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喜門

鎖定
安喜門在洛陽建城史上有着重要影響,史料記載,金元兩代的洛陽城原是土牆,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威將軍陸齡督眾將其築成磚牆。城牆上開有4門:東為建春門,西為麗景門,南為長夏門,北為安喜門。城門上建重樓,外築月城自明至清,洛陽城牆歲有修葺
中文名
安喜門
總佔地面積
5.7萬平方米
街    長
660米
總建築面積
約10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
老城-安喜門 老城-安喜門
安喜門是金元洛陽城北城門,遺址位於今洛陽老城北大街。
因洛陽城屢遭戰火侵襲,原有的安喜門早已不復存在。安喜門恢復重建工程,於2010年啓動。
安喜門古文化街項目施工方負責人介紹,安喜門古文化街項目工程於2010年正式啓動,該項目北臨環城北路,東接安喜門、祖師廟,西至建安街,南接北大街,總佔地面積5.7萬平方米,街長660米,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古文化街共規劃五個區域,包含餐飲美食街,城樓酒店區,彙集品牌男女時裝、皮具的商場,經營古玩字畫、玉器的古玩坊。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老城區融合歷史文化、現代旅遊觀光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恢復性重建的安喜門位於北大街與環城北路交叉口處,城樓高約20米,城樓建成後,下方中部寬約8米的門洞可實現機動車雙向通行,兩側各寬約4米的門洞為行人通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