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樂窩

(漢語成語)

鎖定
安樂窩,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北宋·邵雍無名公傳》。 [1] 
這則成語意思是指舒適的家,形容安逸的生活環境。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通常作主語、賓語。 [1] 
中文名
安樂窩
拼    音
ān lè wō
近義詞
避風港、伊甸園、温柔鄉
出    處
《無名公傳》
語法功能
作主語、賓語

安樂窩成語出處

北宋·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 ,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 [1] 
後人從這句話中剪裁出“安樂窩”作為一則成語。 [1] 

安樂窩成語典故

宋代的理學家邵雍年少時,自認為才華無人能比,立志要博取功名,幹一番大事業,因此刻苦學習,讀書不輟。
邵雍讀書時,經常刻意磨鍊自己的意志,鍛鍊自己的堅韌性格。夏天,他即使汗流浹背也從不搖扇子避暑;冬天,即使滴水成冰他也從不生爐子取暖。甚至經常為了讀書,整夜都不躺下來睡覺,只有實在困得吃不消的時候,才趴在桌子上面打個盹解乏。邵雍專心致志地沉浸在讀書學習中,一晃幾年過去了。後來,他覺得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有很大的侷限性,有些問題還需要自己親自去體驗、去感受、去閲歷。於是,他舉家從偏僻的范陽遷居到當時的大都會洛陽,以期能增長自己的學識。不久,他又感慨道:“古人尚且能尋幽訪古,以古為友,以彌補學識的不足,而我卻什麼地方也沒有去過。”於是,他打點行裝,開始跋山涉水,四處去探訪古蹟。很快,他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齊、魯宋、鄭各地。終於有一天,他心中豁然開朗,突然明白了自己應該做什麼。他趕緊回到家中,將自己在外面遊歷所取得的一些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由於有自己的見聞與書上的敍述相印證,一些原本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現在終於有了答案。他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的學識前進了一大步。當時,有一個北海人李之才任芝城縣令,聽説了邵雍刻苦好學的事蹟,認為他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李之才便來到邵雍家中造訪,對邵雍説:“你聽説過天地造化的學説嗎?”邵雍説:“還沒有,但我願意接受您的指教。”於是,邵雍就跟隨李之才學習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六十四卦象等儒家的象數之學。由於邵雍的刻苦鑽研,他不久便探究了其中的奧妙,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家邵雍最初到洛陽的時候,不為人所知。他搭建了一個茅草房,雖然簡陋,但總算能遮風擋雨,也算是一個家。他親自砍柴燒飯,侍奉父母,生活雖然清苦,但一家人過得非常和氣,他也就怡然自樂。後來邵雍因為學識淵博,得到許多人的尊敬,遠近聞名,連當朝的公卿大臣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人也十分尊敬他,常跟隨他一同出遊,並給他購買了房屋和田地。但邵雍沒有忘記在茅草屋中度日的艱辛,他仍然親自耕田種地,自給自足,並將他的住處命名為“安樂窩”,自稱“安樂先生”。而往來洛陽的名士才子,都必定要去邵雍的“安樂窩”拜訪,以見識這位一代大儒的風貌。
後來,“安樂窩”這一典故,成為舒適的家的代稱。 [2] 

安樂窩成語寓意

“安樂窩”不僅僅指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有人認為,歷代投機政客、野心家,都苦心經營自己的“安樂窩”。如袁世凱曾在河南安陽市北郊修建了定名為“洹上村”的華麗園宅(靠近洹河)。袁世凱把洹上村作為他的安樂窩。政治上失勢時,他暫時龜縮在這裏,以“休養”“垂釣”為名,暗中籌劃;一旦時機成熟,就竄出安樂窩,捲土重來。可見安樂窩者,不是為了安樂也。“安樂窩”是資產階級的安樂場所,誰如果執迷不悟,繼續經營,勢必墮落為新資產階級分子。這樣的“安樂窩”多了,就牽涉到國家變不變顏色的問題。 [3] 

安樂窩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安樂窩”這則成語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形容安逸的生活環境。它在句子中可充當主語、賓語等。 [1] 
運用示例
宋·邵雍《安樂窩中四長吟》詩:“ 安樂窩中快活人,閒來四物幸相親:一編詩逸收花月,一部書嚴驚鬼神,一炷香清衝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 [1] 
宋·辛棄疾題鶴鳴亭》詩:“疏簾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樂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