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駁

鎖定
客駁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下半年,上海地區設立華商吳楚記輪船局、順記輪船局、同茂輪船局、福記輪船局,置辦由小輪船拖帶的客駁,逐日或隔日往來於上海至蘇州、杭州之間。
中文名
客駁
定    義
專運旅客的駁船,設有生活設施
上    海
客駁為木質,搭蓋成艙房
發    展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下半年

客駁歷史沿革

客駁為木質,搭蓋成艙房,內設座椅為客座,並有廚房,備菜蔬,供飯食。大的客駁長20餘米,寬近5米。為適宜在內河航行,過內河橋樑,艙棚在船面以上部分不高。
客駁中尚有無錫絲網船,有大、中、小三種。大的有兩條夾弄,隔為數個房艙;中的有1條夾弄,也隔成數個房艙;小的無夾弄。無錫絲網船裝飾華麗,時有紳商僱用,附拖於小輪後,或載客遊玩,或進行客運,往來江、浙一帶。
民國5年,浦東洋涇港到浦西油車碼頭的擺渡由帆船改用輪拖。自此黃浦江上大多濟渡業逐漸改為輪拖。輪拖即由拖輪拖帶客駁,載乘客過江。濟渡客駁較之於內河客運客駁有很大不同。濟渡客駁專事渡運,航程短,不足千米,轉瞬即至,故將木質貨駁稍事改裝即成,不設座椅,不隔房,不事裝飾。濟渡客駁載客不等,相差很大,小者30餘人,大者100餘人。

客駁歷史演變

民國26年,上海內河13條定期客班航線上,有客駁近200艘。
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上海內河輪運受創甚巨,眾多客駁或被炸燬,或被徵用,損失殆盡。
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內河輪運一度復興,客運添置船舶多為客輪、客貨輪,客駁恢復甚少。
1950年,上海交通運輸部門實有內河客駁3艘、201客位,尚有黃浦江上濟渡業用於渡運的客駁10艘。
1956年,黃浦江濟渡全部併入公私合營上海市輪渡公司後,淘汰了濟渡客駁。
隨着郊縣公路交通逐漸發展,內河客運漸漸衰微。1970年,尚有客駁1560客位,至1985年僅剩松江縣1艘客駁、100客位。次年淘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