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

鎖定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簡稱《孤立國》,是德國經濟學家約翰·海因裏希·馮·杜能創作的經濟學著作。該著作分為兩卷,第一卷於1826年首次出版,第二卷於1850首次出版。
該書中,杜能研究了孤立國的生產佈局,不僅討論了農業、林業、牧業的佈局,還考慮了工業的佈局。他根據當時德國農業和市場關係,摸索出因地價不同而引起的農業分佈現象,創立了農業區位理論。 [1]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杜能的代表作,是第一部關於區位理論的著作。 [1] 
作品名稱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
外文名
Der IsolierteStaat in Beziehung auf Landwirtschaft und Nationalo konomie
作品別名
孤立國(簡稱)
作    者
約翰·海因裏希·馮·杜能
類    別
經濟學
首版時間
1826年
字    數
385000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內容簡介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共分為兩卷。
一、第一卷是《關於穀物價格、土地肥力和徵税對農業影響的研究》
第一卷共有三章,主要論述了農業圈理論。該卷分兩章,第一章為全書的核心。杜能從一定的假設出發,研究了在一個國家內,如何佈局農業才能使單位面積土地獲利最大的問題。
杜能假設存在這樣一個孤立國:
(1)整個孤立國中只有一箇中心城市,全國各地的商品農產品都要以這個城市作為主要銷售市場。
(2)在孤立國內沒有可以通航的河流,農村與城市間聯繫只靠馬車來進行。
(3)農產品的運費與重量和距離的積成正比。
(4)孤立國為一平原,全國各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是完全一致的。
(5)農作物的經營以牟取最大利潤為目的。
(6)農業地區為荒地所包圍,這些荒地只供狩獵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國與世隔絕。
杜能認為,農業生產利潤是由農業生產成本、農產品價格和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運費決定。農業生產利潤等於市場價格減去成本與運費之和。在上述假設前提下,市場價格與生產成本是不變的,因此決定利潤的只有運費。運費是由距離和運費率決定的,而每一種作物的運費率又是不同的,為了使利潤值為正(即運輸成本小於價格與生產成本之差),各種作物都有不同的最遠可運距離,因而距城市不同的距離都應有最適合於耕種的農作物。
依據上述理論,杜能為孤立國設計了圍繞中心城市的六個同心圈層:
第一圈為自由農作圈。這一圈農產品以蔬菜、牛奶、鮮花為主,幷包括所有其它運費昂貴、易於腐敗的農產品,如供奶牛食用的新鮮苜蓿、牧草等。
第二圈為林業圈。在杜能所處的時代,城市居民做飯和取暖用的燃料主要是柴薪,用量極大。而在以馬車為交通工具的時代,要把這樣大量的薪柴運送進城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木材運輸距離必須限制得很短。
第三圈為輪栽作物圈。商品農產品以穀物、土豆與牲畜為主。這一圈所以被安排在自由農作圈與林業圈之外,是因為與上述兩圈的農產品相比,穀物與牲畜都比較便於運輸。
第四圈為輪作休圈。這一圈所提供的商品農產品與第三圈相同,主要為穀物與畜產品,特點是經營比較粗放,在輪作中增加了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現了休閒地。
第五圈為三區農作圈。這一圈處在整個穀物種植地帶的最外圈,農產品上市要負擔大量運費。農業經營十分粗放,土地大量休閒,全靠地租低、廣種薄收來降低農產品成本,以彌補其增加的運費支出。
第六圈為畜牧圈。這一圈距城市太遠,運費太高,大量土地用來放牧或種植牧草,從牲畜及乳製品供應市場。
在第二章裏,杜能又將已抽象掉的因素還原,比較了孤立國與實際之不同點,將其理論做了進一步修正。
第三章杜能論述了徵税對於農業的作用。
二、第二卷是《自然工資及其同利率和地租的關係》
第二卷中,杜能對工資、利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樣是對假想的孤立國進行研究。
杜能在對亞當·斯密的理論中關於工資、利率、地租、價格等理論的介紹後,提出了自己的工資理論,他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值,低工資在每個行業中都是有根有據的,提高工資是不可能的。
他認為利率同一切商品的價格一樣,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一個國家越富有,其國內利率就越低,反之,國家越貧窮利率就越高。利率等於使用等勞動量的資本所得的租金與等量勞動所得的報酬之比。 [2]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作品目錄

第一卷關於穀物價格、土地肥力和徵税對農業影響的研究
關於杜能
再版前言
第一章孤立國的形成
第二章孤立國與實際的比較
第三章徵税對於農業的作用
第二卷自然工資及其同利率和地租的關係
導言
第一章四周為可耕原野的孤立國與工資和利率的關係 [3]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創作背景

19世紀初期,從普魯士開始席捲德國的農奴制改革,雖然改革並未從根本上對農奴制進行動搖,但改革使資本主義經濟在農業中得到了發展,推動了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例如,人造粉料的使用使土質得到了改良,新的三區農作制和輪栽作物制的推廣,使糧食和飼料供應得到了增加。在城市,行會制度逐漸削弱,經營工場手工業有了一定的自由。但由於整個德國的分裂和割據狀態很嚴重,關卡林立、税收繁重,嚴重阻礙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杜能寫成《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第一卷,對農業問題進行了研究。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德國發生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得以迅速發展。飽受資本主義壓榨的城市工人要求改善生活狀況,而廣大的農村居民受到封建主義的壓迫,整個社會階級矛盾異常尖鋭。由於受到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一羣流亡英法和瑞士的人士在國外成立了共產主義聯合會組織,並與國內保持聯繫。1836年成立的正義者同盟是德國最早的工人組織。1844年6月,德國爆發了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加入正義者同盟,並將其改造成共產主義者同盟。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3月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階級矛盾空前尖鋭。在這一背景下,在《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第二卷中,杜能着重論述瞭如何通過提高工人工資、受教育條件等來緩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間的階級矛盾。 [4]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第二卷分兩章,都以“自然工資及其同利率和地租的關係”為副題。1850年出版的第二卷第一章共二十三節。杜能去世後,遺稿由德國經濟學家海爾曼·舒馬赫等整理加工,其中有關自然工資及其同利率和地租的關係的內容作為第二卷第二章,有關地租覺得原理和其他問題的內容作為第三卷,於1863年在羅斯托克出版。 [3]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作品思想

