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孤立國

鎖定
孤立國是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邊際生產率學説的創始人之一屠能 (Johann Heinrich VonThunen,1783—1850) 的代表作。於1826年出版。本書假定一個完全與外界隔絕的“孤立國”作為社會經濟單位。在“孤立國”中,土地全部是沃土平原,僅有馬車作為交通工具。在平原的中央有唯一的一座城市,是全國農民購買工業品、出售農產品的市場。 [1] 
中文名
孤立國
外文名
isolated state
釋    義
與外界完全無聯繫的理想化城市
結    構
六圈境結構
提出者
杜能
與現實差別
肥力、運河、城市結構明顯不存在

孤立國簡介

今假設有一個巨大的城市,坐落在沃野平原的中央、那裏沒有可以通航的自然水流和人工運河。這一平原的土地肥力完全均等,各處都適宜於耕作。離城市最遠的平原四周,是未經開墾的荒野。那裏與外界完全隔絕,我們把它稱作孤立國。 [2] 
孤立國與它的六個圈境
假定有一個與外界無聯繫的孤立國,只有一箇中心城市,城市周圍環繞着一個自然條件相同的可耕平原由各地向中心城市只有一種運輸方式(馬車),且農民自己運送農產品。不同地方對中心城市距離遠近所帶來的運費差決定着不同地方農產品的純收益或"經濟地租”的大小。純收益成為市場距離的函數,據此,將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由內向外呈同心圓分佈的六個農業地帶,它們由近及遠分佈。
第一圈境主要生產蔬萊、水果、牛奶等鮮貨,產品全部出售給城市。該圈境內離城市越近的地方越有利,從城市取得肥料和向城市運送產品的費用越低。這個圈境的地租很高,不容許存在荒地。在這個圈境內要多投人勞動力,用最小的土地面積生產最大的產量。這裏實行自由農作制度,作物的種植輪流交替進行,以求從土地上獲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圈境主要發展林業生產,向城市提供燃料和木材。但如果距離城市太遠,運輸費用就會超過出售的價格,這樣即使生產費用和地租都不存在,這些燃料和木材也不可能被送到城市進行出售。
第三、第四和第五圈境主要生產穀物。這些圈境離城市越來越遠,向城市運輸產品的成本越來越高,在穀物的價格既定的情況下,生產穀物的地方距離城市越遠,其收益就越低。與此相對應,這三個圈境分別採取不同的耕作制度第五圈境採取三區輪作制度第四圈境採取輪作休閒制第三圈境採取輪栽作物制。
第六圈境主要經營畜牧業。在距離城市較遠的地方從事畜產品生產,因為地租和穀物的價格相對較低,所以生產成本也就偏低。但是由於距離城市很遠,所以運輸費用增大。當增長的運輸費用不超過節省的生產費用時,生產就能夠進行。畜牧網境的面積非常大,人口卻很稀少。
在畜牧圈境之外,便是荒無人煙的原野。只有一些散居在叢林中的獵人,他們以狩獵為生。他們同城市進行的唯一交往,就是用獸皮換取生活必需品。 [2] 

孤立國實際情況比較

杜能還將孤立國與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作了比較,認為有四點不同。第一,土壤肥力到處相等、物理性質處處一樣的國家在現實中並不存在。第二,不靠河道的大城市並不存在於現實中。第三,現實中每個國家除了一個大城市之外還存在許多小城市。第四,畜產品的價格實際上很少受到供應畜產品的遊牧地區的劇烈影響。 [3] 

孤立國杜能孤立國論

18世紀初,西歐正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當時的工業尚處於工場手工業時期,生產的社會化程度還比較低,相比之下,農業則有了較大的發展。面對當時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德國經濟學家J·H·杜能(1783~1850)提出了第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區域經濟理論——孤立國理論。他根據在德國北部麥克倫堡平原長期經營農場的經驗,於1826年出版了《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一書,提出了一個農業區位的理論模式。認為,根據農業發展中存在的間距和一般趨勢,每個區域都應該以城市為國心,由內向外形成6個同心圓式的農業地帶。 [2]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
  • 2.    李慧泉.50部經濟學經典:立信會計出版社,2014
  • 3.    楊海田.區域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