和西北部地區,主要有滄頭河及其支流關河、湯溪河、紅河、幹河、偏關河等6條河流。流域面積2953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7.7%。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是全市的主要水系,分佈在東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區,主要有桑乾河及其支流恢河、七里河、歇馬關河、元子河、黃水河、木瓜界河、渾河、口泉河、大峪河、鵝毛河、小峪河等20條河流,流域面積7690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72.3%。
[19]
朔州自然資源
編輯朔州水資源
朔州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7.9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4.6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7.03億立方米,河川徑流量與地下水資源的重複計算量3.82億立方米。全市加入境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8.74億立方米。平水年(P=50%)時為8.64億立方米,中等乾旱年(P=75%)時為8億立方米,特殊乾旱年(P=95%)時為7.12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佔全省水資源總量138.1億立方米的5.7%。按1993年人口126.04萬人計算,人均水資源量為627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2600立方米的24.1%,但略高於全省49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以全市河川徑流量水平衡量,全市人均擁有量370立方米,低於全省人均375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全市畝均佔有水資源量僅為127立方米,比全省畝均佔有量240立方米還少113立方米。人均佔有量較高的是平魯區和右玉縣,水資源總量是全市的36.7%,但利用率低。畝均佔有量較高的是山陰、應縣,而懷仁人均、畝均都為最低,水資源嚴重短缺。
[21]
朔州植物資源
城市風景照片(28張)
朔州動物資源
朔州市動物中有家畜家禽18個品種。野生動物有獸類19種,鳥類62種,昆蟲225種。野生動物按經濟用途分為:肉用動物40種,革羽用動物32種,藥用動物50多種,食鼠食蟲動物30多種,觀賞動物14種。全市珍貴稀有保護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獸類有虎,鳥類有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獸類有豹,鳥類有天鵝、金雕、大鴇、灰鶴、雀鷹、白尾鷂、火鵟、毛腳鵟、紅腳隼、豬隼、短耳鶚、紅紋腹小鶚、雕饕蓑羽鶴;國家三級保護動物,獸類有石貂(又稱掃雪),鳥類有鳶、鵲鷂、紅隼、蒼鷹、灰背隼、燕隼、大鴇等;中日保護候鳥在境內約有50多種。
朔州礦產資源
景點照片(5張)
朔州政治
編輯朔州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 | |
市委副書記、市長 | |
朔州友好城市
國內
北京市房山區 | 山東省棗莊市 |
國外
2022年3月28日,朔州市與吉爾吉斯斯坦塔拉斯市舉行線上會晤,並簽訂發展友好城市關係備忘錄。
朔州人口
編輯朔州經濟
編輯朔州綜述
2021年,朔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2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5億元,增長9.2%,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58%;第二產業增加值644.5億元,增長8.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37%;第三產業增加值682.7億元,增長10.9%,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0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299元,按2021年平均匯率計算為13845美元。
2021年,朔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9%,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5%,衣着類價格下降0.4%,居住類價格上漲0.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與上年持平,醫療保健類價格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4.9%。全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4%。
2021年,朔州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4%;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3%,其中,生物產業增長49.2%,高端裝備製造業增長32.7%,新材料產業增長84.6%。全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0.7%,全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
2021年,朔州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新口徑,下同)340.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42.26億元,增長34.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53.15億元,增長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44.82億元,增長16.1%。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12.4:45.0:42.6。全市工業投資(含第三產業中開採輔助活動和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158.8億元,增長10.2%,其中,煤炭工業完成投資34.2億元,增長74.7%;非煤工業完成投資124.6億元,與上年持平。
2021年,朔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6.29億元,比上年增長29.89%,其中,税收收入99.31億元,增長48.86%(其中,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資源税和城建税共計完成税收87.32億元,增長59.53%)。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7.44億元,比上年增長4.62%,其中教育、衞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城鄉社區等13類民生支出166.33億元,增長3.77%。
2021年,朔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70元,比上年增長8.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68元,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2元,增長9.9%。全年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661元,比上年增長9.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137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663元,增長10.5%。
[23]
朔州第一產業
