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守約

鎖定
宋守約,開封酸棗人。以父任為左班殿直,至河北緣邊安撫副使,選知恩州。累進步軍副都指揮使、威武軍留後。蒞職十年卒,年七十一。贈安武軍節度使,諡曰勤毅。
本    名
宋守約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開封酸棗
官    職
步軍副都指揮使、威武軍留後
追    贈
安武軍節度使
諡    號
勤毅

宋守約人物生平

宋守約,開封酸棗人。以父任為左班殿直,至河北緣邊安撫副使,選知恩州。仁宗諭以亂後撫御之意,對曰:“恩與他郡等耳,而為守者猶以反側待之,故人心不自安。臣願盡力。”徙益州路鈐轄,累遷文州刺史、康州團練使、知雄州,歷龍神衞、捧日天武都指揮使,馬步殿前都虞候。
入宿衞,遷洋州觀察使。衞兵以給粟陳譁噪,執政將付有司治,守約曰:“御軍安用文法!”遣一牙校語之曰:“天子太倉粟,不請何為?我不貸汝。”眾懼而聽命。進步軍副都指揮使、威武軍留後。
神宗以禁旅驕惰,為簡練之法,屯營可並者並之。守約率先推行,約束嚴峻,士始怨終服。或言其持軍太急,帝密戒之,對曰:“臣為陛下明紀律,不忍使恩出於臣,而怨歸陛下。”帝善之,欲擢置樞府,宰相難之,乃止。故事,當郊之歲,先期籍士卒之兇悍者,配下軍以警眾,當受糧而倩人代負者罰,久而浸弛,守約悉舉行之。所居肅然無人聲,至蟬噪於庭亦擊去,人以為過。
蒞職十年卒,年七十一。贈安武軍節度使,諡曰勤毅。 [1] 

宋守約軼事典故

宋守約擔任禁軍統帥。自從到了夏天,他就派他的士兵幾十人去捕蟬,不能讓他聽到蟬叫聲。如果讓他面前聽到蟬鳴的,就重重地鞭打那些士兵,一些人難以忍受,都説守約是討厭聽蟬的叫聲。神宗皇帝有一天問守約這件事,他説:“是有這事.”皇上認為他做得有點過份了。守約説:“我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但軍隊中是要有命令就要執行的。我有幸擔任禁軍統帥保護陛下,不知道士兵能不能做到有令必行,所以就以捕蟬來檢驗下罷了。蟬的鳴叫聲很難禁絕,而我能讓士兵把它去掉,如果陛下那一次讓我去守一個小城,我差不多還有聽從命令的士兵可供使用。”皇上認為他做得對。 [2] 
神宗皇帝認為禁軍驕傲懈怠,創設了精簡的辦法,駐紮在軍營的可以合併就合併。宋守約率行在禁軍中推行這一辦法,管束得十分嚴格。有人説他管理軍隊太急躁了,皇帝訓誡他。他説:“我為皇上嚴明軍紀,不忍看到恩惠從我這裏施出,而讓士兵怨恨皇上。”神宗聽了非常高興。 [2] 

宋守約人物評價

脱脱:自郝質至宋守約,皆恂直忠篤,為一時名將。遭世承平,邊疆少警,擁節旄,立殿陛,高爵重祿,以壽考終,宜也。 [1] 宋史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三百四十九·列傳第一百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13]
  • 2.    《石林燕語·卷十》:宋守約為殿帥,自入夏,日使軍校十數輩捕蟬,不使得聞聲。有鳴於前者,皆重笞之,人頗不堪,故言守約惡聞蟬聲。神宗一日以問守約,曰:“然。”上以為過。守約曰:“臣豈不知此非理?但軍中以號令為先。臣承平總兵殿陛,無所信其號令,故寓以捕蟬耳。蟬鳴固難禁,而臣能使必去,若陛下誤令守一障,臣庶幾或可使人。”上以為然。 神宗以禁旅驕惰,為簡練之法,屯營可並者並之。守約率先推行,約束嚴峻。或言其持軍太急,帝密戒之。對曰:“臣為殿下明紀律,不忍使恩出於臣,而怨歸於上。”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