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平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岑溪市轄鎮)

鎖定
安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岑溪市轄鎮,地處岑溪市北部,東接蒼梧縣廣平鎮,南為糯垌鎮,西連三堡鎮,北與龍圩區新地鎮藤縣埌南鎮同心鎮接壤, [1]  行政區域面積155.9平方千米。 [2]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平鎮常住人口為22760人。 [5] 
晉升平五年(361年),析蒼梧郡置永平郡及其安沂等縣,郡、縣均治今市東北安平鎮古院村隸廣州,下領安沂、夫寧、豐城等10個縣。1982年,太平公社更名安平公社。1984年,安平公社撤改為安平鄉。1995年,安平鄉撤改為安平鎮。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安平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太平社區。 [1] 
2011年,安平鎮財政總收入661.2萬元,比上年增長46.5%。農民人均純收入4932元。 [1]  截至2019年末,安平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中文名
安平鎮
外文名
Anping Town
別    名
安平,太平
行政區劃代碼
45048111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岑溪市
地理位置
岑溪市北部
面    積
155.9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太平社區
電話區號
0774
郵政編碼
5432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2760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富寧新農村
銅稱頂聖績廟
車牌代碼
桂D

安平鎮歷史沿革

晉升平五年(361年),析蒼梧郡置永平郡及其安沂等縣,郡、縣均治今市東北安平鎮古院村隸廣州,下領安沂、夫寧、豐城等10個縣。
南朝齊,遷永平郡治夫寧縣(今藤縣地)。梁,置建陵郡,治安沂縣,並改郡治安沂縣為安基縣,隸石州。
隋代,廢建陵郡,安基縣改隸藤州。隋大業初,藤州廢.安基縣改隸永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基縣改隸藤州。唐貞觀二十三年(648年),安基縣更名安昌縣。唐天寶元年(742年),安昌縣改隸感義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安昌縣又更名義昌縣。次年,義昌縣改隸藤州。
宋開寶三年(970年),義昌縣廢。此後鎮域先後屬譚津縣、藤州、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太平鄉,屬藤縣三堡區。
1952年,改屬岑溪縣第八區(糯坷)。
1958年,分設太平、白板等鄉。同年,屬糯坷(太陽)公社。
1961年,復屬糯坷區。
1968年,分設太平公社。
1982年,太平公社更名安平公社。
1984年,安平公社撤改為安平鄉。
1995年,安平鄉撤改為安平鎮。 [1] 

安平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安平鎮轄太平1個居民委員會,古院、成美、同心、鳳新、中慶、富寧、富羅、羅同、靈山、尖峯、治垌、純塘、曇倫、白板、三塘、古益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1個居民小組,193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安平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太平社區,古院村、成美村、同心村、鳳新村、中慶村、富寧村、富羅村、羅同村、靈山村、尖峯村、治垌村、純塘村、曇倫村、白板村、三塘村、古益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太平社區。 [1] 
安平鎮

安平鎮地理環境

安平鎮位置境域

安平鎮地處岑溪市北部,東接蒼梧縣廣平鎮,南為糯垌鎮,西連三堡鎮,北與龍圩區新地鎮藤縣埌南鎮同心鎮接壤, [1]  行政區域面積155.9平方千米。 [2] 

安平鎮地形地貌

安平鎮境內大部分為山丘,地勢北高南低,東部稍高,中部較低,形成中西部小盆地。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最高峯位於尖峯頂,海拔785.3米。 [1] 

安平鎮氣候

安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1月平均氣温13℃,7月平均氣温29℃,年平均氣温21℃。極端最高氣温38.6℃,極端最低氣温-3℃。年降水140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465.8毫米,最少年降雨量836.3毫米。全年無霜期328天。年均日照1916.6小時。 [1] 

安平鎮水文

安平鎮境內河流有清水河、細河、同心河匯流成三水河,古麻河、羅祠河兩河交匯後注入三水河。另有大蛤河、白板河、黃塘河、三塘河。 [1] 

