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華梓

鎖定
杜華梓(1900~1951),字桐階,化名“花子”,青州市雲峽河鄉澇窪村人。是中國共產黨的益都地區早期的活動分子,1927年叛黨,曾任國民黨益都縣縣長。積極反共,新中國成立後被處決。 [1] 
中文名
杜華梓
別    名
花子
國    籍
中國
籍    貫
青州市雲峽河鄉澇窪村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目錄

杜華梓人物生平

杜華梓1900年出生,1924年杜在省立十中畢業後在東關高小任教員,這年5月加入國民‘黨,8月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中共青州支部的第一任書記。1926年10月,中共益都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杜華梓任組織部長,1927年4月,中共青州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杜任組織部長。在此期間,杜還兼任國民黨益都縣黨部執行委員,出席過在廣東召開的全國農民代表大會,返魯後被派為中共黨務視察員,國民黨特派員,負責視導益都等六縣。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衞相繼叛變革命後,杜華梓於1928年1月在上海《民國日報》兩次發表聲明叛變共產黨,嗣後歷任國民黨益都等六縣指導員、招遠縣長、昌樂縣教育科長、濰縣教育科長兼第八專署教育科長等職。在此期間,杜積極參與了國民黨屠殺共產黨員破壞革命組織的活動。1937年1月杜到廬山接受蔣介石主持的訓練。
1937年冬,日軍侵佔益都,杜接受國民黨山東省主席沈鴻烈的委任,任益都縣長,兼保安三旅副旅長職務(旅長王葆團),受反共專家秦啓榮指揮。杜不事抗日,專致力於拉攏私人勢力,與共產黨和抗日部隊製造磨擦,二屠殺殘害抗日羣眾。1939年,秦啓榮製造太河慘案後,抗日軍民奮起反擊,杜隨王葆團潰退至臨朐,王葆團公開投降日軍,杜也辭去國民黨益都縣長,到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任賑濟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杜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建設廳視察。1948年8月濟南解放後被捕,1951年伏法。 [1] 
參考資料
  • 1.    邢其典;張景孔;顧建華;侯希平,青州市志編纂委員會;青州市志/人 物;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年02月;第10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