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南部,橫亙於石台、祁門兩縣交界處,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地理座標為東經117º15′~117º34ˊ,北緯29º59ˊ~30º6ˊ。保護區總面積6713公頃。1982年始建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  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2] 
2019年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植物新種,後經省植物學會理事長邵劍文教授團隊研究確認,通過專家組評審,歷時4年確定為植物新種,命名為“牯牛石豆蘭”。 [9]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安徽牯牛降黑麂重要棲息地入選。 [10] 
中文名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安徽省南部
設立時間
1982年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保護對象
黑麂、白頸長尾雉、獼猴、中華鬣羚、白鷳等
類    型
森林生態系統型
面    積
6713 公頃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

1982年,始建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安徽省第一個被批建的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安徽牯牛降黑麂重要棲息地入選。 [10]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南部,橫亙於石台、祁門兩縣交界處,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地理座標為東經117º15′~117º34ˊ,北緯29º59ˊ~30º6ˊ。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地貌

保護區岩石成份複雜,有花崗岩千枚巖石灰岩等。因斷裂切割和後期差異升降運動等影響,在地形上構成高峯峻嶺,峽谷萬丈的地貌景觀。主峯一帶明顯突出,外圍呈中低山巒,而且南北坡各顯不同的特點,南坡山勢陡峻,北坡地勢平緩。 [3]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

保護區土壤質地以重壤為主,夾有較多的砂粒和石礫。保護區居皖南暴雨中心區,而且山高坡陡,土壤母巖又主要是花崗岩,風化物中含石英、長石等粗粒礦物較多。 [4]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

保護區植被垂直分佈規律明顯,自下而上依次為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林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山地灌叢和山地草甸。 [2]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範圍

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南部的石台縣祁門縣交界處,地處東經117°15′~117°34′,北緯29°59′~30°06′。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713公頃,與石台縣的仙寓鎮、大演鄉和祁門縣的安凌鎮、歷口鎮、箬坑鄉5個鄉鎮的10個行政村接壤。 [1]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目標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2]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

保護區內有香果樹紅豆杉鵝掌楸永瓣藤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16種。有金錢豹、雲豹、梅花鹿、黑麂、鬣羚、獼猴、白鷳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9種。此外,還有大量的藥用植物,真菌類和昆蟲資源。 [5] 
動物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脊椎動物有31目82科272種,包括獸類49種,鳥類148種,爬行類33種,兩棲類17種,魚類2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金錢豹梅花鹿黑麂白頸長尾雉雲豹黑鸛等6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獼猴短尾猴大靈貓白鷳鴛鴦紅隼等24種;還有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獸類和名貴觀賞鳥類,如黃麂、野豬環頸雉棘胸蛙紅嘴相思鳥畫眉等。另有昆蟲25目14科550餘種。 [2] 
植物
保護區有苔蘚植物50科97屬138種,維管束植物180科627屬1210種,其中包括蕨類26科54屬104種,裸子植物5科7屬10種,被子植物149科568屬1096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銀杏、紅豆杉、南方紅豆杉3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香榧永瓣藤連香樹等14種;屬省級保護的有黃山木蘭黃山花楸等15種。 [2] 
以上數據截至2013年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發利用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信息

景區
龍門景區 龍門景區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分為五大景區:牯牛峯景區(主峯景區)、龍門峽景區(龍門景區)、靈山景區(奇峯景區)、雙龍谷景區(雙河口景區)和觀音堂景區。保護區已開發的是龍門峽景區(龍門景區),主要景點有:嚴家古村、龍門潭、四疊飛瀑、鴛鴦潭情人谷等。 [6] 
交通
保護區交通主幹線有省道殷佔公路經過大演鄉和仙寓鎮,與保護區毗鄰的各村均已通公路。 [7]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

2013年4月,石台縣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北京林業大學簽訂了共建教學科研基地協議。
牯牛降與北京林業大學均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加強深度合作,共同促進教學科研基地建設和保護區建設,為自然保護區在人才培養、科技交流、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搭建一個良好的合作平台,進一步提升安徽省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水平。 [8]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價值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安徽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僅木本植物就有500餘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香果樹、鵝掌楸等,高等動物有20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梅花鹿、白頸長尾雉等十多種,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科研基地。
保護區地處華東地區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地帶,水資源豐富,地層古老、氣候宜人、人為破壞少。保存了結構複雜、功能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境內地帶性原生植被保存完好,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中國東部地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重要的典型區域之一,被稱為中國東部地區動植物物種“天然基因庫”、綠色“自然博物館”。牯牛降因物種豐富、特有種多而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列為“中國優先保護生態系統”,屬於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區”。 [1]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