安平鎮自然災害

安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霜凍、冰雹、雷擊、山體滑坡等。旱災多發於春季,洪澇多發於夏季,尤以6—7月多發。治垌、白板、三塘、純塘、古益等山區村是山體滑坡多發區。最嚴重一次自然災害發生在2010年6月12日,連降暴雨,全鎮受災167户、6513人,倒塌房屋15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015畝,其中成災面積2100畝、絕收面積915畝,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200萬元。 [1] 

安平鎮自然資源

安平鎮境內有芝麻石、花崗岩、鎢、鐵錳、鉛鋅、鈦鐵等。三塘、古益兩村鉛鋅礦豐富。 [1] 

安平鎮人口

2011年末,安平鎮轄區總人口3212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01人,城鎮化率4.98%。另有流動人口3323人總人口中,男性17348人,佔53.99%;女性14781人,佔46.01%;14歲以下7339人,佔22.84%;15—64歲21817人,佔67.9%;65歲以上2973人,佔9.26%。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1960人,佔99.47%;有壯族107人,佔總人口0.33%。 [1] 
截至2019年末,安平鎮户籍人口34769人。 [2] 
根據岑溪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平鎮常住人口為22760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3.14%;常住人口中,男性佔51.93%,女性佔48.07%,性別比為108.02;常住人口中0-14歲佔32.55%,15-59歲佔49.43%,60歲及以上佔18.02%(其中65歲及以上佔13.38%)。 [5] 

安平鎮經濟

安平鎮綜述

2011年,安平鎮財政總收入661.2萬元,比上年增長46.5%。農民人均純收入4932元。 [1] 
截至2019年末,安平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安平鎮農業

2011年,安平鎮耕地面積16395畝,人均0.78畝。全年農業總產值27159萬元。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418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150畝,產量0.52萬噸,主要品種有長線椒、紫玉淮山、茄子、紅扁豆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2.94萬頭,年末存欄1.86萬頭;上市家禽出欄164.64萬羽,年末存欄554萬羽。水產品產量1180噸。 [1] 

安平鎮工業

2011年,安平鎮工業初步形成以鉛鋅礦產資源開發、建築材料、木業加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1.1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6家,職工750人。建成新型陶瓷材料生產車間3000平方米,年產10萬噸的鉀長石粉生產線試產成功,年產值約1億元。 [1] 

安平鎮金融

2011年,安平鎮金融機構1家,各類存款餘額16112萬元,各類貸款餘額8481萬元。 [1] 

安平鎮社會事業

安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安平鎮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600人,專任教師25人;小學20所,在校生3030人,專任教師155人初中1所,在校生1398人,專任教師6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4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1] 
安平中學 安平中學

安平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安平鎮文化站1個、村公共服務中心2個;,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1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8人;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21個,村委、學校建設有運動場地;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1000户,數字電視覆蓋率達100%。 [1] 

安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安平鎮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22張。衞生技術人員79人,完成診療24753人次。2011年,醫療機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917人,參合率90%,醫療補償9561人次,基金支出403萬元。 [1] 
安平鎮衞生院 安平鎮衞生院

安平鎮社會保障

2011年,安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56人,支出1174萬元;醫療救助8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06人次,支出8.4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2354人,支出175.1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9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人。全年領取新型社會養老保險金3219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23户。 [1] 

安平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安平鎮郵政支局1家,電信企業3家電話交換機總量3000門,固定電話用户2000户,移動電話用户1.3萬户,互聯網用户500户。 [1] 
  • 給排水
2011年末,安平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深水井50眼,年供水量8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3000米。 [1] 
  • 供電
2011年末,安平鎮供電所1座,35千伏變電站1個。 [1] 

安平鎮交通運輸

安平鎮有洛湛鐵路南梧高速公路207國道過境。2011年,實現村級公路硬化12個,總長68千米,村道硬化率71%。2011年,鎮區設有鎮級候車點1處,日發客運汽車42班次以上,日均客運量1200餘人次。 [1] 
安平鎮地圖

安平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1968年,從糯垌公社分出設立太平公社,1982年,因與鄰縣(公社)重名,改為安平。 [1] 

安平鎮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入圍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鄉鎮(街道)。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