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森楷

鎖定
張森楷 ,重慶市合川區人,字元翰,號式卿,清代歷史學家,晚清舉人,曾入成都尊經書院學習,後在合州、成都、雅州、鄰水等地講學,曾為成都大學國史教授。
本    名
張森楷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日期
1858年
逝世日期
1927年

張森楷主要著作

張森楷在歷史學方面貢獻最大,著述48部,1300多卷,共約一千多萬字。主要著作有《史記新校注》、《通史人表》、《二十四史校勘記》、《華夏史要》、《歷代輿地沿革表》、《形勝險要圖》、《四川歷代地理沿革表》、《四川歷代職官沿革表》等。民國初年主修《合川縣志》,多有創見。
原四川省副省長張秀熟為張森楷遺著出版題引

張森楷人生履歷

張森楷 張森楷
張森楷曾參加保路運動,並任川漢鐵路公司成都局總理。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創辦四川蠶桑公社,10年間,對川東地區蠶桑業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張森楷是實業家、史學家。字元翰,號式卿,晚年號端叟。重慶市合川區人。清光緒二年(1876),因才華出眾,學業優異,為四川學使張之洞重視,特手諭遴選入州學,定為秀才,一年後又特選入成都尊經書院深造。因好發疑古言論,被院方以“離經叛道”名義削籍除名。後轉入錦江書院就讀,棄經攻史。撰成《通史人表》269卷。另撰《讀史質疑》300多卷,該著後來幾經修訂,成為當時史學鉅著《二十四史校勘記》。
光緒十二年(1886)結束書院學習,受聘為合州振東鄉學主講。光緒十八(1892),受川東道觀察使黎庶昌禮聘,專門從事歷史研究工作。次年,赴省城參加鄉試,中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入尊經書院為襄校,着手編寫《通史六鑑》,特意發出“求友引”覓人合作,但無人響應,遂改擇“實業救國”的道路。光緒二十七年(1901),在合州大河壩場(現合川縣太和鎮)創辦“四川省蠶桑公社”,自任社長。次年,為蠶桑公社立案,作為"四川民主實業中學堂"。他親自前往江浙延聘師資和技術人員,又東渡日本考察蠶桑事業的新技術和新成果,全力在合州境內推廣引進良桑種植和新法養蠶繅絲技術,並以新知識教育學生。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良桑年植7萬株,養蠶由一季改為兩季。光緒三十四年(1908),蠶種增至5000餘張,並將繅絲廠擴建為“四川第一輕緯絲廠”,年產“英雄牌”生絲200餘擔。合州桑種蠶種遍佈巴蜀,生絲行銷海外,為此清政府授予"三等商勳"獎勵。但合州知州陳世虞卻誣告他強奪了合州蠶桑事業,使其"實業救國"的嘗試失敗。宣統元年(1909),應聘任成都府中學堂歷史教員,郭沫若就是他的學生。
1911年,四川爆發了震驚全國的“保路運動”,四川總督趙爾豐悍然下令以武力鎮壓,並逮捕進步愛國人士,他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多方奔走呼籲,全力營救被捕人士。辛亥革命後,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召開股東大會,選舉他為川漢鐵路公司成都局總理。上任後,大力改革陳規陋習,整頓路政,觸及到憑藉鐵路謀私利的少數弄權人的利益,因而被免去總理職務,並以所謂“虧挪路款,獻款熊逆(指革命黨人熊克武)”的罪行,被四川省政府通緝。被迫離開四川,隻身去北京總檢察廳訟冤。1915年,該通緝令被撤銷。1917年,合川縣知事鄭賢書禮聘他主持編修《合川縣誌》,歷時5年餘,完成了《合川縣誌》,共83卷,200餘萬字。1924年,應四川通志宋育仁聘請,以不足一年的時間撰寫成《四川通志》中的《歷代地理沿革表》和《歷代職官沿革表》。1925年,成都大學成立,受聘任國史教授。1927年,辭教授職,攜所著《史記新校注》手稿本北上,就讀天津羅振玉家藏書。次年,又至北平傅增湘家,參閲古本《史記》精校所著。5月,重訂《史記新校注》133卷。同年6月23日,病逝北平。一生著作27種,共1134卷。後墓地遷至合川八角亭之下。

張森楷社會評價

四川自古出歷史學家,但絕少今重慶籍史學家,張森楷可稱在重慶曆史上影響最大的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