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則行

鎖定
宋則行(1917年10月1日—2003年6月5日),上海市崇明縣人。1939年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經濟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國民黨政府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做出口貿易管理工作。1941年考入當時遷入重慶的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攻讀碩士,1943年畢業留所任助理研究員,並在當時的國民黨中央設計局從事經濟計劃研究。1944年報名參加留英考試,在八個社會科學名額中,力撥經濟學頭籌。1945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師從著名經濟學家斯拉法和瓊·羅賓遜。1948年獲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併成為英國皇家經濟學會終身會員。回國後先在上海中國經濟研究所任研究員,主編《經濟評論》雜誌,後到暨南大學任教授。1949年8月到東北人民政府統計局任研究員,參與新中國統計制度工作。1952年後一直在高等學校從事經濟理論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後在東北計統學院、東北財經學院、遼寧大學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經濟系副主任、主任,遼寧大學副校長,校文科學術委員會主席、學位委員會主席、遼寧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等職。1990年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2年獲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1996年獲遼寧省功勳教師稱號。
宋則行教授是第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曾兼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遼寧省主任委員等職務。此外,他還是遼寧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外國經濟史學會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説研究會副會長。 [1] 
中文名
宋則行
別    名
宋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上海崇明
出生日期
1917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
2003年6月5日
畢業院校
南開大學
劍橋大學
代表作品
《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問題》
《宋則行經濟論文集》

宋則行人物生平

宋則行,又名宋俠,1917年10月1日生於上海崇明縣向化鎮。宋家在祖上還頗富足,到宋則行記事的時候,家道已經衰落。父親畢業於復旦大學商科,在銀行做職員,經常失業。 [2] 
1935年宋則行中學畢業以後,家裏無力供他上大學,宋則行便考入了全部是官費的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經濟系。在大學求學期間,他一方面接觸了西方經濟學,另一方面也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這使他初步形成了中國應該走計劃與自由相結合的經濟發展道路的思想。1939年大學畢業後,宋則行被分配到國民黨政府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做出口貿易的管理工作。在這裏,他目睹了官僚資本同帝國主義國家相勾結搜刮中國人民血汗的事實,他決心放棄財政部的工作,繼續探索發展中國經濟之道。1941年,宋則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當時遷到重慶的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跟從李卓敏吳大業陳振漢、崔書香先生等專攻西方經濟學。在此期間,深入研究西方經濟理論和馬克思經濟理論使他在大學畢業初步形成的計劃與自由相結合的經濟思想進一步系統化和深化了。1943年宋則行獲碩士學位後,留所任助理研究員,並在當時的國民黨中央設計局從事經濟計劃研究工作。1944年,英國文化委員會在中國招收留學生,宋則行報名參加留英考試,在八個社會科學名額中,他贏得了唯一的一個經濟學名額。 [2] 
1945年至1948年,宋則行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深入系統地研究了包括微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貨幣銀行理論等在內的西方經濟理論,特別是深入系統地研究了凱恩斯的經濟理論。此外,他還研究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其他研究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著作,閲讀了英國工黨理論家們的一些著作,並且考察了英國經濟的歷史和現狀,1948年完成論文寫作,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 
1948年8月回國以後,宋則行先在上海中國經濟研究所任研究員,主編《經濟評論》,並在《經濟評論》上發表文章,宣傳自己的理論觀點,強調搞經濟建設必須實行計劃經濟,而實行計劃經濟必須同經濟自由結合起來。1949年初,上海中國經濟研究所停辦,《經濟評論》也被迫停刊,他到上海暨南大學任經濟學教授。 [2] 
宋則行教授塑像 宋則行教授塑像
1949年8月,響應黨的支援東北經濟建設的號召,他來到瀋陽,在東北人民政府統計局任研究員,參與創建新中國統計制度工作。從1952年起,轉入高等學校作經濟理論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後在東北計統學院、東北財經學院、遼寧大學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經濟系副主任、主任,遼寧大學副校長、校文科學術委員會主席、學位委員會主席、遼寧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等職。1990年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2年獲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1996年獲遼寧省功勳教師稱號。宋則行教授是第三、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曾兼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遼寧省主任委員等職務。 [2] 
宋則行著述頗豐,主要作品有《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問題》、《外國經濟史(近現代)》(與樊亢主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簡史》(與樊亢等合寫)、《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與谷書堂主編)、《社會主義宏觀經濟效益概論》 (與劉波等合寫)、《社會主義經濟調節概論》(與汪祥春主編)、《中國人口遼寧分冊》(主編),《宋則行經濟論文集》、《當代西方經濟學原理》(主編)、《社會主義宏觀經濟學》(主編)、《現代西方經濟學辭典》(主編)、《馬克思經濟理論再認識》、《轉軌中的經濟運行問題研究》等。 [2] 

宋則行後世紀念

2008年9月15日,在遼寧大學60週年校慶之際,宋則行教授圖片展和宋則行教授塑像揭幕儀式在遼寧大學新校區舉行。樹立在遼寧大學則行樓前的父親雕像學者風範依舊,影響和激勵着一代學人自強奮進,學為人師,為人師表,薪火相傳。 [3] 
參考資料
  • 1.    施正一主編.當代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百人小傳.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124-125
  • 2.    徐憲江編著.中國經濟學家地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34-37
  • 3.    學者的風範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2010-06-24[引用日期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