2021年,朔州市農作物種植面積331.03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74.7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8千公頃;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4.87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0.23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0千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58.77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8千公頃。
2021年,朔州市糧食產量125.84萬噸,比上年增加1.59萬噸,增產1.28%,其中,秋糧125.84萬噸,增產1.28%。
2021年,朔州市全市豬牛羊禽肉類產量6.51萬噸,增長25.48%,其中,豬肉產量2.78萬噸,增長33.55%;羊肉產量2.64萬噸,增長18.56%。牛奶產量59.72萬噸,增長18.05%;禽蛋產量3.11萬噸,增長8.64%。
2021年,朔州市生豬出欄35.1萬頭,存欄33.2萬頭;牛出欄5.3萬頭,存欄23.3萬頭;羊出欄170萬隻,存欄176.2萬隻。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54.7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4.12%;機械耕地面積29.01萬公頃,機械播種面積26.4萬公頃,機械收穫面積19.87萬公頃,分別比上年增長1.36%、-5.55%和3.58%。
[23]
朔州第二產業
2021年,朔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其中,煤炭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9%,非煤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44.7%,股份制企業增長9.3%。
2021年,朔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1.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9.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6.9%,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6.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9%。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發電裝機容量1530.5萬千瓦,其中,火電廠裝機容量925萬千瓦,風電場裝機容量499.6萬千瓦,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6.1萬千瓦,生物質電廠裝機容量5.5萬千瓦,分佈式光伏總容量14.3萬千瓦。
2021年,朔州市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94.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共簽訂合同額120.47億元,增長12.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8.96萬平方米,增長119.3%,竣工面積24.29萬平方米,下降49.8%。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共172家,其中一級企業1家。
[23]
朔州第三產業
2021年,朔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55億元,比上年增長62.7%,其中,煤炭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390.3億元,增長78.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營業收入168.8億元,增長18.8%。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445.3億元,比上年增長173.5%。
2021年,朔州市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8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3.4億元,增長23.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3.3億元,增長8.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8億元,增長17.9%;金融業增加值46.9億元,增長6.6%;房地產業增加值81.3億元,增長5.1%。
2021年,朔州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為37.88億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住宅投資33.74億元,下降1.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29億元,下降19.9%。
2021年,朔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16.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46.4億元,增長16.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1.1億元,增長15.5%。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302.1億元,增長16.4%;餐飲收入額45.4億元,增長16.6%。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9.7%,飲料類增長42.0%,煙酒類增長40.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38.9%,化妝品類增長38.1%,金銀珠寶類增長101.2%,汽車類下降2.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3.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2.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42.1%。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110.35億元,比年初增加242.93億元,增長13.01%。各項貸款餘額1152.26億元,比年初增加136.66億元,增長13.46%。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530.56億元,比年初增加62.18億元,增長13.27%;人民幣貸款餘額381.77億元,比年初增加49.17億元,增長14.78%。
2021年,朔州市證券交易市場各類證券成交額580.5億元,增長5.8%,其中,股票成交額402.1億元,增長8.2%;基金成交額5.9億元,增長22.1%;債券成交額11.2億元,增長48%。年末投資者證券賬户開户數13.6萬户,增長16.1%。
2021年,朔州市原保費收入28.98億元,比上年增長5.29%,其中,人身險公司16.81億元,增長1.8%;財產險公司12.17億元,增長10.44%。全年保險業賠付支出10.81億元,增長2.89%,其中,人身險公司3.18億元,下降12.29%;財產險公司7.63億元,增長10.88%。
[23]
朔州社會事業
編輯朔州科學技術
2021年,朔州市技術市場共簽訂技術合同153份,成交金額82662萬元。全市專利授權量1537件,其中發明專利60件。全市有國家級氣象觀察站6個,區域氣象指導站86個,全市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單位7個。
[23]
朔州教育事業
學校 | 備註 | 學校 | 備註 |
---|---|---|---|
本科 | 專科 | ||
專科 | 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
[14]
