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德福

(中央人才協調工作小組原副組長)

鎖定
宋德福(1946年2月-2007年9月13日),男,漢族,河北鹽山人,生於吉林德惠。1965年10月入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歷,少將軍銜。 [3]  [5] 
曾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人事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央編辦主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華僑大學董事長等職。 [3]  [10] 
2007年9月13日凌晨4時56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青年工作、組織和人事人才工作、機構編制工作的優秀領導幹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宋德福,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1]  [3]  [6] 
中文名
宋德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北鹽山
出生地
吉林德惠
出生日期
1946年2月
逝世日期
2007年9月13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宋德福人物生平

宋德福 宋德福
1953年-1962年,在吉林省德惠第一小學、德惠縣第四中學讀書。
1963年-1965年,在吉林省德惠縣房產科當工人,並於1965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歷。
歷任空軍某部戰士、排長、副指導員,軍政治部幹事、秘書,空軍政治部組織部幹事、副科長、科長、處長。 [5] 
1983年,任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青年處副處長正師級
1983年,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兼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青少年處副處長。 [5] 
1985年11月,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兼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1991年7月定為正部級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院長,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1993年3月-1993年5月,任人事部部長、黨組書記,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1993年,晉升少將軍銜。 [2] 
1993年5月-2000 年12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人事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組長(1998年6月-2000年2月兼任中央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2000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宋德福 宋德福
2001年12月,當選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2002年1月,任福建省委書記兼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在福建省人大九屆五次會議上當選)、黨組書記、福建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3年1月,在福建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福建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宋德福不再擔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另有任用。
2005年1月14日,福建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十四次會議決定,接受宋德福辭去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的請求,報福建省十屆人大第三次會議備案。
2005年1月,任中央人才協調工作小組副組長。
2007年9月13日凌晨4時56分,宋德福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9]  [13] 

宋德福擔任職務

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13] 

宋德福人物逝世

宋德福病重期間和逝世後,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温家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幹、王樂泉、王兆國、回良玉、劉淇、劉雲山、吳儀、張立昌、張德江、俞正聲、賀國強、曹剛川、曾培炎、王剛、李鵬、喬石、朱鎔基、李瑞環、尉健行、李嵐清、何勇、顧秀蓮、路甬祥、唐家璇、華建敏、陳至立、賈春旺、劉延東、李貴鮮、白立忱、張克輝和李德生、楊白冰、丁關根、遲浩田、張萬年、彭珮雲、韓杼濱、胡啓立,中央軍委委員梁光烈、李繼耐、廖錫龍、陳炳德、喬清晨、靖志遠以及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等分別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12] 
宋德福同志病重入院後,福建省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力量參與治療。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多次專程到醫院看望宋德福同志,瞭解治療情況。在宋德福同志彌留之際,盧展工始終守候在他身旁,直至最後一刻。 [3] 
宋德福的遺體告別儀式於9月19日舉行,早上6:20,北京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為這位與病魔頑強鬥爭了4年多的硬漢子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告別式。6:40,在時任中組部副部長李智勇、時任國家人事部副部長唐軍、時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副書記楊嶽以及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王三運等的護送下,靈車緩緩駛出協和醫院,轉上十里長街,經中央特殊批准,那天交警部門破例為一位正部級領導的靈車開闢了綠色通道。7:10,靈車抵達八寶山,中組部、福建省委、團中央等單位的領導已等在那兒迎接。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許多老領導都獻了花圈。8:10不到,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的許多領導也都來了。8:10左右,帶着福建廣大幹部羣眾的深情懷念,福建省四套班子領導。宋德福生前工作過的地方和共青團、人事系統的幹部羣眾,以及親朋好友約2000人,緩步來到他的遺體前,向這位 “數十年如一日勤奮工作, 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的好領導做最後的告別。 [2] 
宋德福去世後,其夫人金萍老師忽然想起他離開團中央時有個臨別講話 (後來以 «我走了,共青團» 為題發表,共青團系統知之者甚多)。他説: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比你們當中有的人先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我相信一定會有同志還記得團中央機關有過那麼一位老團幹,趕着去看一眼。不過,我不要眼淚,不要花圈,不要大的場面,只希望穿上軍裝,蓋上一面團旗,再把一條紅領巾系在胸前。” 金老師認為,這應該就是宋德福為自己後事所做的安排,是他生前的一個願望,於是她就向中組部領導提出,希望組織上能滿足他的遺願。經上級研究,同意了這一請求。宋德福終於實現了穿上軍裝、蓋上團旗、繫上紅領巾離開人世的願望。 [2] 
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內哀樂低迴,氣氛肅穆。宋德福同志的遺體安卧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着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帶着3500多萬八閩幹部羣眾對宋德福同志的深情懷念,時任省領導盧展工、黃小晶等緩步來到宋德福同志遺體前,肅立默哀,向宋德福同志遺體三鞠躬,作最後送別,並與宋德福同志夫人金萍等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3] 
福建各設區市和省直部門幹部羣眾代表也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時任省委副書記王三運參加護送宋德福同志骨灰到八寶山革命公墓安放。 [3] 

