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志中

(中國當代作家)

鎖定
孫志中,筆名原非,1962—1984年在家鄉務農,後任鄭州市文聯文學河南鞏義人創作研究室副主任,專業作家。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二級。著有中篇小説《霧氣消散的日子》、《掉褲子韓寶兒》、《明天,七爺回家》等。中篇小説《曹書記買馬》獲河南省第一屆優秀作品獎。
中文名
孫志中
別    名
原非
職    業
作家
出生地
河南鞏義

孫志中個人簡介

鄭州市文聯副主任
孫志中,東侯村人,1945年生。童年就讀於東侯小學,大中橋完小,1959年考入鞏縣十六初級中學。1961年因十六中停辦而失學。
失學後的孫志中回家務農。當時是大集體,"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生產隊就是農民的命脈所繫。孫志中能幹的活無非是起石頭、修水利、擔土方、平整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撐不着、餓不死的日子單調而枯燥。為了彌補精神方面的空虛,孫志中在勞作之餘,喜歡看點閒書,《大八義》、《小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反正逮住啥看啥,閒書看得多了,就生出不平則鳴的衝動,這恐怕是他走上文藝創作之路的潛在因素吧!
孫志中在生產隊裏被別人領導,但也領導過別人。他當過兩年多生產隊長,曾想憑自己的能力改變一下大家的生活狀況。他是精神上的勝利者,卻在現實中遭到失敗。他有過希望,也常常失望,無可奈何時甚至選擇逃避生活。他曾隱身於豆腐坊磨過豆腐,也曾到新疆當過"盲流".最終還是被拴在身上的無形繩索拉了回來。如果説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的話,這些經歷無疑為他設定了寫作的情感底色和思想傾向。

孫志中創作經歷

孫志中是文革初期開始文藝創作的。最初也只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寫點為政治服務的小詩、唱詞。文革結束後,國內文藝開始復興,文學著作重新出版,文藝創作也在改革開放中迎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這時孫志中由朋友推薦到魯莊公社種子站工作已有數年。雖然仍然是農民身份,每日發的工資除了扣下買工分外,已經有了可買書籍的私房錢。於是,他便省吃儉用,將私房錢用於買書籍、訂雜誌。工作之餘,每天都要閲讀數萬字的文學作品,按他自己的話説:"雖是囫圇吞棗,但讀得多了,積微成顯,對文學究竟為何物,總算有了自己的理解。"此後再進行寫作,也就得心應手了許多。
1981年,他的中篇小説《曹書記買馬》在大型文學刊物《十月》發表,其後,又有《霧氣消散的日子》、《驀然回首》、《明天,七爺回家》、《老樹》等相繼發表,在文藝界引起矚目。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5年被錄用為國家幹部,調入鄭州市文聯,轉為專業作家。
由農民到作家,孫志中的社會身份變了,但此時他已屆不惑之年,他的身心已被故鄉的土地養就,鄉音難改,本性更難移。他的作品關注的仍舊是農民,農民的生存狀態,農民的喜怒哀樂,這是他的恪守,也是他的命定。
進入鄭州市作協後,孫志中的創作領域更加寬闊,先後有《洛水流》、《永遠的茶庵》、《光太嫫》、《春困》、《蹦蹦嫂》、《拉穀草》等中短篇小説和散文隨筆發表於全國各種刊物,另有長篇小説《野唱》由甘肅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孫志中曾先後任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州市作協主席、河南作協常務理事等,現已退休。

孫志中同名人物

正觀美術館創辦人
孫志中 [1]  ,山東壽光人。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專業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從事通信系統軟件工程、電信運營等IT業務近二十餘年,熱衷技術,涉足營銷,曾擔任上市公司浪潮軟件副總和總裁,中國聯通中層幹部,後創辦多家公司。承家教,好國學,多年潛心研究藝術史論,涉獵收藏與鑑賞,以投資人身份創辦“中國熱帶雨林藝術研究院”, [2]  多次操辦畫界展事,2013年在北京琉璃廠 [1]  創辦“正觀美術館”,專注於書畫藝術的收藏、投資和交流服務 [3] 
高級工程師
孫志中(1936.12-)黑龍江富錦人。大專文化,高級工程師。現任職石家莊市科技開發公司副總經理,發明全方位液壓錨科鑽機等4項發明簡況:本人與韓秀蓮二人共同發明四項專利:全方位液壓錨杆鑽機(ZL95228703X)和帶扶手的長行程液壓錯杆鑽機(ZL96249358.9)兩項專利已轉變成產品投放市場。雙通道塗鼓機(ZL98240589.8)和等量供液多頭塗布頭(ZL99201996.6)兩項專利是為激光打印機靜電覆印機上的有機光導鼓的有機光導材料的塗布而發明的。它們可以組成不同生產規模的有機光導鼓生產線(年產量在40萬支到80萬支)。
東源電器主任工程師
孫志中(1968.6-)中國國籍,未擁有永久境外居留權,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歷任通州市開關總廠、南通東源質檢科副科長、南通東源、江蘇東源質檢科科長。現任江蘇東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部主任、主任工程師。1994年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獎;2000年獲得江蘇省南通市科技進步獎;2002年獲得江蘇省南通市科技進步獎。1997年被評為通州市先進工作者;2003年被通州市評為青年科技標兵;2004年被通州市評為“新長征突擊手”、被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講理想、比貢獻先進個人”;是江蘇省南通市電機工程學會高壓開關分會會員、南通市質量協會會員、通州市第十屆政協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