| 專科 | |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朔州分校 | 成人院校 | - | - |
朔城區一中 | 朔城區六中 | |||
懷仁一中 | 朔州市四中 | 朔城區三中 | ||
朔州市一中 | 朔州市五中 | 朔城區四中 | ||
朔州市二中 | 朔州市六中 | 朔城區九中 | 朔州開發區實驗中學 | |
朔州市實驗學校 | 朔州市佔義學校 | 朔州市旭日學校 | 朔州市民福中學 | - |
朔州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文化館7個。廣播電台5座,電視台6座。有線電視用户7.76萬户。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7個,館藏圖書103.8萬冊。
[23]
朔州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共有衞生機構(含鄉村診所)2165個,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6個。全市衞生機構共有牀位11285張,衞生技術人員11974人,社區衞生服務體系覆蓋人口46.33萬人。
[23]
朔州體育事業
朔州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35.3萬人,比上年增加2.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90.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0.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0.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16.9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1.3萬人。
[23]
朔州交通運輸
編輯截至2021年底,朔州市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025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3公里,普通幹線公路815公里,農村公路8989公里;汽車保有量33.1萬輛(包括摩托車、農用運輸車、掛車),比上年末增長7%,其中,汽車31.7萬輛,增長6.6%。
[23]
公路鐵路
航空
原平朔安太堡機場,2004年底停飛。
朔州地方文化
編輯壘旺火
壘旺火是朔州的傳統春節習俗。在民間,點旺火有紅紅火火、旺氣沖天的寓意。朔州地區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户户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老鄉們叫它旺火,以圖吉利,祝賀新年興旺之意。裏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
騾馱轎
“騾馱轎”的花轎裝飾其圖案皆具有喜慶吉祥和成雙成對的意思,如雙鳳凰、雙蝴蝶、雙蝙蝠上下盤旋,兩兩相對組成,含有夫妻之間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之意;也有雙魚和雙兔等,俗稱“滑魚急兔”。
秧歌戲
朔州秧歌戲是融舞蹈、戲曲、武術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早期在廣場、街頭表演。其中以舞蹈為主的秧歌戲稱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節慶和祝壽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戲為主的秧歌戲稱為“大秧歌”,劇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
走西口
民間所説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
朔州名優特產
編輯朔州黃酒 | 乳品 | 陶瓷 | 蘆花雞 |
朔州風景名勝
編輯崇福寺 | ||||
神頭海 | - |
朔州榮譽稱號
編輯中國經濟轉型示範城市 | |||
中國低碳貢獻城市 | 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 |
朔州著名人物
編輯西漢女詩人 | 後唐名將 | ||
三國名將 | 隋末將領 | ||
唐初大將 | 五代時後唐皇帝 | ||
斛律金 | 北朝名將 | 後唐莊宗 | |
北齊大臣 | 後唐大臣 | ||
清初大將 | 明朝銃器專家 | ||
女中豪傑蕭太后 | 明朝大臣 | ||
明朝抗倭將領 | 抗日民族女英雄 | ||
光緒二年榜眼 |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批准撤銷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設立縣級懷仁市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8-02]
- 2. 朔州市氣象局編著,朔州市農業氣候資源分析及利用,氣象出版社,2000.07,第1頁
- 3. 山西省朔州市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8-10-18]
- 4. 新基地 新優勢 新朔州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0-18]
- 5.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0-18]
- 6.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7. 地球日:2020中外避暑名城榜在港發佈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引用日期2020-06-13]
- 8. 吳秀玲當選朔州市市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2-26]
- 9. 姜四清任朔州市委書記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8-31]
- 10. 2020年朔州市1-12月主要經濟指標 .朔州市統計局.2021-03-01[引用日期2021-03-27]
- 11. 關於徵集高鐵朔州東站候車樓外觀設計的通告 .中共山西省朔州市委宣傳部[引用日期2021-09-16]
- 12. 省政府黨組召開會議 堅決擁護中央對陳如桂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 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2-06-04]
- 13. 王偉中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6-04]
- 14. 學院簡介-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 .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2-08-16]
- 15. 歷史沿革 .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4]
- 16. 行政區劃 .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4]
- 17. 氣候 .華夏網[引用日期2022-12-04]
- 18. 地貌 .華夏網[引用日期2022-12-04]
- 19. 河流 .華夏網[引用日期2022-12-04]
- 20. 朔州的地緣優勢 .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4]
- 21. 資源狀況 .華夏網[引用日期2022-12-04]
- 22. 朔州概況 .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4]
- 23. 朔州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4]
- 24. 官宣!山西這座機場定名為滋潤機場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3-01-2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