宋德福人物評價

宋德福 宋德福
宋德福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作為座右銘,注意發揮省委核心領導作用,緊密結合福建實際,組織開展了“四個專題”調研,做出了“三條戰略通道”的部署,組織制定農村鄉鎮工作綱要和城市社區建設綱要,着力構建選人用人公正機制和反腐倡廉長效機制,認真研究和精心部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進依法治省進程,高度重視對台工作,充分挖掘僑務資源,努力推動閩港、閩澳合作,鞏固發展了良好的軍政、軍民關係,為福建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很大貢獻。在病重治療期間,他仍心繫福建,牽掛福建的發展。 [3] 
宋德福同志一生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熱愛,矢志不渝。他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堅定,具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勤奮學習,深入實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擁護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數十年如一日地勤奮工作,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他有着多方面豐富的領導工作經驗.處事果斷,善於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思想敏鋭,鋭意創新,理論素養高,善於把握主要矛盾和工作規律,紮實有效地推進工作。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氣,堅持原則’剛正不阿,一直保持着共產黨人和革命軍人的品格與作風。他敢於堅持真理,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他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善於聽取不同意見,汲取大家的智慧。他為人坦誠,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密切聯繫羣眾,真誠關心和愛護同志,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在羣眾和幹部中具有很高威信。他生活儉樸,廉潔奉公,作風正派,嚴於律己,嚴格要求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他作為省部級幹部二十幾年,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從不搞以權謀私。他的清正廉潔,有口皆碑,堪為楷模。他意志堅定,以頑強毅力與病魔作鬥爭,並在病中堅持工作,把多年工作的經驗和體會整理成冊。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7] 

