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政考棚

鎖定
學政考棚位於雲南省建水縣城臨安路中段。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代,繼之於唐、宋、元各朝,興盛於明、清,廢止於清末,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它是我國曆史上考試選撥官吏的一項基本制度。現存於建水(明清時期為臨安府所在地)城內的雲南提督學政考棚,為明清時期雲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即雲南提督學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區的臨安、元江、開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區)四府學子舉行院試的場所。
考棚坐北朝南,面寬40餘米,縱深150米,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100平方米。房舍整齊對稱,共百餘間。整個建築以甬道為中軸線,形成六進院落。一進院為鼓廳、號門,二進院為龍門,三進院設有東西文場,四進院為校士館,五進院為戒慎堂,六進院為學政公署。現存建築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國西南古代科舉制度的絕好實物遺存,199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南提督學政考棚的院試,為科舉前的預備考試。凡被院試錄取者,便可獲得優厚待遇,從此步入國家科舉選士的途程。此後再經鄉試考中舉人,經會試殿試高中進士,就可被委派為官員,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不少滇南學子就從這裏走出深山,走向全省、全國,成為地方有名之士,成為名儒、名臣,青史留芳,名垂千古。
中文名
學政考棚
舊    址
城內東南隅
重修年代
清康熙三十年
現    址
雲南省建水縣城建中路中段

學政考棚景區簡介

明代舊址在城內東南隅,清康熙三十年(1693年)移建於今址,
學政考棚 學政考棚
為雲南提督學政定期至此舉行院試的考場。考生來自臨安、元江、開化(今文山州)、普洱(今思茅市四府),合格者才能到省城參加鄉試。考棚縱深150平方米,面寬40餘米,佔地6000餘平方米,房舍櫛比,以甬道為中軸線嚴格對稱,成四進院佈置,莊嚴肅穆,給人以層層奮進之感。最後一院為學政署。1993年列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學政考棚文物遺產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代,繼之於唐、宋、元各朝,興盛於明、清,廢止於清末,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它是我國曆史上考試選撥官吏的一項基本制度。現存於建水(明清時期為臨安府所在地)城內的雲南提督學政考棚,為明清時期雲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即雲南提督學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區的臨安、元江、開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區)四府學子舉行院試的場所。
考棚坐北朝南,面寬40餘米,縱深150米,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100平方米。房舍整齊對稱,共百餘間。整個建築以甬道為中軸線,形成六進院落。一進院為鼓廳、號門,二進院為龍門,三進院設有東西文場,四進院為校士館,五進院為戒慎堂,六進院為學政公署。現存建築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國西南古代科舉制度的絕好實物遺存,199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南提督學政考棚的院試,為科舉前的預備考試。凡被院試錄取者,便可獲得優厚待遇,從此步入國家科舉選士的途程。此後再經鄉試考中舉人,經會試、殿試高中進士,就可被委派為官員,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不少滇南學子就從這裏走出深山,走向全省、全國,成為地方有名之士,成為名儒、名臣,青史留芳,名垂千古。
在按照原貌保護恢復的雲南提督學政考棚中,設置武舉館、蒙學館、建水廟學書院義學館、綜合館、鄉土館五個展館,佈置與古代科舉考試相關的內容,增設電子翻書、虛擬成像、考生答題等現代科技,已於2016年9月正式開棚,同時以中國科舉考試為背景,結合滇南學子應試的程序,用實景演出的方式,再現科舉考試的場景,讓遊客通過觀賞和參與,瞭解古代科舉制度情況,體驗建水博大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景區在各進院落設立雲南提督學政考棚文房清供陳列館,陳列館展覽的筆墨紙硯、古籍善本是本館展示的文房清供珍藏品,以吻合古代文人學子的學習用具再現,輪番展出漢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時期古硯台三千多方,大量古墨及硃砂墨,清代文房用品,硯拓片,珍貴古碑拓及東西漢的原像石拓、族譜等,讓你流連忘返。
考棚“二堂”前,左邊院落設有“藏稀堂”,此館展覽有珍藏古代名人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二千多年前先秦簡書、楚漢簡書、木櫝書等珍貴文字文物、清代聖旨、臨安知府王文治、雲南學政提督傅振邦、清代大臣王文在、雲南省主席盧漢、清代書法大家李瑞清、科舉狀元袁嘉穀等真跡、特別是極其珍貴的唐宋紙質文物,均為稀世珍寶。
參觀文房清供展覽,使人獲益無窮。若孩子游覽,會深刻認識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必將激發學習興趣,熱愛祖國,發奮讀書;青年參觀,能豐富文化知識,正確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老年細品,除了震撼於藏品規模和藏品價值,一定能從中感悟到人生真諦!
文房清供陳列館
千般會古意,一館藏萬寶。雲南學政考棚景區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築羣古規制保存完整,館藏實物豐富多彩,體現古代考舉制學習生活動態及科舉考試過程,全景再現臨安府科舉盛況!館藏文房清供展品三萬多件,集先秦、楚、漢、唐、宋、五代十國、遼金、宋、元、明、清歷代文房實物,專設藏稀堂,集古代名家文房清供用品專展。
為保護文物,藏稀堂二樓暫不對兒童開放,並限制參觀人員數量,每日不超過一百人。參觀人員自願奉獻愛心,用於保護、修復文物及古藉善本,弘揚傳承人類文明!
藏稀堂免費提供登樓參觀專用鞋套,請保持安靜,講究衞生。謝謝你的到來!
雲南提督學政考棚景區文房清供陳列館簡介
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營建建水古城,迄今已1200多年曆史。元代設臨安宣慰司,明清時期設臨安府,士子尚學,文教昌盛,科舉盛於諸郡。考棚是學子院試考秀才的場所,是研究展現我國古代科舉制佐證難得的建築羣遺存,現存古代建築六進院落完整古遺蹟。進入考棚猶如再現當年莘莘學子趕考的場景,體驗和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古代的學習生活中。景區各進院落的筆墨紙硯、古籍善本由雲南九蟬文房四寶保護傳承研究院提供珍藏品,以吻合古代文人學子的學習用具再現,輪番展出所珍藏之漢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時期古硯台三千多方,大量古墨及硃砂墨,清代文房用品,硯拓片,珍貴古碑拓及東西漢的原像石拓、族譜等,讓你流連忘返。
四進院落靠左的藏稀堂,展覽有珍藏古代名人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二千多年前先秦簡、楚漢簡、木瀆等珍貴文字文物、清代聖旨、臨安知府王文治、雲南學政提督傅振邦、清代大臣王文在、雲南總督盧漢、清代書法大家李瑞清、袁嘉穀等真跡、極其珍貴的唐中宗時期的手抄經書一部、北宋佛經兩部、南宋佛經三部以及宋代紙質殘葉若干,均為稀世珍寶。
參觀文房清供展覽,使人獲益無窮。孩子游覽,認識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必將激發學習興趣,熱愛祖國,發奮讀書;青年參觀,能豐富文化知識,正確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老年細品,除了震撼於藏品規模,一定能從中悟到人生真諦!
學政考棚 學政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