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士山

(重慶合川學士山)

鎖定
學士山在重慶市合川區東城半島,與城區隔嘉陵江相望。學士山海拔約300米,山頂面積約200平方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學士山就是因深厚歷史底藴而讓合川眾多百姓知曉。
中文名
學士山
地理位置
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街道

學士山地理位置

重慶市合川區學士山

學士山簡介

學士山
學士山(20張)
學士山位於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城街道佛耳村境內,在合川北城區嘉陵江對岸的東城半島,嘉陵江和森楷路繞山下而過。
學士山東瞰白塔坪,北臨釣魚山,西面和南面與合川城區相望。

學士山景點

學士山八角亭

八角亭(養心亭) 八角亭(養心亭)
八角亭又名養心亭。據《合川縣誌》等史料記載:八角亭始建於北宋嘉祐初年,由合州人張宗範所建,理學家周敦頤書題“養心亭”,並在亭內著書立説。宋元之間,八角亭毀於戰火。明成化三年(1467年),合州知州唐珣在舊址重建八角亭,並以亭為祠,繪周敦頤、張宗範像於祠壁上。
今存八角亭,通高18米。台基平面是八邊形,每邊常4.4米。底層為十二邊形石砌牆體,高6.5米;兩面對稱設門,門上橫額刻有“養心亭”三個遒勁的楷書。亭身呈八邊形,層層逐檐上收。故塔身立體輪廓呈現錐形,娟秀挺拔。亭角高啄,參差錯落,不相對應,這是罕見的巧妙設計的奇觀。亭內中空,樓層間有木梯盤旋相接,梯窄且陡,沿着梯子而上,每層八方皆有窗。遊人從窗口眺望,山光水色,一覽無餘。
八角亭(養心亭)1980年被合川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周敦頤畫像 周敦頤畫像
周敦頤曾任合州通判,他在學士山麓辦州學,在為養心亭落成而作的《養心亭記》裏,第一次提出了鮮明的理學命題“予講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蓋寡焉以至於無,則誠立明通。誠立賢也,明通聖也。”成為後來“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核心道德追求的直接來源。 [1]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九月左右,這一年周敦頤40歲。他的官銜由“大理寺丞”升遷為“太子中舍”,並由仁宗皇帝御筆欽點,差了他一個新的職事“僉書合州判官”。合州,北宋時的行政區劃劃在涪江流域,屬“川峽四路”的梓州路管,轄石照、漢初、巴川、赤水、銅梁五縣。“銜”是官階,是品級的象徵,不是實職;差遣你個某某職事,才是你的實際職務。這次周敦頤得到的“僉書判官”,就是他的職務。
周敦頤十一月抵達州的所在地合陽〔今合川〕,顧不得車船勞頓,立馬上任對屬地進行了10日的巡視,他要儘快地熟悉這裏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也許是對周敦頤這種雷厲風行作風的一種獎勵,也許是朝廷對沒有進士出身但又有真才實幹官員虧欠的一種補償,在周敦頤到任後不久,朝廷的加封令又到了,官銜由“太子中舍”轉升“殿中丞”,賜五品官服。
周敦頤在合州任職四年多,其中一段時間知州位空缺,他還代行知州事。然而史志對他在合州任職期間的事蹟卻未留下什麼陳述,但從當年周敦頤和一些親朋好友及學生的詩賦、通信往來中,我們仍能找到不少訊息,為還原他那段為官經歷還是有所幫助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周敦頤在合川的4年多時間裏,嘔心瀝血,非常繁忙且卓有成效。
周敦頤的下屬銅梁縣令、成都人呂陶對他為官合州那段經歷,在臨別贈言時曾有一段評述:先生為政原則性非常強,撫而不柔。對善良百性,表現出一種博愛與平易近人;對作奸犯科之人,卻表現出一種威嚴,如快刀健斧;在拯救危難之際,卻表現出敢做敢為勇於負責的精神。正是由於周敦頤辦事公正,執事以濟眾為懷,則“公生明,廉生威”,所以合州人民對他心悦誠服,甚至會有“一州之事,如果未經周敦頤之手,其他官吏都不敢做決斷。在周敦頤調離時,合州人紛紛前來道別,士大夫皆以詩文相送。這都是呂陶的親所見聞。而在周敦頤離開合州後不久,就有人為他在合陽南憚這個地方建起生人祠來紀念他。合川至今還有不少紀念週敦頤的建築物,比如“養心亭”、“濂溪祠”、“愛蓮巷”、“書院街”和“書院路”,都是因人而得名。
説起“養心亭”,這裏有段故事。合陽士紳張宗範作為周敦頤的弟子,一方面做出了捐辦學校的善舉,另一方面積極協助老師辦學,被列為北宋鄉賢之楷模。這讓張宗範十分自豪,為紀念他和老師的這段辦學經歷,他將改建為州學的自家花園後的小山命名為“學士山”,並請能工巧匠在山頂修了一座八角亭,便請老師為該亭題名。這裏環境優美,甚是幽靜,周敦頤覺得是一處平心靜氣的好去處,於是為其題寫匾額“養心亭”。書畢,並意味深長地解釋説:“人,貴在養心也!” [2] 

