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

鎖定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 [1]  以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為切入點,對學校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和方法進行了全新的探索。書中提出的“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教師心理資本建設等理念,對學校管理者如何更好地管理學校、建設和諧校園也將是很好的借鑑。本書中的大量體驗式團體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案例,也是學校心理老師們可供借鑑和激發靈感的窗口。
本書適用於各中小學教師作為教學方式參考,以及班主任借鑑作為班會家長會的參考。
書    名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
作    者
韋志中
類    別
教育心理學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5月1日
頁    數
240 頁
定    價
35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2359074
印    次
1-4 [3] 
印刷日期
2016年9月19日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圖書簡介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4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志中 [3]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作者簡介

韋志中,安徽臨泉人,民盟盟員,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畢業於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函授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從事心理諮詢與心理學研究工作15年。全國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論壇主席、全國心理技術應用高峯論壇理事、本會團體心理諮詢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州大學心理技術應用研究生班負責人、廣州市韋志中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廣州心絲帶心理志願者協會會長。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內容推薦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 [2]  》以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為切入點,對學校心理學的研究視角和方法進行了全新的探索。書中提出的“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教師心理資本建設等理念,對學校管理者如何更好地管理學校、建設和諧校園也將是很好的借鑑。本書中的大量體驗式團體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案例,也是學校心理老師們可供借鑑和激發靈感的窗口。
本書適用於各中小學教師作為教學方式參考,以及班主任借鑑作為班會家長會的參考。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編輯推薦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專業圖書,更是學校心理學本土具體實踐的結果。本書是由一線老師、教育改革實踐者、學校心理學家公共完成的專業著作。透過該書可以讓讀者對心理學在學校中的研究和應用達到更清晰的認識,並且學習到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校長、德育教師、心理教師、班主任、教育教學研究者必備參考用書。

學校心理學-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理論及技術闡釋
第一章學校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什麼是學校心理學...1
一、學校心理學的概念...1
二、學校心理學的基礎理論構成...1
第二節學校心理學的發展及現狀...2
一、學校心理學的源起...2
二、世界各國的學校心理學...6
三、學校心理學的未來發展趨勢...9
第三節學校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及從業...10
一、學校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10
二、各研究方法在學校心理學中的應用...11
三、學校心理學家的培養...12
二、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14
第二章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與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15
第一節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15
一、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概念...15
二、巴班斯基理論的內容...17
第二節國內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進程...19
一、國外教改思想的影響...19
二、新課改引發的最優化實踐...20
第三章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
第一節教育教學最優化...23
一、教育最優化與教學最優化的關係...23
二、教育最優化與教學最優化的順序...23
三、教育教學最優化中的人、場和技術...24
三、“三維”課標與教育教學最優化...25
第二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概述...26
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主要觀點...26
二、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理論基礎...27
三、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理論架構...34
四、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特點...40
五、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評估...43
第四章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三位一體”思想
第一節教師優化方面的“三位一體”思想...46
一、教育工作者的“三位一體”觀念...46
二、教學過程的“三位一體”策略...48
三、“三位一體”技術...49
四、教師品格優化的“三位一體”...50
五、教育工作者歷史觀中的“三位一體”...50
第二節學校文化的“三位一體”...50
一、校園文化...50
二、班級文化...51
三、課堂文化...55
第三節學生優化的“三位一體”...55
一、學生優化的三個方向...55
二、學生成長的三條主線...56
三、學習的三個心理過程...57
第四節團體動力場優化的“三位一體”...57
一、團體動力場優化的三個方向...57
二、課堂教學(角色)動力策略...58
三、教育教學三點動力運動...58
四、課堂中的三種動力模型...58
第五章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操作技術....60
第一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中的技術...60
一、傳統體驗式教育...60
二、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62
第二節體驗式團體教育暖身階段操作技術...64
一、團體技術製作與轉換...64
二、團體暖身階段技術...65
三、團體暖身階段技術示例...65
第三節團體轉換階段操作技術...74
一、案例類活動素材示例...74
二、表演類活動素材示例...75
三、音像類活動素材示例...75
四、遊戲類活動素材示例...76
第四節團體工作階段及結束階段操作技術...83
一、團體工作階段技術...83
二、團體結束階段技術...90
三、教室的佈置及設計內容和原則...90
第二部分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具體實施
第六章教師心理資本優化實踐....92
第一節必要性及理論基礎...92
一、必要性...92
二、教師心理資本優化緩解教師壓力...95
三、教師心理資本優化的方向、形式和內容...98
四、教師心理資本優化的評估與實施...99
第二節教師心理資本優化操作方案...100
第七章校園生態文化建設及心理健康教育課....106
第一節校園生態文化建設...106
一、基本概念...106
二、建設生態校園...107
三、構建校園人文文化...108
第二節心理健康教育課...108
一、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狀...108
二、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問題...109
三、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11
四、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要求...112
五、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方法...113
六、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展望...114
第三節各年齡段心理健康教育課大綱...116
一、小學階段...116
二、中學階段...118
三、高職大學篇...120
第四節學校心理危機干預...121
一、心理危機...121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分類...121
三、學校心理危機干預處理...122
四、學校心理危機發生時師生的心理反應...124
五、學校心理危機發生時班級教師的干預技巧...125
第八章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班級建設....127
第一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家長會...127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27
二、體驗式家長會...128
三、體驗式家長會所需的能力和條件...129
四、體驗式家長會的具體實施方案...131
五、體驗式家長會設計實例與點評...137
第二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班會...142
一、傳統班會...142
二、體驗式班會...143
三、體驗式班會的意義和價值...144
四、體驗式班會的特點和優勢...147
五、體驗式班會所需的能力和條件...148
六、班會優化的“三位一體”...150
七、班會設計和操作的原則...152
八、體驗式班會的評估與實施...153
九、體驗式班會的理論和實踐培訓...153
第三節體驗式班會方案...154
第九章體驗式教育模式下的課堂....165
第一節課堂的生命狀態及影響因素...165
一、課堂的生命狀態...165
二、影響課堂“三維目標”教學效果最優化的因素...168
第二節課堂中的教育心理技術...171
一、場的建設、控制和把握...171
三、課堂中的教育心理技術...173
第三節課例展示及分析...174
一、語文...174
二、數學...177
三、英語...180
四、政治...182
五、歷史...183
六、地理...184
七、物理...186
八、化學...187
九、生物...188
附錄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在學校中的探索與實踐....190
第一節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的發展歷程...190
一、緣起:因為這樣一些人...190
二、發現:在旅途中尋覓知音——兩種思想碰撞...192
三、轉變:南京之行思想轉變...197
四、提升:成都之行理論和研究能力提升...199
五、實踐:實驗班開設實踐行第一步...200
六、推進:培訓、研討、研究...201
七、突破:“三位一體”思想的提出、實驗班的擴大...208
八、希望:書寫理想教育新篇章...211
第二節大楊樹二中試點實例...211
一、改革動因...212
二、改革進程...213
三、改革成果...213
四、機制保障...215
五、制度保障...216
六、經費投入和物質精神激勵...216
附錄二教師職業幸福感問卷調查表
附錄三心理資本問卷(職能部門)...219
後記
參考文獻....22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