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藝術學院

鎖定
安徽藝術學院(Anhui University of Arts),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批准設置的本科層次普通高校,定位於應用型高等學校,主要培養適應區域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藝術類人才。
2013年12月,通過整合全省優質藝術類高等教育資源,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批准在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基礎上設置安徽藝術學院。 [1] 
截至2024年3月,學校佔地580畝,一期工程建築面積20.87萬平方米,二期工程規劃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31萬冊;設有9個教學單位,開設19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233人(含特聘6人)。 [2-3] 
中文名
安徽藝術學院
外文名
Anhui University of Arts
簡    稱
安藝(AHUA)
所在地
合肥市
創辦時間
2013年12月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藝術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主管部門
安徽省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韓軍 [22] 
本科專業
19個
院系設置
9個教學單位
校    訓
德藝雙馨、知行合一
地    址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區前嶺路與淮海大道交口東北
院校代碼
14682
知名教師
孫來法

安徽藝術學院歷史沿革

安徽藝術學院舊·安徽藝術學院

1959年,安徽藝術學院成立。因國家處於困難時期,學院在3年後停辦。
“文革”結束後,安徽省向國務院申請“立即恢復安徽藝術學院”。
安徽藝術學院校園風光
2012年起,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恢復組建安徽藝術學院,擬合併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組建本科層次的安徽藝術學院。由於教育部規定“公辦高職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院校”,申報工作擱淺。

安徽藝術學院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201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整合全省藝術類高等教育資源,以開辦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為基礎,邊辦學邊籌建。12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是安徽大學二級學院,獨立設置、獨立管理,屬獨立法人單位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由省教育廳主管,納入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序列管理。
2018年,以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為基礎,申報獨立設置安徽藝術學院。 [3]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致函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基礎上設置安徽藝術學院。 [1] 

安徽藝術學院新·安徽藝術學院

2019年12月28日,安徽藝術學院成立暨發展研討會在校舉行,安徽藝術學院掛牌成立。 [4] 

安徽藝術學院辦學條件

安徽藝術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233人(含特聘6人),其中正高職稱28人,副高以上職稱122人,副高職稱以上教師佔比54%;博士38人,在讀博士27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215人,佔比95%;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政府津貼、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江淮文化名家、省級高端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等省級以上人才26人。 [12] 
校園實景
類別
名稱
國家一級演員、男高音歌唱家
孫來法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孫來法
全國優秀教師
孫來法
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孫來法
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後備人選
周之虎、張建華
安徽省教學名師
孫來法、周愛寶、吳孔鐸、呂中華、張建華、羅耀東
安徽省教壇新秀
王劍飛、周靜、傅潤楊、馮傳勝、陳昀嵐、孫四化、俞璋凌
安徽省專業帶頭人
呂中華、蔡正蘭
注:參考資料來源(名單不全) [5-8] 

安徽藝術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9個教學單位,開設19個本科專業。 [2-3] 
院系名稱
專業名錄
音樂學院
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21] 
舞蹈學院
音樂表演、舞蹈表演 [15] 
戲劇學院
表演、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戲曲文學) [20] 
傳媒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新聞學、影視攝影與製作、網絡與新媒體 [19] 
美術學院
繪畫、中國畫 [18] 
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藝術與科技 [17] 

安徽藝術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與專業改造項目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院級特色專業4個,院級品牌教學活動6個;建成74門省、校級精品(一流)課程,立項29門校級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類項目,立項省級質量工程190個。 [3] 
類別
名稱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播音與主持藝術 [16] 
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數字媒體藝術
安徽省特色(品牌)專業
音樂表演
安徽省級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與專業改造項目
音樂表演、表演(黃梅戲方向) [3] 
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實踐教育基地、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育基地
安徽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中國工藝美術史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應用型創新藝術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6-7]  [9]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2個,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3個;編著8萬字《“藝”話皖美》校本思政讀本。 [3] 
2017年安徽省教學成果獎
項目名稱
參與人員
獎項級別
一會一賽,教藝融合,促進教師教學發展的創新與實踐
張晶、韓大國、孫來法、
李偉、王琍琍 羅耀東、呂中華
二等獎
基於“競賽+項目”的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劉勇、陶莉、羅耀東、楊麗、
顧佐佐 封華、丁雅晴
三等獎
  • 學生成績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在首屆全省大學生講思政課決賽中奪得特等獎和一等獎,在第二屆全省大學生講思政課決賽中繼續蟬聯特等獎及三個二等獎。 [3] 

安徽藝術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擁有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省級一流學科1個。 [3] 
類別
名稱
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音樂與舞蹈學 [3] 
省級一流學科
音樂與舞蹈學 [3] 

安徽藝術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先後與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意大利時尚學院、美國歐柏林學院等多所著名藝術高校開展合作。與安徽演藝集團安徽廣播電視台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安徽省書畫院、安徽省藝術館、嶽西縣政府、肥東縣委宣傳部等企事業單位、文化傳媒機構、地方政府開展校企合作、校政合作,資源共享、協同育人。 [3] 
2020初雪 2020初雪

安徽藝術學院藝術研創

安徽藝術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兩個專職科研機構、11個科研平台。安徽音樂文化研究與傳承中心獲批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3] 
類別
名稱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安徽音樂文化研究與傳承中心 [3] 

安徽藝術學院研創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2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6項、國家廣電總局社科研究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204項,橫向科研項目37項。 [3] 

安徽藝術學院藝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圖書與信息中心有館藏紙質圖書31萬冊,建有現代化業務管理系統,共享安徽省高校數字圖書館等電子資源,已開通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超星讀秀知識庫、超星移動圖書館、設計師之家數字圖書館等數據庫資源。 [3]  [26] 

安徽藝術學院文化傳統

  • 校徽
校徽形似徽派建築,由“藝術”二字構成。既體現出專業藝術院校的辦學特色,也反應學院徽派樓羣的建築風格。
整個圖式繼承新安寫意之風,用中國印做底,確定中國紅為標準色。
校名採用徽風大家賴少其先生書法字體。
賴少其先生字樸拙奇崛、圓勁渾厚、瀟灑飄逸,與校徽印章造型相得益彰。 [10] 
學校標識 學校標識
  • 校訓
德藝雙馨、知行合一 [3] 

安徽藝術學院學校領導

安徽藝術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韓軍 [22] 
黨委委員、副院長
柳友榮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程宗林
黨委委員、教師工作部(人事處)部長(處長)
曹曉富
黨委委員、組織部 (黨校)部長(副校長)
王琍琍
黨委委員,副院長
陳林
資料來源: [11]  [25] 

安徽藝術學院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期
黨委書記、院長
2014年—2019年6月
黨委書記
2020年12月-2023年3月 [22-24] 

安徽藝術學院校園環境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安徽藝術學院的校園規劃及建築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體現徽派元素和建築風格,一期工程建築面積20.87萬平方米,已完成建設並陸續投入使用,包含劇場、音樂廳、藝術館、大師工作室以及戲劇戲曲、舞蹈、音樂、美術、設計、播音主持、影視製作等專業教學場館,部分教學場館及功能設施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二期工程規劃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包含學生宿舍樓D組團、體育館和演藝中心。 [3] 

安徽藝術學院學校榮譽

時間
名稱
2021年12月
花鼓燈、巢湖民歌、靈璧菠林喇叭入選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名單 [13] 
2021年12月13日
入選安徽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優秀單位公示名單。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