學士山張森楷墓

張森楷(公元1858~1928年),著名實業家、史學家、晚清舉人,字元翰,號式卿,晚年號端叟。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出生於合川雙鳳場(今雙鳳鎮)大田壩,後隨父遷居於合川安全鄉八廟場(今獅灘鎮柳寨村)榨房院子,並在這裏度過了童年、青年時光,考中了秀才、舉人。曾入成都尊經書院讀書,後在合州、成都、雅州、鄰水等地講學,曾擔任成都大學國史教授,參加過轟轟烈烈的“四川保路運動”。
在發展實業方面,張森楷在合川大河壩(今太和鎮)創辦四川省蠶桑公社,引進良桑種植和新法養蠶繅絲
張森楷墓 張森楷墓
技術。年植良桑7萬株,發放蠶種5000餘張,年產英雄牌生絲200餘擔,是合川乃至四川現代蠶桑業先驅。在史學研究方面,先後編撰《通史人表》269卷,《二十四史校勘記》(又名《讀史質疑》)300多卷,《合川縣誌》83卷、200餘萬字,撰寫完成《四川通志》中的《歷代地理沿革表》和《歷代職官沿革表》、《史記新校注》133卷。一生著作27種、共1134卷。
民國十七年(1928年),張森楷病逝於北平。第二年春,著名愛國實業家、合川人盧作孚出資,將張森楷遺體由北平運回合川嘉陵江邊的學士山安葬,各界人士為之公祭,並建堂立祠,永留紀念。後抗戰爆發的1942年,家人將其墓遷建於今獅灘鎮境內,遷葬於渠江江畔的合川區獅灘鎮柳寨村六社的一條鄉村道路邊。如今的柳寨村,村民均以實業家、史學家“張舉人”安葬於此而自豪。張森楷墓也因此基本保存完好。 [3] 
現在,為了紀念張森楷先生的卓越業績,合川已將學士山下的一條全長約1.3千米、寬26米的學士路,改名為森楷路。

