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仁村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昌榮鎮下轄村)

鎖定
安仁村是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昌榮鎮的下轄村。該村位於昌榮鎮西部,東北側與存德村相望,南側與安西村接壤,西側與林湖鄉為鄰,東側與瞿沈村相接。共有614户,人口總數為2254人,居住面積達10萬平方米,住房建築多以80-90年代為主,樓層數多為1-2層。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1] 
中文名
安仁村
所屬地區
中國湖南省郴州市
地理位置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
電話區號
0735
人口數量
2254人
著名景點
神農殿 稻田公園
方    言
土家話

安仁村自然資源

安仁村 安仁村
村域土地總面積5746畝,全村耕地養殖水面3210畝,其中高效農業面積1300畝。

安仁村農村經濟

安仁村 安仁村
村級集體收入43.8萬元,人均集體可支配收入2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0元。

安仁村基礎設施

安仁村 安仁村
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根據市委、市政府和鎮相關文件精神,我村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搶抓三星級康居鄉村建設這一契機,通過謀強民之策、興為民之舉、拓富民之路,夯實基礎建設,壯大村級經濟取得較好成績,於2010年底我村被評為全面小康村建設“一等獎”,2011年被評為更高水平小康村建設“二等獎”,2012年6月通過泰州市“二星級康居鄉村”複檢工作。
我村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中心,以強村富民為目標,按照河道清化、道路硬化、環境淨化、衞生潔化、村莊綠化、整潔美化、佈局優化、便民服務系列化的“八化”要求,認真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村道路硬化。新裝路燈180盞,新建改建橋樑5座,對村莊主幹道和自然村連接線全面硬化道路,全村道路硬化率達100%。
2、新建公廁。拆除了露天糞坑,已新建公廁3座,其中有2座三類水衝式公共廁所。全村現有614户,衞生廁所的普及率達100%以上。衞生廁所的普及,使村民羣眾的衞生意識得到極大的提高。
3、實現改水。全村614户農户,已100%用上安全自來水。
4、環境潔化工程。
①秸稈全面禁燒,秸稈綜合利用率100%。
②通過推廣生態型農業技術和農藥的控制使用,較好地控制了農業水源污染,農用化肥施用強度控制在165公斤/公頃,農產品農藥殘留合格率在95%以上。
③隨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器、煤氣用具、太陽能迅速進入百姓家庭,清潔能源普及率迅速提高,全村98%以上農户使用煤氣。
④通過採取有效措施,村轄區內主要河道水質、空氣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經市環境監測站檢測達到本地環境規劃要求。
⑤新建垃圾池18處,清理散放草堆209個,疏浚河道3050米,清理河岸垃圾140噸,拆除岸邊違章搭建17處,新建駁岸600米,清理露天糞池170個,户廁改造614户,清理豬圈灰堆255個,新植樹10000株,草坪花圃5750m,牆面刷新40000m,新建村民健身場所300m。

安仁村實踐活動

安仁村 安仁村
我村積極開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是全黨開展的一項“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羣眾,促進各項工作”惠民工程,根據鎮黨委的要求,我村積極做好批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對全村所有黨員的思想、行動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學習教育,使廣大黨員和村幹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禮,黨羣、幹羣關係進一步融洽。
同時認真做好計生工作。計劃生育是國策,作為三星級康居鄉村,我村認真做好計劃生育工作,保證了計劃生育率100%,實現了計劃生育村為主的工作目標,確保我村無計劃生育違規現象發生。
最後我村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我村兩委會每年組織一次“五好文明庭”、“文明新風户”創建評選活動,參評率100%。同時我村基礎設施齊全,按照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原則,建有以村部為中心的為民辦實事中心,為村民提供各項諮詢服務,農家書屋、村民活動中心是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場所。文明新風在我村深入人心。 [2] 

安仁村統籌發展

合併的興化市昌榮鎮安仁村統籌發展,每年攀升一個台階,先後建成小康村、更高水平小康村、省二星級康居村——
安仁:合併村統籌發展的典範
安仁村地處興化市昌榮鎮西部偏僻區域,由原東丁、港周、鄒羅三個行政村合併而成。國慶假日,記者來到安仁村。嗬,好一個美麗而繁榮的村莊。
村莊發展一盤棋
10月5日上午10時許,安仁村東丁責任區停車場,2輛鎮村公交車徐徐地駛向場邊的通村公路。“過節,辦喜事的人家多,這趟是專門替村民帶親友到鎮上吃喜酒的。”駕駛員師傅姚勇義説。
“東丁停車場佔地4畝,原是一片亂地,投入20多萬元,於9月下旬建成使用。”安仁村黨支部書記韋龍説,這也是安仁村唯一的停車場,停車場一場多用,既用作停車,也可兼作村民廣場。
安仁村黨支部副書記、東丁責任區負責人高月研説,這幾年,村裏基礎設施建設都是三個責任區一盤棋,統籌發展,沒有親疏之分。先後完成了三個責任區之間的道路通達建設、村民改廁,村莊橋樑、道路和巷道的改造。
“安仁村無論搞小康村,還是康居村建設,都是整村推進,是合併村融合較好、統籌發展的典範。”昌榮鎮副鎮長馬永根説,2010年以來,安仁村在新農村建設中每年上一個台階:2010年啓動村莊環境整治,榮獲市美好村莊建設“一等獎”、2011年榮獲市更高水平小康建設“二等獎”、2012年上半年通過省二星級康居村驗收、2012年下半年啓動省三星級康居村創建。該村黨支部連續三年被市委表彰為先進黨組織。
半數家庭在外經商
“至目前,村裏在外經商的超過300户,約佔村民總户的一半,其中以開廢舊收購站和開砂石市場的居多。”村結報員羅國健説。
在眾多能人中,要數村民劉廣全開辦的物回公司最大。記者現場撥通了劉廣全的手機,從電話的另一端傳出劉廣全響亮的聲音。他興奮地告訴記者,前些日,他簽下了江陰錦澄特鋼公司在我市鑄造項目的廢鋼原料供貨合同。近年來,他每年交易廢鋼都在3萬多噸。
“劉廣全現在的物回公司,可謂令人震撼。”韋龍向記者描述,該公司佔地10畝,設備投入就有200多萬元,其中有高高的航吊和吸盤。上千噸的鐵塊,一吸就起來,像菜鳥抓小雞。
“快三黃”年產百萬
安仁村看點很多。在遊覽了濱河綠化長廊、島嶼公園、水中太陽能污水處理廠後,記者便來到早有耳聞的林下“快三黃”雞場。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出現在眼前的林下雞場,與記者平時看到的用網欄圈養的完全不一樣。
在雞場業主林紅蘭的引導下,記者鑽到了一棟雞棚裏,棚裏暖烘烘的。原來在棚的深處被隔成一個小間,裏邊亮着電燈,從透明的塑膜裏清晰地看到一隻只黃黃的雛雞。林紅蘭笑吟吟地介紹,“這批雛雞在苗上每隻就賺了5毛,當時拿價每隻1.5元,現在2元一隻了。過幾天,還要育雛1萬隻,2萬隻正好夠養10個棚。除了這一批,到春節前還要養一批,共4萬隻,全年養殖5批次,共10萬隻。”
在林中養殖“快三黃”的還有村民景長春、劉廣坤、蘇永珍等農户,累計52棟大棚,全年出產商品雞110多萬隻。昌榮鎮獸醫站站長鍾桂海説,此模式養殖規模是方圓百里所沒有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