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慶黃梅戲劇院一團

鎖定
安慶黃梅戲藝劇院一團是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及一大批黃梅戲著名演員的母團,於1956年2月正式建立國營劇團,演出足跡遍及皖、蘇、浙、閩、,贛、鄂、豫、湘、魯、冀、吉、遼、陝、甘、新、京、滬雲、貴等19個省、市、自治區。曾參加影片《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小店春早》拍攝,為黨和國家重大會議、中央首長、 外事活動做過專場演出,榮獲過國家級、 省級、市級多項大獎。
中文名
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
成立時間
1956年
性    質
全民所有
人    數
100多人
主要演員
田玉蓮丁同劉廣慧、王富珍
前    身
安慶專區實驗黃梅戲劇團
主要作品
影片《天仙配》《女駙馬》
藝術家
嚴鳳英王少舫

目錄

安慶黃梅戲劇院一團簡介

安慶市於1956年,成立了安慶市一團、二團。1958年兩團合併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1982年,改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下設一、二團,全院200多人,全民所有制性質。一團,100多人,演員陣容比較強大,有田玉蓮丁同劉廣慧、王富珍、斯淑嫺、董文霞等,這些演員在社會上很有影響力。

安慶黃梅戲劇院一團劇院內容

一團是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及一大批黃梅戲著名演員的母團,於1956年2月正式建立國營劇團,前身是民眾、勝利兩個演出實體,建立於四十年代,代表了當時黃梅戲的最高水平,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和潘憬俐等, 先後輸送給安徽省黃梅戲劇團,57年又組建了一個黃梅戲劇團支援了湖北省;還辦起了黃梅戲演員訓練班,培養出了大批黃梅戲的優秀人才, 並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成安徽省黃梅戲學校, 為黃梅戲的發展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
四十多年來,已演出的大、 小戲近三百本,為黨和國家重大會議、中央首長、 外事活動做過專場演出,其中有為黨的八大、 十二大的演出;為中央首長陳毅、董必武、黃鎮、李鵬、朱鎔基、姜春雲、姚依林的演出;為越南胡志明主席, 為四十多個國家駐華大使的演出, 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際友人的讚揚。1986年受香港華藝邀請赴香港展演,進行了多場演出。 同年出訪日本,在茨木市進行了友好演出,都受到了好評。
安慶黃梅戲劇照 安慶黃梅戲劇照
一團的演出足跡遍及皖、蘇、浙、閩、,贛、鄂、豫、湘、魯、冀、吉、遼、陝、甘、新、京、滬雲、貴等19個省、市、自治區。  一團曾參加影片《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小店春早》 拍攝,並多次參 加全國、華東地區及省、市會榮獲過國家級、 省級、市級多項大獎。 馬自俊榮獲國家級“十佳 演員”稱號,趙媛媛滿玲玲榮獲省級“十佳演員”稱號,《富貴圖》一劇榮獲95中國安慶第二 屆黃梅戲藝術節文化部優秀演出獎,趙媛媛、馬自俊分別榮獲國家級金獎和銀獎。《朱門玉碎》由北影廠拍攝成電影, 《玉帶緣》由中央電視台 拍攝成三集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公主與皇帝》由江蘇電視台拍攝成電視劇。 經常上演的優秀劇 目,由各級電視台、電台、各音像部門製成電視 片、唱片、盒帶、VCD影碟,深受廣大觀眾,聽眾的喜愛。
安慶黃梅戲劇照 安慶黃梅戲劇照
近年來,劇團領導班子, 帶領演職員艱苦創 業,把排練場改造成了小劇場自1996年9月至1999 年底每年超百場演出,演出場次達到400多場, 自編劇目《故鄉處處唱黃梅》、《三星賜福》等深受領導觀眾歡迎,由趙媛媛、董家林主演的大型現代戲《柳暗花明》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 已專場為團省委第十次代表大會演出, 榮獲全國 共青團五個一工程獎,98年安徽舉辦的黃梅戲年一舉奪魁獲省五個一工程獎,9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週年獻禮進京展演,受到彭佩雲副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良度評價。
2005年12月,市級三個黃梅戲劇團整合重組為市黃梅戲劇院一團和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各有側重又互相配合:一團“守內”,主攻本土市場,維持黃梅戲生機;再芬劇院則“攻外”,打造精品,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團當家花旦趙媛媛因主演舞台劇《孔雀東南飛》榮獲2004年第21屆戲劇梅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