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小禮

鎖定
孫小禮,女,1932年7月4日生於北京,原籍浙江杭州,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2] 
中文名
孫小禮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2年7月4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出生地
北京
原    籍
浙江杭州

孫小禮人物經歷

孫小禮,沿襲了父親的姓,母親的名。他們一家三代,都與北大有着不解的緣分。外祖父顧棟臣曾參與創辦京師譯學館,並先後擔任譯學館、京師大學堂教習,主持過庚子賠款的留美考試。父親孫百英十四歲時考入譯學館,二十歲時成為北大法律門第一屆學生。姨夫陳翰笙,北大著名教授,其教書生涯從蔡元培時代起延續到許智宏時期。孫小禮也出生在沙灘——老北大一院(紅樓)與三院(法學院)之間的北沿河42號。
孫小禮,出生於1932年。那一年,是“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年,孫父所在的交通部從北平遷到南京,不到半歲的她也隨之南下。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大舉入侵。南京淪陷前夕,她又跟隨家人從南京逃難到武漢,再從武漢逃到重慶。逃難給五歲小女孩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多天在船上,人多多的、擠擠的、亂亂的。”
到了重慶,他們也未能遠離戰火。有一天,她和鄰居家的小朋友在山坡上玩耍,日機突然來襲,她們來不及跑回家,便只聽得轟地一聲巨響,震耳欲聾,一陣裹着泥土和石塊的狂風推着她們在地上滾去。等她們從地上爬起來,才發現一顆炸彈在距離她們十來米處爆炸,地面已經被炸出一個大坑。那時日機常來轟炸,很多時候,孫小禮從山坡往下看,滿目的屍首和廢墟。“我永遠忘不了那些被炸燬的房屋和橫躺在地的屍體。”
少年孫小禮 攝於1949年 少年孫小禮 攝於1949年
為了躲避日機的狂轟濫炸,一家人租了一條木船,逆嘉陵江而上。船伕用竹杆撐了整整一天,傍晚才到達重慶郊外的柏溪村,他們在當地地主王九老爺家租到了住房。不久,逃難的人越來越多。很快,王家大院便擠滿了“下江人”(當地這樣稱呼從長江下游逃難來的人)。國難當頭,處於大後方的柏溪也充滿了濃濃的抗日氣氛。過年的時候,年輕人高唱抗日歌曲,孫家女兒們演過一出活報劇《放下你的鞭子》,“請父親們不要把鞭子揮向女兒們,要揮向日本鬼子” 。
由於戰亂與不停地逃難,直到七歲,孫小禮還沒上學,只能從哥哥買的《抗戰識字課本》中認字,“我最早會學寫的字就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
1939年,中央大學柏溪分校辦了一所附屬小學——柏溪小學。母親給她報名一年級,孫小禮終於有學上了。開學時,老師讓大家按照年級排隊進教室,幼小的姑娘對年級沒什麼概念,她不覺得自己必須上哪一個年級,便跟着一起來上學的鄰居女孩劉秉青走進了三年級教室。
拿到課本後,她愣住了,“打開語文課本,認識的字很少;打開算術課本,已是文字計算題” 。好在當時是複式教學,三四年級在同一個教室。老師教完三年級就去教四年級,趁着這個空兒,以前上過一、二年級的劉秉青悄悄教孫小禮:“你看到題目最後問‘一共’有多少,你就把數加起來;如果問‘還有’多少,你就用大的數減小的數。”在朋友的幫助下,經過自己的努力,沒多久,她就跟上了三年級的課程。
政協會議宋慶齡簽到現場,中間為孫小禮 政協會議宋慶齡簽到現場,中間為孫小禮
小學畢業後,孫小禮考上了重慶南開中學(私立)。私立學校的學費很貴,孫家拿不出那麼多錢。當母親還在為學費發愁時,看了高爾基自傳體小説《在人間》的孫小禮説:“高爾基小時候也沒錢上中學,我也不上學了,可以像高爾基那樣,以後當作家。”孫母非常感動,她不願意小禮小小年紀就失學,便四處借錢。就這樣,孫母終於湊齊了學費,在開學一個多星期以後,孫小禮終於能到南開中學報到了。學校女會計面對一大把零錢,皺眉道:“你這錢怎麼這樣零零碎碎?
孫小禮在兄弟姐妹八人中,是最小的一個,各種難事輪不到她操心,她整天都是快活的。大姐給她取了個意為歡樂的英文名字Joy。“我很喜歡,在自己的書本上都簽上了Joy Sun。”那時候,她幻想將來成為一個偉人,像普希金在一首墓誌銘詩中所寫的那樣:在通往我的墓地的小路上,青草永不再生 [2] 

孫小禮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領域:科學方法論、科學思想史、“科學與社會”研究,發表論文200多篇 [1] 
主要代表作:
自然辯證法講義》(主持編寫)、《數學·科學·哲學》(1988)、
《科學方法論史綱》(1988)、《人·自然·社會》(主編,1988)、
《數學與文化》(合編,1990)、
《方法的比較--研究自然與研究社會》(主編之一,1991)、
《方法論》(主編,1993)、
《超越時代--哲人科學家萊布尼茨》(合著,1997)、
現代科學的哲學爭論》(主編,1995)、
科學技術與世紀之交的中國》(主編,1997)、
《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主編之一,2000)
主持編寫的《自然辯證法講義》(1979)創設了我國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的基本學科構架;
主編的《自然辯證法通論》(1992-1999)對我國20世紀科學技術哲學的成果作了比較系統的總結;
主持編撰的《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叢書》(14種,1987-)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孫小禮社會任職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