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立龍

鎖定
安立龍, [1]  男,(1966.7.4--),博士碩士生導師,現任廣東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生態學會分會理事、中國家畜牧獸醫學會家畜學會環境衞生學分會理事,《家畜生態學報》副主編。主要從事動物遺傳繁育、動物營養與飼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中文名
安立龍
外文名
An Lilong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6年7月4日
性    別
學    位
博士
職    稱
教授

安立龍人物履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員會委員

安立龍職務任免

2023年1月7日下午,政協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決定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員會委員。 [2] 

安立龍個人成就

主要從細胞水平研究飼料營養物質對動物生長發育繁殖影響的基本規律,評價飼料的安全性。
在學術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從事動物胚胎幹細胞分離、克隆與定向誘導分化研究 1999年在我國首次從牛胚胎中獲得了克隆6代的牛胚胎幹細胞,並對牛胚胎在分化抑制物上生長行為進行系統研究,建立了牛胚胎幹細胞分離、克隆與體外培養技術體系,該項研究成果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成果鑑定,獲得陝西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一等獎。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人胎兒胰腺幹細胞分離、克隆、誘導分化與鑑定研究,“人類胎兒胰腺幹細胞研究”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鑑定。
主持廣東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豬胚胎幹細胞定向誘導產生胰腺細胞機理的研究”,西北農業大學自然科學基金“cGMp對小鼠胚胎幹細胞克隆效率影響的研究”,等;從事動物環境與營養研究 將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動物環境與營養研究領域,探索炎熱環境對肉雞和蛋雞生產性能、生理機能以及組織器官發育的影響,探討飼料添加劑安全性評價新方法,取得顯著成績。在陝西省隴縣從事生態農業(畜牧業)基地建設,以種草種樹為突破口,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奶山羊和奶牛為轉換器,以畜產品加工和銷售為龍頭,建立了“林草-糧-羊-畜產品加工”協調發展的畜牧業生產體系,加強農業技術推廣與普及,推動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的發展,該項研究成果獲陝西省人民政府農業科技推廣二等獎,其研究論文被評為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主持和參加省、校級多項科研課題如校級課題“以胚胎幹細胞為模型評價甲基供體飼餵動物安全性的研究”和省級課題“隴縣唐家莊鄉生態畜牧業基地建設”等。

安立龍主持的精品課程

《動物繁殖學》建設 參加4項省級和校級教學改革課題的研究,承擔本科生與研究生《細胞工程》、《細胞生物學》、《動物環境與營養》、《家畜環境衞生學》、《家畜生態學》等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與出版專著 主編教育部全國高等農林院校規劃教材《家畜環境衞生學》,主編《淡水養殖與疾病防治》(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副主編《肉牛快速育肥100問》(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副主編《集約化豬場廢水處理與利用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參編全國統編教材《家畜環境衞生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現代農業科技史》(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年)、《現代生態農業》(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幹細胞與發育生物學》(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4年4月)。在《中國農業科學》、《中國農業通報》和《中國獸醫學報》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名義發表動物環境與營養研究論文50餘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