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宣仁坊

鎖定
宣仁坊,顧名思義,就是宣傳仁義道德的地方。仁是中國古時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
中文名
宣仁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性    別

目錄

宣仁坊簡介

其本意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形成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仁也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説,“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宣仁坊來歷

宣仁坊系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評論家、國家一級美術師陳沫吾的書齋名,它由醉墨軒、風雨樓、方寸間、無忌堂、臨淵閣、煮墨館演變而來。陳沫吾本名叫陳瓊,男,出生於重慶市開縣金峯鄉石門村,字無忌,號九燈,雨公,識如,自謂煮墨館、宣仁坊主人,煮墨翁,九燈一禪,1964年7月出生。現擔任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四川中國畫院畫師,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學會理事,四川省草書研究會創作研究員,四川省楹聯學會理事,成都市政協書畫院畫師,成都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成都市丙戌書畫金石研究會會員,益州書畫院畫師,雅紙中國畫院畫師,原巴蜀詩書畫研究會副秘書長。早年自學躬耕,並得益於侯正榮、鄒文正、蘇園先生的點撥,後拜大風堂門人、張大千入室弟子龍國屏、王永年先生為師研習山水畫,繼後復拜陳子壯的門人羅巨白先生學習花鳥畫。他於中國畫的創作方面提出了自己“一筆見性、三畫脱俗”的主張,簡謂“一筆三畫法”説。

宣仁坊特色

陳沫吾經過長期的書畫與篆刻藝術的學習實踐,堅持用筆是中國畫的關鍵,書法是中國畫的基礎。他認為中國畫中的用墨、用水、施色、構圖、立意、佈線等等,都是建立在用筆的前提之下説的。同時,他強調學習中國畫也要遵循“三從四得”和“三綱五常”。即:一從古人、二從生活、三從心靈,一得勢、二得品、三得神、四得化;一是筆綱、二是墨綱、三是境綱,一常習、二常思、三常察、四常破、五常立。其傳記被收錄到《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人才辭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巴蜀印人》中,著有《陳沫吾詩文集》、《陳沫吾印存》、《中國書法述要》、《鋼筆楷書自修教程》、《陳沫吾美術書法篆刻選》、《三十六計書法篆刻賞析》、《煮墨館走筆》等專著。擅長書法、中國山水畫、篆刻、藝術評論與寫作,藝術作品和文章散見於多種書刊雜誌。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處處長。
陳沫吾山水作品 陳沫吾山水作品
陳沫吾山水畫 陳沫吾山水畫
陳沫吾山水作品 陳沫吾山水作品
陳沫吾作品 陳沫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