學士山甘泉洞

甘泉洞 甘泉洞
在學士山南麓,有一處掩映在林木與藤蔓之間的天然巖洞。在這個天然巖洞洞頂的石縫中,有兩個天然泉眼,兩股終年不絕的甘泉從兩個天然泉眼中源源不斷滴出。於是,人們便稱這個甘泉滴淌的天然巖洞為甘泉洞。因甘泉洞中的甘泉像乳汁一樣甘甜,人們又給這裏取了一個十分美妙的名字——甘泉滴乳。
作為“合川八景”之一的甘泉滴乳,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名揚合川乃至重慶。甘泉洞長約10米,進深約7米,它背靠學士山,毗鄰釣魚城,面朝一溝層層疊疊的水田。甘泉洞內,有一口六邊形老石缸,洞頂的兩股甘泉就叮叮咚咚滴進這個石缸裏。據當地人講,在洞頂兩個泉眼處,以前凝結着一對乳房一樣的鐘乳石,甘泉就從鐘乳石的“乳頭”中滴出。而令人遺憾的是,那對豐滿而迷人的“石乳房”,卻在解放前夕的一個晚上被一個洋人挖走了!所幸的是,洋人只挖走了那對“石乳房”,而未能盜走甘泉的泉根,兩股甘泉依舊從兩個泉眼處源源不斷地滴出。
因甘泉洞有寬敞的洞廳和神奇的甘泉,從明代開始這裏就修建了寺廟。到了清代,這裏又修建了説書的茶樓和唱戲的戲台。清代詩人張乃孚曾這樣描寫甘泉滴乳:“靈巖閂石洞,德水紀實甘泉;勢未傾三峽,源疑瀉九天;醍醐清共頜,瓊液潤同煎;若遇陸桑草,名應第一傳。”抗戰時期,許多國府要員登臨釣魚城後,少不了參觀釣魚城附近的甘泉滴乳,有的甚至還在甘泉洞小住了幾天。解放後,這裏寺廟、茶樓、戲台等建築卻大多被破了“四舊”。現在看到的“甘泉道院”,則是幾年前恢復重建的,而甘泉洞內的兩股綿綿不絕的甘泉,卻依然是那樣清爽、那樣甘甜。 [4] 

學士山甘泉寺

甘泉道院 甘泉道院
周敦頤去世後,合州州學日趨沒落,養心亭歷經風雨,屢遭兵燹戰火。明成化年間,合州知州唐絢在舊址上重建養心亭,並在亭內牆壁上彩繪了一幅周敦頤畫像,表示他對周敦頤的景仰之情。清光緒年間,合州地方官員在八角亭附近修建甘泉寺,雕塑了一尊周敦頤的塑像,香火興旺。民國初年,當地鄉民在養心亭下偶然掘得一個巖洞,洞內滴水叮咚悦耳,清冽甘甜,稱為“甘泉滴乳”。 [5] 
如今甘泉寺已圮,前些年人們在甘泉洞的岩石下,建有一座全真教派的甘泉道院,裏面塑有眾神像。作為重慶市依法登記的道教活動場所,甘泉道院裏麪塑有眾神像,設置了朝拜活動設施,供善男信女使用。

學士山學士山公園

合川將學士山規劃為一座城市公園。八角亭所在的學士山由於地處合川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心地帶,其核心的地理優勢註定了它將成為未來合川的重點打造對象。據瞭解,在規劃裏,將圍繞八角亭依山修建學士山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約300畝,其中綠化面積佔到了250畝,公園除規劃一座約10000平方米的休閒廣場外,還完善了停車場,瞭望塔,觀景木構架等硬件設施。公園依山傍水,充分利用自然優勢,結合山、水、樹、景等資源,為市民打造一座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作為城市中心的公園,學士山公園將依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以體現理學文化,展現宋代風格為主題,突出幾位文人雅士在此傳道授業等人文內涵。以周敦頤理學文化和養心亭歷史遺存為核心,將學士山公園打造成為集中休現理學文化及宋代人文、歷史的載體,與釣魚城相呼應的名符其實的“宋代公園”。以水為核,融山、水、林、文為一體的山水格局必將成為整個城市的新興亮點。
屆時,佇立於學士山之巔,嘉陵江水浩浩蕩蕩的在腳下直奔長江,看東呼應“魚城煙雨”;看南與淨水寺相戲,靈塔悟禪;看西與梁洞遙望,二仙説道;看北東渡大橋長虹飛跨,江面帆只停泊。它將用它的禪理洗去都市的鉛華,洗禮眾人的陰霾,寧靜整座城市的喧囂。

學士山交通指南

自駕:合川北城過合陽嘉陵江大橋前行500米到;合川南城過南屏嘉陵江大橋前行400米到。
公交:乘公交707A、707B路,在八角亭站下車,再上學士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