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守望黃河口

鎖定
守望黃河口是三集廣播連續劇,以救護東方白鸛為切入點,講述了黃河口幾代人任勞任怨,不畏艱苦,為生態發展做出貢獻的故事,輻射了黃河全流域區域生態治理及生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最終落在構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命共同體立意上。 [1] 
中文名
守望黃河口
演出時間
2022年4月1日
演出地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記錄中國》
類    型
廣播劇 [2] 

守望黃河口演出信息

廣播劇《守望黃河口》於2022年4月1、2、3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記錄中國》播出。 [1] 

守望黃河口故事梗概

黃河口生態保護區保護站站長唐雲朵,不得不為保護區的候鳥買下被大雁啄壞的蓮藕,她向自己的新婚丈夫,植物專家何舜天抱怨着,丈夫説自己培育的耐鹽鹼植物剛好能給來黃河口濕地過冬的候鳥提供所需食物……護地驅鳥的地炮聲傳來,一隻東方白鸛被炸傷,鳥類研究專家、生態攝影家秦望海瞬間炸毛,唐雲朵匆匆趕來,將白鸛送到救護站讓田安瀾救治……説起自己跟蹤研究近20年,有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東方白鸛,秦望海滔滔不絕……唐雲朵想到在保護區網頁上,為這隻受傷的東方白鸛和它形影不離的鳥丈夫開一個專區,讓更多的人瞭解東方白鸛,保護東方白鸛。
2020年的第一場雪,拉開了候鳥遷徙的大幕,黃河口人傾盡全力守護着這些大大小小的鳥,守護着它們的家園不被侵犯。
可是還是有人無視《候鳥保護條例》,蠢蠢欲動。遊手好閒的村民邢二柱試圖抓野鴨子販往城裏的餐館,卻不想被巡護隊發現,慌不擇路陷入了灘塗,80歲的保護區志願者田大爺為救他被濕地沼澤吞沒……田安瀾回想起爺爺年輕的時候,在貧困的日子裏,為了一口葷腥,也曾獵殺過大雁,當保護區成立後,為了讓家鄉黃河口重新恢復生態,讓下游的黃河岸邊也能飄出稻花香,不顧高齡,加入了志願巡護的隊伍。經常去社區、學校,宣傳愛鳥護鳥,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安瀾唱起爺爺生前最喜歡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送別老人家……經歷了生死一幕,邢二柱受到極大震撼,自覺加入到保護候鳥的隊列中。
受傷的白鸛媽媽和不離不棄的白鸛爸爸,孕育出了一對小白鸛,引得眾人紛紛圍觀,人們通過網絡慢直播目睹了白鸛一家的温暖互助,而守望者的解惑答疑,讓全國各地更多的人們瞭解了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白鸛一家吸粉無數……春暖花開,鸛爸帶着小鸛起飛,加入到鸛羣中,似乎是為了感謝人類對他們的關照,鸛爸帶着鸛羣在救護站上空盤旋,然後踏上遷徙征程。人們看着飛不起來的鸛媽,默默的祝願,來年鸛爸和小鸛的迴歸……
何舜天培育的植物種子在黃河全流域生根發芽,一代一代的植物學家為黃河生態治理及發展生態經濟,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黃河全流域生態聯動治理列入十四五規劃,讓他們看到海晏河清不再是遙遠的夢想,黃河的立體植物體系初具規模……
2021年的初雪是與鸛爸的迴歸同時來到的,目睹鸛羣飛翔而至,秦望海感慨萬千,從20多年前發現的不到十隻,繁衍成如今的近千隻,是多少人的心血付出……而網絡上,成千上萬的人們看到了鸛媽鸛爸的團聚時刻,全流域的守望者集體登陸,打出了他們為之奮鬥的終極目標“黃河安瀾”,引起全體鸛粉的共鳴,粉絲們表示,守護這條穿越歷史的母親河,也是他們共同的責任!
這部劇集中了各種鳥類的叫聲,尤其是極具特色的白鸛的鳥喙擊打聲,匯成一曲百鳥和鳴的交響詩畫,令人動容。

守望黃河口獲獎記錄

2022年12月,被評為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