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氏隱唇瓢蟲

鎖定
昆蟲名,為鞘翅目瓢蟲科。分佈在廣州、福建等地區。寄主昆蟲有粉蚧等,主要危害柑桔等作物。
中文學名
孟氏隱唇瓢蟲
拉丁學名
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secta
鞘翅目
瓢蟲科
亞    科
小毛瓢蟲亞科
分佈區域
廣州、福建等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孟氏隱唇瓢蟲形態特徵

成蟲
孟氏隱唇瓢蟲 孟氏隱唇瓢蟲
蟲體長卵形,弧形拱起,體背披灰白色毛。體長4.3-4.6毫米,體寬3.1-3.5毫米,頭部除複眼黑色外全為黃色。前胸背板及其緣折紅黃色。小盾片黑色。鞘翅黑色而鞘翅末端紅黃色。腹面胸部黑色,但前胸腹板黃紅至紅褐色,腹部黃褐色,前足粟褐色或黑褐色,中後足黑褐色。
橢圓形,黃白色,長0.79毫米。
幼蟲
初孵幼蟲淡灰白色,約1小時後開始分泌蠟質物。幼蟲被有粗長的白色蠟質物。 [1] 

孟氏隱唇瓢蟲生活史

孟氏隱唇瓢蟲經在廣州及福州室內外飼育觀察,一年可 完成6代,各季節由於氣温的差異,其發育歷期不同。
在廣州室內自然條件下,飼育結果,世代最短歷期為24.9大(日均温28.6℃,相對濕度92.5%),最長的歷期59.2天(日均温19.6℃,相對濕度72.4%)。室外情況也類似,世代最短為25天(日均温29.8℃,相對濕度77.6%),最長相對濕度91.4天(日均温16.8℃,相對濕度59.1%)。一般在秋、冬及春末夏初,成蟲壽命7個月,最長可達245天,並且在前數天仍可產卵。
越冬:福州冬季室內以幼蟲居多,成蟲、蛹其次,有時成蟲比幼蟲多,但冬季成蟲死亡率較大,衰老的成蟲尤甚。死亡率常達40%左右。成蟲在低温期,一般躲在卷葉中隱伏不動,天氣稍暖,温度達12℃以上時,成蟲即開始活動取食和交尾。

孟氏隱唇瓢蟲習性

成蟲在炎熱的夏季,平均温度達31℃(相對濕度81.1%)和嚴寒的冬季平均温度17.7℃(相對濕度59.1%)時,則成蟲不產卵或卵不能孵化。成蟲如以蜜糖喂飼一個月後再給以粉蚧,仍能正常產卵孵化。因此,在介殼蟲缺乏時,可用以暫時維持瓢蟲生命。成蟲產卵於粉蚧卵囊內或在有粉蚧分泌物粘附的枝葉上。雌蟲在正常情況下1天可產卵5-6粒,多者達14粒,以温度在20℃左右產卵量最多。
卵孵化時,卵殼背面縱向開裂,蟲體自頭而下逐漸脱出,孵化後約1小時開始分泌蠟質物。
幼蟲共4齡。老熟幼蟲在葉背、卷葉中或爬至養蟲籠壁化蛹。蛹藏於第四齡幼蟲皮內,成蟲羽化後在蛹殼內隱伏一些時候才出來活動。

孟氏隱唇瓢蟲主要影響

生長髮育的影響
盂氏隱唇瓢蟲的食性較廣,能取食多種粉蚧。但取食不同種類的粉蚧,對其生長髮育以至產卵量均有不同影響。經用柑桔粉蚧、可可粉蚧、紅毛榴褳粉蚧、甘蔗粉蚧、長尾粉蚧等飼育幼蟲結果,其中以田間採回的可可粉蚧作飼料幼蟲發育較怏,性比高,成蟲產卵量高。衰老的成蟲轉食直接由田間採回的可可粉蚧,可恢復生殖能力,並保持相當長時期的高產卵量。因此,在進行人工繁殖時,可考慮用更換飼料的方法作為復壯的措施之一。
温濕度的影響
廣東的試驗結果指出,發育歷期長短,主要決定於温度因子。隨着温度升高,發育歷期縮短,以30℃(RH75-80%)條件下世代歷期最短,僅需18.4天。在同一温度內,發育歷期與相對濕度的關係規律不明顯。但在18-2723範圍 內,相對濕度增高(75-100%)對發育歷期並無抑制作用。而在低濕(40-60%)條件下,發育歷期較長。在30℃(RH 75-80%)的條件下,對發育最有利,而在飽和濕度中絕大部分不能完成發育(僅有一頭羽化為成蟲)。在30℃(RH100%)的條件下,對幼蟲發育極為不利,僅有6.7%存活。在18-30℃(RH40-80%)範圍內,幼蟲死亡率都不大,對蛹期的影響和幼蟲期相似。 [1] 
孟氏隱唇瓢蟲的分佈
孟氏隱唇瓢蟲在世界範圍內的分佈,主要包括我國的廣東、福建、台灣,以及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前蘇聯、法國、意大利、新西蘭、非洲、美國、西印度羣島、密克羅尼西亞、澳大
利亞、泰國、印度、肯尼亞、西班牙、埃及、瑞典、挪威等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隨着農藥殘
留問題的突出,
生物防治在害蟲綜合治理中佔據日益重要的地位。
孟氏隱唇瓢蟲作為高效天
敵的廣泛應用,
使其在形態學,
生態學,
行為學和抗性以及人工飼料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
參考資料