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就鎮

鎖定
宜就鎮,隸屬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地處永仁縣南部,東與蓮池鄉毗鄰,南與大姚縣趙家店鎮、元謀縣新華鄉接壤,西與大姚縣六苴鎮相連,北與猛虎鄉、中和鎮為鄰, [2]  行政區域面積328.46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宜就鎮户籍人口為16455人。 [3] 
明末清初,設泥舊馬;1987年,稱宜就鄉;2001年12月,鄉改宜就鎮。 [2]  截至2020年6月,宜就鎮轄12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宜就村。 [2] 
2019年,宜就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3] 
中文名
宜就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
地理位置
永仁縣南部
面    積
328.46 km²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宜就村
電話區號
0878
郵政區碼
651406
車牌代碼
雲E
人    口
1645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宜就鎮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設泥舊馬。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改稱滌新裏,屬大姚縣苴卻巡檢司。
民國十三年(1924年),改屬永仁縣龍華鄉。
1950年,稱第二區。
1958年,改為宜就公社。
1984年,稱宜就區。
1987年,稱宜就鄉。
2001年12月,鄉改宜就鎮。 [2] 

宜就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宜就鎮轄12個行政村:宜就、他克、阿朵所、拉利坪、木馬、地什苴、拉古、老懷哨、潘古裏、他的麼、外普拉、火把;下設119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宜就鎮轄12個行政村:宜就村、他克村、阿朵所村、火把村、外普拉村、他的麼村、老懷哨村、潘古裏村、拉古村、地什苴村、木馬村、拉利坪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宜就村。 [2] 

宜就鎮地理環境

宜就鎮位置境域

宜就鎮地處永仁縣南部,東與蓮池鄉毗鄰,南與大姚縣趙家店鎮、元謀縣新華鄉接壤,西與大姚縣六苴鎮相連,北與猛虎鄉、中和鎮為鄰, [2]  行政區域面積328.46平方千米。 [3] 
宜就鎮

宜就鎮地形地貌

宜就鎮地形為中山淺切割寬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脈有大雪山、光頭山、火把山。境內最高點位於大雪山,海拔2884.7米;最低點位於波西村,海拔1200米。 [2] 

宜就鎮氣候

宜就鎮多年平均氣温17.9℃,1月平均氣温10.2℃,極端最低氣温-4℃(1983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温22.9℃,極端最高氣温37.7℃(1963年5月)。最低月均氣温9.9℃,平均氣温年較差13.4℃。生長期年平均281天,無霜期年平均272天。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147.7毫米(1965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50.3毫米(I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8月最多。 [2] 

宜就鎮水文

宜就鎮境內主要河道有二級河江底河,全長41千米,徑流面積18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3立方米/秒;三級河羊蹄江河,全長29.2千米,徑流面積429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6立方米/秒。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江底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外普拉、老懷哨,至波西與羊蹄江河相會,出灣塘村入元謀縣和龍川江相匯合,主要支流有阿朵所河。 [2] 

宜就鎮自然資源

宜就鎮境內礦藏資源有銅。
2011年,宜就鎮有耕地面積2.01萬畝;林地面積40.89萬畝。森林覆蓋率78%,活立木蓄積量56.3萬立方米。 [2] 

宜就鎮人口

2011年末,宜就鎮總人口1.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37人,城鎮化率4.3%。總人口中,男性8817人,佔52%;女性8145人,佔48%;18歲以下3104人,佔18.3%;18—35歲4290人,佔25.3%;35—60歲6989人,佔41.2%;60歲以上2579人,佔1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281人,佔43%;有彝、傣、回等少數民族9681人,佔57.1%。2011年,人口出生率5.7‰,人口死亡率6.23‰,人口自然增長率-0.5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4人。 [2] 
2017年末,宜就鎮常住人口為17153人。 [1] 
截至2019年末,宜就鎮户籍人口為16455人。 [3] 

宜就鎮經濟

宜就鎮綜述

2011年,宜就鎮一般預算支出9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8元。 [2] 
2019年,宜就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3] 

宜就鎮農業

2011年,宜就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36億元,比上年增長2.39%。 [2] 
宜就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144噸,其中水稻4057噸,玉米1509噸,小麥76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茶葉、蠶桑、蔬菜。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6040畝,產量960噸;茶葉種植面積536畝,產量1.8噸;蠶桑面積1446畝,產繭23.4噸;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作物3210畝,產量117噸;蔬菜主要品種有白菜、青菜,種植面積5218畝,產量2650噸。 [2] 
宜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2.52萬頭,出欄量3.5萬頭;牛年末存欄1.05萬頭,出欄量0.43萬頭;羊年末存欄1.9萬隻,出欄量1.84萬隻;上市家禽4.5萬羽。 [2] 
截至2011年末,宜就鎮累計造林6.6萬畝,其中防護林2.54萬畝,經濟林3.51萬畝。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055畝,產量571.9噸,其中葡萄118噸,核桃181.6噸,板栗208.3噸,梨51噸,蘋果13噸。 [2] 

宜就鎮金融業

2011年末,宜就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094萬元,比上年增長8.4%;各項貸款餘額1883萬元,比上年增長4.8%。 [2] 

宜就鎮社會事業

宜就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宜就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8人,教職工10人;小學3所,在校生1168人,專任教師9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376.6萬元。 [2] 

宜就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宜就鎮有文化站1個,影劇院1個,座位500個;農家書屋12個;業餘文藝演出隊6支,樂隊1支;州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5人;彝繡刺繡能手70人,羊皮褂製作6人,樂器製作8人。2011年末,有線廣播站1個,安裝村村通工程2450套,廣播電視覆蓋率100%。 [2] 
2011年末,宜就鎮有學校體育場地3處,籃球場30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1%。 [2] 

宜就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宜就鎮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12個;病牀3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3張。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48萬人次,住院病人71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2.17%。 [2] 

宜就鎮社會保障

2011年,宜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9户,人數99人,支出22.3萬元,月人均18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20户,人數1120人,支出80.7萬元,月人均6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8人,支出5.4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4人,支出7.1萬元;城鄉醫療、臨時救助99人次,支出30.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9.2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6693人,參保率達69.55%,60歲以上老人2130人領取養老金,支出69.3萬元。 [2] 

宜就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宜就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2個,鄉村通郵率100%。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30門,固定電話800户,電話普及率4.7%;電信、移動、聯通營銷點各1家,服務網點15個,移動電話用户4500户,寬帶接入用户120户。 [2] 

宜就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宜就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40千米,生產能力600立方米/日,年生活用水70萬立方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41.2立方米,排水管道2千米。 [2] 
  • 供電
2011年末,宜就鎮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3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157千米,用電負荷350千瓦,年售電量354.9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6.1%,供電可靠率99.58%。 [2] 

宜就鎮交通運輸

2011年,宜就鎮有217省道南永二級公路過境,鎮內村村通公路,5個村實現道路硬化,全鎮有公路253.71千米。 [2] 

宜就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宜就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宜就街得名。“宜”就為彝語。宜:土壤;就:美好的、肥沃的,意為土質極好的地方。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年5月:56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1647-1648.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574.
  • 4.    宜就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