宋德福人物軼事

稿費與抽煙
2002年8月19日,省委辦公廳綜合處的幾位同志收到了宋德福的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有關他的稿費處理問題。信中寫道:
送上最近一段時間的稿費1700元,請你們商量着處理,結果不用告訴我,全由你們。
過去,我都分給有關參與草擬和提供素材資料的同志,這樣過於麻煩,我還得總想着這件事。這次,請轉告 «福建通訊» 、 «福建黨建» 等省內刊物,不要再給我發稿費,由他們自行處理,或捐給他們,在加班時買夜餐,以補爬格子之苦累。
另,發稿費、 拿稿費都是應當的。因我多年如此,請不要給採取另外方式處理稿費的同志增加負擔。
於是,按照他的意思,省委辦公廳的同志們就用這些稿費買了牛奶、餅乾、方便麪,放在辦公廳綜合處,以補大家爬格子之苦累了。
那年春節前夕,同志們又收到了秘書轉來的宋書記的幾百元稿費。宋書記如此關愛大家,同志們都很感動。因為宋書記會抽煙,綜合處的同志們商量,用這些稿費買了一條香煙,作為過年的禮物 “送” 他,還寫了一張紙條,讓秘書轉給他,以表達大家的心意,宋書記把時任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的陸開錦 [11]  叫到辦公室,説: “我抽了幾十年的煙,煙友之間你一支我一支遞來遞去是常有的,但我從來沒有收過別人完整的一包煙。這次,既然是你們的心意,又説是用我的稿費買的,那我就破例一次吧,但只能收一包,其餘的你送給辦公廳會抽煙的同志。”
一次下鄉調研,途中停車休息。宋書記看到省委政研室一位同志遞過來的香煙牌子與自己抽的一樣,就笑着問他多少錢買的。那位同志説了一個價格。宋書記聽後説: “我買的價格可比你的貴啊。你是從什麼地方買的?” 那位同志説: “我是從省煙草專賣局的門市部買的,您要買煙,我幫您到那裏買,按那裏的價格收您的錢,而且不會假。” 宋書記笑了笑拒絕了。後來,同志們從宋書記的警衞那裏得知,從那以後,他的警衞也就到省煙草專賣局的門市部去買煙了。宋書記知道後,也沒説什麼。
按習慣做法,領導下鄉,當地接待部門經常會在房間擺上一兩包香煙,但同志們從來沒有看到宋書記把它們打開過。 他抽的煙都是用自己的錢從市場上買的。 [4] 
西裝與補貼
2002年11月,宋德福率福建省代表團赴香港。這是他任職福建期間僅有的一次出訪。在港幾天時間,他拜訪了以董建華先生為特首的特區政府,廣泛接觸在港閩籍鄉親,參加首次在香港舉辦的 “福建節” 活動,並在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閩港經濟合作論壇以及駐港外國商會暨企業晚宴上發表演講。他特有的氣質和風度,他生動的演講,在港引起轟動,訪問取得巨大成功。
出訪之前,省政府一位領導看見宋書記的西裝比較舊了,就提議並帶他去福州津泰路一家香港品牌的西裝店量身定做兩套西裝。他原以為,兩套西裝差不多也就四五千元吧,沒想到最後花了他七八千元,讓他心疼得要命。事後,他對身邊工作人員説: “沒想到這麼貴,幾乎花了我兩個月的工資,要知道這麼貴,做一件就好了。” 聽了他的話,省委辦公廳的同志們心裏説不出是什麼滋味。 一個堂堂的省委書記、 近二十年的省部級領導,為出訪花幾千元做兩套衣服,竟如此心疼。同志們心裏無限感慨,只好對他説,值得值得,比書記原先穿的那套帥多了。
從香港回來後,按財務規定,每個人都有一點出差補貼。當工作人員把補貼交給他時,他交代秘書一定要把補貼退掉,説: “這次赴香港,我個人沒花什麼錢,我不應該拿這補貼。” 工作人員解釋這是按財務規定拿的,而且從財務部門領出來後也不好退了。他説: “我不管,你們想辦法把我的退了,其他同志按財務規定處理。” [4] 
兩次喝酒
宋德福會抽煙,卻不喝酒。但有兩次,同志們看到他例外地喝了酒。
一次是與利用外資有關。宋書記2000年底到福建任職時,由於爆發了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福建經濟社會發展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那幾年,全省利用外資一直徘徊在40億美元左右,在全國的位次有所下降。利用外資上不來,對福建經濟發展影響很大,而且也影響福建的對外形象。其中對全省利用外資舉足輕重的泉州和廈門, 2001年利用外資都在8億美元左右。為了儘快把利用外資工作搞上去,2001年8月,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了全省利用外資工作會議,宋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接着他又到沿海幾個市作專題調研。在泉州和廈門兩市吃飯時,當地領導要敬他酒,他就對他們説,您們知道我滴酒不沾,但如果你們利用外資上得去,比去年每增長1億美元,我就喝一杯酒。那年年底統計,由於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利用外資比上年增長了3億多,其中泉州和廈門作出了較大貢獻。
還有一次喝酒是敬張廷發老首長。2003年2月底,80多歲的原空軍司令員張廷發回到家鄉福建沙縣。宋書記在崎嶇的山道上驅車4個小時從福州趕到沙縣(當時不通高速公路)拜訪,恭恭敬敬陪老首長喝了一杯酒。事後同志們才知道,宋書記那時身體實際已經有狀況了。還不到一個月,他到北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會議一結束,就住進了醫院,從此再也沒有回到他熱愛的工作崗位。 [4] 
嚴於要求自己和親屬
宋德福生活儉樸、 廉潔奉公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按規定像他這樣正部級的領導,家裏可以配一名公務員、 一名炊事員,但他從來不要,就是在生病治療期間,也是這樣。家裏衞生包括洗衣服等,都是自己利用週末與警衞員、 司機一起做。秘書本來也可以配兩個,但他只要一個。平時在食堂吃飯,他也都按標準交納伙食費。
宋德福不僅嚴於律己,而且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也是嚴格要求。他夫人金萍從北京到福州和他團聚,為了節省,幾次都是坐火車來;去廈門看看,也是自己買票坐大巴,自己掏錢住普通的賓館。獨生兒子結婚,他不讓辦酒席,連女方也不能辦,擔心別人利用這個機會送紅包。包括兄弟姐妹在內,宋德福一家人沒有一個經商的。在福建工作期間,除公務之外,他的秘書從來沒有與別人出去吃過一餐飯。可以肯定地説,宋德福一輩子,包括在最後病重住院期間,他沒有收過別人一分錢! 正像他在一篇文章中寫的: “我敢保證一點,我沒有以權謀私。”
市場經濟的浪潮,排山倒海般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改變着我們生存的環境,同時也衝擊着我們的內心。有時同志們也會同宋書記談起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官場上一些潛規則。談起諸如 “領導幹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 等等新民謠時,他説: “這個世界已經變了,這我心裏很明白,我也不是刻板的人。但我一輩子培養形成的信念,我不願再改變了, 人總要有點精神 。要想做一個好黨員,做個男子漢,總要有所堅守,有所捨棄。” [4] 

宋德福人物著作

《中國政府管理與改革》《我盡力了,福建》《八年人事制度改革行》《共青團體制改革的思考與實踐》《共青團工作縱橫談》《友好情誼-我所接觸的外國領導人》《和諧 公正 清醒 進取》《情趣·情思·情懷》《實用寫作的情感》 [8] 

宋德福人物紀念

2011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由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編輯的《宋德福紀念文集》一書。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