一、生產佈局理論
成本和價格是孤立國確定生產佈局的決定因素,運輸成本是其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產品的生產地和消費地的距離問題便成了孤立國生產佈局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工農業生產的佈局都必須考慮接近消費地的原則,工業佈局還必須考慮接近原料產地的原則,以便使運費最小。工業不應該集中在首都,而應在大城市和較小的城市作合理的分佈。城市是經濟中心和工業集中的地區,每一個城市都應有佈局合理的蔬菜、水果、牛奶、燃料、糧食等供應基地,而這些基地的分佈應力求符合生產費用和運輸費最小,銷售價格最低的原則。
二、地租理論
在地租方面,應該區分田莊的收入和土地的收益,或田莊租金和地租,也就是區分了土地的租金與純地租。在土地離城市遠近不等的條件下,由於最遠的土地的耕種,而在最近的和較近的土地上產生出了級差地租。地租不是勞動和投資的產物,因此可以予以剝奪。
三、工資理論及其自然工資公式
杜能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值。工資的量(設為A)同必要生活資料的量(設為a)和勞動產品的量(設為P)之間有一種精確的數量關係。這就是自然工資公式:A=
這不是由工人的需要計算出來的,而是工人自己自由決定的工資
,杜能稱之為合乎自然的工資或自然工資。只要工資始終等於
,那麼工人就始終不會遭受貧困和饑饉。
工資理論的另一方面是勞動最後生產力工資理論。工資等於大規模經營中最後僱傭的工人所增加的產品。如果工資的提高使最後僱傭工人的收入超出他所增加的產品的價值,僱主就會解僱工人,直至最後留用工人的產品價值與提高了的工資相等為止。反之亦然。
歐洲的現實與“孤立國”是完全不同的。階級矛盾仍然存在。因此,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消除貧困的最好辦法是使工人工資達到自然工資的水平,即使不可能恢復自然工資,也應適當提高工資,緩和矛盾。
勞動最後生產力工資論和資本最後生產力利息論構成了要素最後生產力論,這是“邊際生產力論”的最初形式。
四、資本理論
資本是物,而不是經濟關係。資本是勞動的產物,只能是勞動在所生產的多於他們所消耗的那部分東西構成的。
資本理論的基本點有兩個方面;
1、勞動和資本之關係是協作關係,資本與勞動之間存在共同利益,這個共同利益在於提高生產。如果生產下降,雙方都蒙受損失,如果生產提高,雙方都受益。
2、資本無異於工人,也有生產力,能作出勞動,並帶來效益。隨着資本的積累增長,資本的生產力帶來的效益是遞減的。凡是後投入的資本帶來的效益比以前投入的要小些。資本的報酬或租金就是由最後使用的單位資本所增加的產量決定的,由於資本最後生產力遞減,所以資本的報酬或租金也遞減。結論是資本增加則租金降低。這對工人有好處,因為提高了勞動的報酬。 [5]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作品影響

杜能的《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的貢獻在於:
(1)杜能是現代西方區位理論的先驅,從現代區位理論來看,杜能提出的這些思想仍然有積極意義。後來的工商業區位理論,特別是空間相互作用和城市地域結構等理論分析,都是從他的農業區位學説為出發點。他採用的孤立化的研究方法為以後的區位論研究者所廣泛採用。
(2)杜能從級差地租出發來論述農業集約化程度的合理地區差別,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農業分圈層實現專業化和各圈層多種作物組合的理論。並由此引申出各種農作物的最優區位,這種研究方法被後來的區域經濟學者廣泛應用。 [2]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出版信息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第一卷於1826年首次出版,1842年再版;第二卷於1850首次出版。中譯本由吳衡康、謝鍾準根據德國耶拿古斯塔夫·菲舍1921年版本譯出,包括1842年再版的第一卷和1850年出版的第二卷內容,但不包括杜能的遺稿,商務印書館1986年出版。 [6] 

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作者簡介

約翰·海因裏希·馮·杜能(Johann Heinrich yon Thtinen,1783—1850),德國經濟學家。他1783年出生於德國。1799年父親去世,他繼承了父親的遺產並學習農業經營。曾就讀於弗洛特貝克農業學院,師從施陶丁格爾。1803年他到戈丁根大學讀書。後到梅克倫堡的施韋林,購置並親自經營特洛莊園。1830年獲羅斯托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848年當選法蘭克福議會議員。其代表作有:《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 [7] 
參考資料
  • 1.    孫進.50部經濟學經典解讀:四川出版集團,2008年12月:P83
  • 2.    本社社科編輯室.中外社會科學名著千種評要 經濟學:華夏出版社,1993年06月:P463-465
  • 3.    約翰·馮·杜能.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商務印書館,1986年6月:目錄&前言
  • 4.    郝超,王培霖.經濟學名著指南: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年1月:P82
  • 5.    林驤華.外國學術名著精華辭典 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07月:P175-177
  • 6.    本辭典編委會編.讀書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年11月:P205
  • 7.    孫進,錢邵軍,蔡長青.世界經濟學名著速讀手冊:中國致公出版社,2000年09月:P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