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伯行

鎖定
宋伯行(1892-1928)(概述圖來源:[1]) [1]  名孟宣,字伯行,山東濰城人。1915年畢業於山東省立模範染織講習所,被招聘到濟南民生工廠當技師。1923年在濟南加入共產黨。 1923年“二七”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宋伯行在濟南鐵路工人中積極開展後援工作。1925年“五卅”運動中,他深入工廠演講宣傳,組織募捐。6月25日,濟南魯豐紗廠成立工會、工人俱樂部和工人夜校,他兼任夜校教員。組織發動了魯豐紗廠的罷工鬥爭並取得重大勝利。 1925年夏,宋伯行接任中共濟南地方執委負責人。同年冬,被選為委員。這期間他曾帶領津浦鐵路大廠和魯豐紗廠工人黨員,破壞北洋軍閥的軍用列車和軍火生產,以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6年10月,宋伯行受黨的委託組建了中共益都縣地方執行委員會,並任書記。翌年4月,任中共青州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1928年2月,宋伯行獲悉地委組織部長杜華梓叛變投敵,當機立斷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全部疏散。會後他立即去濟南向省委彙報,4月17日在濟南被張宗昌軍閥當局逮捕。1928年4月27日,宋伯行被殺害於濟南緯八路刑場。 [2] 
中文名
宋伯行
別    名
名孟宣,字伯行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2年10月
逝世日期
1928年4月27日
畢業院校
山東省立模範染織講習所
出生地
山東濰縣(今濰城區)

目錄

宋伯行人物生平

宋伯行(1892-1928),1892年10月出生在山東濰縣(今濰城區)城內一個沒落地主家庭裏。其父宋書林,是濰縣有名的中醫。1911年,宋伯行在濰縣縣立高等小學堂畢業,同年考入濟南趵突泉前的山東省立模範染織講習所讀書。1915年講習所畢業後,被招聘到濟南民生工廠當染織技師。1916年,孫中山命居正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在魯舉兵討袁。宋伯行參加了反袁鬥爭,並曾隨軍克服濰縣。
“五四”運動爆發後,宋伯行在濟南積極投入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鬥爭。後受山東黨組織創建者王盡美、鄧恩銘等人的影響,思想日趨進步,1923年在濟南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宋伯行在濟南鐵路工人中積極開展後援活動,因此被民生工廠開除。其後,他到省立模範染織講習所任教,仍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他居住的閻千户莊,是濟南津浦鐵路大廠工人的主要居住區之一。他經常到工人中開展工作,刻印、散發黨的宣傳品。1925年“五卅”運動中,宋伯行深入工廠演講宣傳,組織募捐。在他和魯伯峻、李子真等人的具體指導下,6月25日,濟南魯豐紗廠成立了工會,由細紗保全工人朱錫庚任工會委員長。同時,還成立了工人俱樂部和工人夜校,宋伯行兼任夜校教員,經常給工人講解革命形勢,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行,指出工人階級受壓迫受剝削的根源,宣傳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他説:“當你們看到帶斧頭、鐮刀的紅旗高舉的時候,工人的工作就能實行八小時,工資也能提高了,生活也會改善了。”他還教給青年工人唱少年先鋒隊歌:“走上前去呀!進攻在前,同志們奮鬥……”在提高工人覺悟的基礎上,魯豐紗廠工會組織發動了該廠的罷工鬥爭。當魯豐紗廠罷工工人和廠方談判形成僵局時,宋伯行和魯伯峻親自召集朱錫庚、史得金等工會領導人商量對策,最後終於使罷工取得了重大勝利。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以實現國共合作。1924年7月,國民黨濟南市黨部成立後,宋伯行按照黨的指示,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國民黨,並擔任了國民黨濟南市黨部的第一屆委員。他積極開展革命的統一戰線工作,致力於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
1925年夏,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負責人王盡美病逝前後,宋伯行擔任了中共濟南市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負責人。是年8月,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在濰縣二十里堡召開山東各地支部負責人會議,宋伯行出席了會議。同年冬,中共中央派張昆弟來山東恢復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宋伯行被選為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
1926年下半年,宋伯行受黨的委託組建了中共益都縣委,並任書記。縣委下有城關、澇窪、聖水三個支部。由於宋伯行和縣委其他負責人的積極努力,益都地區黨的組織在短期間內就有了很大發展。1927年4月,以益都縣委為基礎,成立了中共青州地方執行委員會,宋伯行任書記,下轄益都、臨朐、昌樂、壽光、廣饒、臨淄六縣。地執委機關設在益都澇窪村。1927年夏,中共山東省委、共青團省委在益都東聖水村召開青州地區黨、團工作會議,宋伯行參與領導了這次會議。會議分析了蔣介石叛變革命後的形勢,傳達了共產黨的主張和決定採取的措施,研究了發展黨團組織和發動羣眾等問題。這次會議使與會人員初步認識到統一戰線中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重要性。
1928年農曆七月,宋伯行與益都女子師範共產黨員魏玉生結婚,住在濟南中大槐樹街。婚後,魏玉生留做黨的地下交通。魏玉生對革命懷有很高的熱忱,常常不避艱險來往於濟南和益都之間,為黨傳遞秘密文件。這時宋伯行仍常來往於濟南、益都之間,從事黨的活動。
1928年2月間,宋伯行聞悉地執委組織部長杜華梓叛變投敵。他當機立斷,召集了地執委工作人員緊急會議,決定全部疏散,會後立即趕回濟南向省委彙報。這時,國民黨已經與山東軍閥張宗昌秘密勾結起來,宋伯行回濟不久,於4月17日遭張宗昌軍閥當局逮捕。
宋伯行被捕後,備受酷刑,但他始終未泄露黨的機密。敵人逼他指認被拘捕的濟南津浦鐵路大廠工人黨員張吉平和王澄汝,他寧受酷刑,也拒不指認。在宋伯行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勵下,張吉平和王澄汝雖遭敵人毒打,也沒有承認自己的黨員身份。後來,敵人只好將張吉平、王澄汝交保釋放。
1928年4月27日,張宗昌反動軍閥當局將宋伯行殺害於濟南緯八路刑場。宋伯行在敵人刑場上,表現了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氣概,他從容不迫地向敵人索取紙筆揮毫疾書,簡述了自己參加共產黨,為革命而戰,為革命而死的經歷,最後,端坐椅上,面對槍口,英勇就義。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